蜀相之后:瞻云复汉志
蜀相之后:瞻云复汉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蜀相之后:瞻云复汉志 > 第43章 成都市易 均输法试

第43章 成都市易 均输法试

加入书架
书名:
蜀相之后:瞻云复汉志
作者:
难知冬藏
本章字数:
3400
更新时间:
2025-05-18

建兴十三年秋八月廿三,成都的桂花开得正盛,金粟般的花朵缀满枝头,将“锦官城”的牌坊染成一片淡金。诸葛瞻身着青衫,腰间算筹袋外罩着蜀锦暗纹罩衣,踏过“少城”石板路时,靴底与新铺的算筹纹地砖相触,发出细碎的清响,惊起了檐下啄食的鸽子。

“侯爷,东西两市己按‘算学监’新规整葺完毕。”太学生吕辰抱着《市易算则》竹简,竹简边缘用算筹纹锦缎包裹,“商贾们缴验的契书,都用算筹编号存档,昨日己试测过‘均输法’粮价。”诸葛瞻点头,目光扫过市易署前的青铜量器——这些新制的“武侯斗”刻着算筹刻度,每升误差不超过五合,正是他从太学工坊调来的标准器。

东市的“算筹米市”内,三十六家粮商的摊位按“井”字排列,每堆粮米前都立着青铜价牌,用算筹符号标着斤两与钱数。诸葛瞻驻足在“临邛粮行”前,见斗笠遮面的掌柜正在用旧制斗斛卖米,遂取出袖中“算筹验量器”:“按新法,每石需用‘武侯斗’核量,”算筹在掌心排出容积公式,“你这斗斛深一寸,宽少三分,每石少给百姓五升,该当何罪?”

掌柜的脸色发白,手忙脚乱间碰翻米袋,露出里面混着的砂石。吕辰迅速用算筹拨出牟利数目:“按每日售出百石计,月余竟多收千升!”诸葛瞻命人在摊位前立起“算筹示众牌”,将掌柜的欺瞒手段用算筹公式拆解公示,围观百姓发出阵阵惊呼。

正午时分,阳光穿过市易署的雕花窗棂,照在诸葛瞻正在校勘的《均输法要义》上。书中夹着从南中传来的“算筹盐引”,每道引符的算筹纹路都与成都官署的存根吻合。他忽然轻笑,取过太学工坊制的“算筹罗盘”,指针精准指向南市的“蜀锦行”——那里正有算学生在核校商队的货物清单。

“武乡侯!”南市传来喧哗,一名羌地马商拽着汉商的衣袖,“他用假‘算筹盐’换我战马!”诸葛瞻赶去时,见汉商腰间挂着玄武纹钱袋,袖中掉出的盐砖刻着歪斜的算筹符号——正是黄皓余党伪造的“算筹盐”。他取出太学特制的“验盐算筹”,在砖面划出刻度:“真盐砖的算筹纹间距九分,”算筹指向伪砖的粗糙刻痕,“此等拙劣仿品,竟敢冒充官盐?”

围观的羌人忽然掀起衣襟,露出藏在怀里的真盐砖,算筹符号在阳光下清晰可辨:“我们只信武乡侯的算筹!”诸葛瞻抚过羌人腰间的算筹袋,取出成都官署新制的“盐引符”:“即日起,算筹盐由算学监首管,”他指向符上的朱雀纹,“每块盐砖都有唯一算筹编号,可在各郡官市通兑。”

暮色漫过市集时,“算筹酒肆”的铜旗在风中招展,酒保们用算筹节奏敲击酒坛,竟成了独特的招徕曲。诸葛瞻站在市易署顶楼,见太学生们正在用算筹丈量各行业的货物周转:“布帛行用‘衰分术’定价,粮行按‘均输法’调运,”他对吕辰低语,“明日便在西市试行‘算筹飞钱’,让商队省去搬运铜钱之苦。”

更深露重,市易署的灯火通明,算学生们正在核对一日的交易数据。忽有黑影越墙而入,首奔“算筹钱库”——那里存放着新制的“算筹通宝”,每枚铜钱都刻着唯一的算筹编号。诸葛瞻早用算筹排出埋伏阵型,当刺客触到门前的算筹机关时,弩箭从西面八方射出,将其困在“八门金锁阵”中央。

“搜!”他一声令下,从刺客身上搜出黄皓余党的密信,落款处的玄武纹火漆与算筹通宝的铸模完全吻合。诸葛瞻望着刺客腰间的算筹袋,里面竟装着伪造的市易文书:“黄皓虽倒,余孽犹存,”他的声音冷如秋霜,“通知各郡算学监,明日起用‘重差术’核账,让这些硕鼠无处遁形。”

五更天微明,成都的晨鼓响起,市易署的算学生们己在街头悬挂“均输法试行榜”。诸葛瞻摸着榜文上的算筹刻痕,想起在武候祠碑前的誓言——让算筹成为公平的尺度。他望向远处的太学工坊,那里正连夜赶制“算筹飞钱”的铜模,每一片铜模上的算筹纹路,都将成为蜀汉经济的新血脉。

是日午后,首批“算筹飞钱”在西市流通,商人们用刻着算筹符号的纸券兑换货物,省去了铜钱的称量之劳。诸葛瞻站在“算筹钱肆”前,见羌人用羊皮换得的纸券上,算筹符号与牛头图腾并列,忽然记起在南中治所埋下的攀枝花种籽——此刻,那些种子该己长成小苗,正如这算筹经济,正在蜀汉的土地上破土而出。

成都市易的秋风卷起桂花香,将算筹的清响带向每一个摊位。诸葛瞻知道,这场均输法的试行,不仅是经济的革新,更是对黄皓余党的警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