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云梦昔
忆云梦昔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忆云梦昔 > 第13章 秋日重逢

第13章 秋日重逢

加入书架
书名:
忆云梦昔
作者:
夙观
本章字数:
3180
更新时间:
2025-05-17

深秋的阳光斜斜地穿过图书馆的玻璃穹顶,在苏漓烃面前的《计量经济学》课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正专注地推导着公式,突然,一阵清脆如银铃般的笑声从书架间飘来。那声音像是带着某种魔力,让他握着笔的手微微顿住

循声望去,他看见阮沐时抱着一摞心理学书籍,米色针织衫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她正和身边的同学说着什么,眉眼弯弯,嘴角上扬的弧度恰到好处,连发梢都仿佛沾着笑意。这个场景与苏漓烃记忆中曾经并一起学习的画面重叠,又迅速被现实割裂。他知道眼前的阮沐时不是曾经的好朋友了,此刻贸然靠近,只会让自身处境更加危险

他迅速低下头,试图将自己藏进书本的阴影里,可还是晚了一步。“小长宁?”阮沐时的声音带着几分戏谑,脚步轻快地走了过来,“跑什么,姐又不会吃了你?”

苏漓烃的手指紧紧攥住书页,喉咙发紧:“是啊,真巧”他能感觉到阮沐时温热的目光落在自己脸上,像是要将他看穿。这个女孩敏锐得可怕,即使在现在,也总能一眼洞穿他强装镇定下的不安

“听说你成绩还不错,经济学的很多难题你都能轻松解决”"阮沐时的眼神清澈明亮,带着真诚的欣赏,“我有个病人在做一个经济与心理交叉的研究课题,遇到了一些经济学方面的问题,你有没有兴趣一起讨论一下?”

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却在看到阮沐时眼中闪烁的期待时突然哽住。那目光太过纯粹,让他想起穿越前在实验室通宵做实验时,导师给予的信任与鼓励。他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种可能:过早接触会不会暴露身份?参与讨论是否会打乱学习计划?但最终,某种隐秘的渴望战胜了理智。

在图书馆的研讨室里,苏漓烃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奇妙的矛盾。他一边运用着超前的经济学知识,为课题提出创新性的模型框架,一边又小心翼翼地隐藏着真实水平。当他说到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时,不经意间与阮沐时的目光相撞。她眼中迸发的光芒,像极了他在黑暗中独行时渴望的那盏明灯

“如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经济行为是否也受到群体认同的影响?”阮沐时突然开口,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她翻开笔记本,快速画出一幅社会网络关系图,“比如在股市中,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这是不是可以构建一个新的变量?”

苏漓烃愣住了。这个视角他从未想过,却又如此精妙地切中要害。在未来的论文中,他曾见过类似的理论框架,但此刻从阮沐时口中说出,却带着全新的生命力。他不自觉地向前倾身,两人的肩膀几乎要碰到一起

这次讨论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在苏漓烃原本平静如死水的生活中激起层层涟漪。之后的日子里,阮沐时总会以各种理由邀请他参加学术活动:新发现的跨学科论文分享会,教授组织的读书会,甚至是咖啡馆里的即兴讨论。苏漓烃起初还能坚定地拒绝,但渐渐地,那些温暖的邀约开始变得难以抗拒

某个雨夜,他们在校园咖啡馆讨论行为经济学案例。阮沐时突然放下咖啡杯,认真地看着他:“我发现你总是把自己藏得很深”苏漓烃的心跳漏了一拍,手不自觉地握紧了“不过没关系,”她笑了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但如果你需要倾诉,我随时都在,记得来医院找我哦”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苏漓烃封闭己久的心门。他开始在图书馆的研讨室里,与阮沐时分享更多学术见解;在校园的银杏道上,偶尔也会放慢脚步,听她讲述心理学中的有趣案例。但每到夜深人静,当他独自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的月光,又会立刻清醒过来

他就像一个在钢丝上行走的人,左手握着对知识的渴望,右手紧攥着穿越的秘密,每一次社交都是一场精心计算的博弈,既要展现适当的才华,又要避免锋芒过盛;既要感受难得的温暖,又要时刻保持警惕

深秋的银杏叶渐渐飘落,苏漓烃在图书馆的窗台上发现了一片完整的银杏叶,背面用秀丽的字迹写着:“真正的智慧,是在保持清醒的同时,也不拒绝温暖”他知道这是阮沐时留下的,眼眶突然有些发热。或许在这场名叫未来的世界里,他不必独自前行。那些小心翼翼建立起的联系,或许正是照亮前路的微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