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掌心震得发麻,林小鹿的消息框还亮着,“标题是……《技术流主播真的干净吗?》”后面跟着三个发抖的猫猫表情包。
我拇指点进微博热搜,排在第三的词条赫然写着“程砚秋黑幕”,配图是我首播时敲键盘的侧影,配文是“当技术流变成流量收割机:那些被粉丝忽略的‘巧合’”。
屏幕里的评论刷得比弹幕还快。
“刚扒了秋哥近三个月的打赏记录,周榜第一的‘键盘没电了’是他小号吧?”
“合着之前反制策划都是演的?转头就赚情怀钱?”
“建议查查他首播间的镜像链接分成比例——真当玩家是傻子?”
我捏着手机的指节泛白。
上个月帮烈焰狂刀做备用首播间教程时,确实有人私信问分成,我当时回的是“技术贴不收钱,要谢就给山区小学捐本书”。
现在这些营销号把聊天记录截了半段,配上“商业合作避而不谈”的大字报。
电脑突然“叮”地响了声,是林晓雯的微信视频。
她的脸挤在镜头里,背景是堆满硬件评测报告的桌面:“我刚黑了大鱼吃小鱼的服务器——他们买了五十个水军账号,每条评论五毛。”她推了推眼镜,屏幕里弹出一串IP地址,“另外,我找了个搞网络安全的朋友,能给你做套防篡改的备份系统。”她敲了敲身后的机械键盘,“他说今晚就能远程搭好,顺便帮你整理了份‘键盘延迟影响分析报告’,专门打那些说你‘操作靠外挂’的脸。”
我盯着她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喉咙突然发紧。
上个月她来我首播间测硬件时,还吐槽过“游戏主播的电脑比实验室还破”,现在却为了帮我翻遍了半个互联网。
“谢了。”我吸了吸鼻子,“需要什么资料?”
“先别急。”她突然压低声音,“你看看论坛——林小鹿发了个帖子。”
我切到论坛页面,标题《我不是主播粉,我是程砚秋的信仰粉》刺得眼睛发酸。
林小鹿的ID“鹿鹿要吃烤鱼”我熟,她第一次连麦时说话都打颤:“秋哥,我只会按Q怎么办?”现在帖子里她写:“三个月前我还是个被野怪追着跑的萌新,是秋哥的Excel战术表教会我看BOSS技能循环;上周帮公会打本,我用他教的‘伤害公式计算器’算出最优配装,团长说我‘比攻略组还靠谱’。”
屏幕往下滑,配图是她的游戏角色站在“星耀段位”的光柱里,背后贴着张便签:“秋哥说,玩家不该被套路牵着走——我信。”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飞鸟的语音:“我刚做完个采访,你听这个。”
录音里先是嘈杂的背景音,接着是个男声:“我们不是不想推好内容,是怕得罪金主爸爸。就说那个程砚秋,他拆穿的付费陷阱动了多少广告商的蛋糕?”飞鸟的声音插进来:“所以平台故意限流他的首播间?”男声笑了:“不然你以为‘操作异常’的封号提示哪来的?”
我捏着手机的手在抖。
这声音我熟——是某首播平台的内容总监,上个月还在发布会说“我们坚决支持优质创作者”。
“我己经把录音剪进今晚的采访了。”飞鸟的声音带着点兴奋,“弹幕现在刷‘原来小丑是我自己’刷疯了。”
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纱窗,在“技术反套路”的首播服上投下斑驳的光。
我低头看了眼F5键,被摸得发亮的塑料壳上还粘着半枚应援贴——是林小鹿上次首播时寄的,写着“秋哥的键盘会发光”。
该反击了。
我打开首播软件,屏幕亮起的瞬间,弹幕像潮水般涌进来:“秋哥你终于开播了!”“那些营销号的嘴怎么这么臭!”我敲了敲麦克风,首播间突然安静下来。
“今天有人问我,技术流主播真的干净吗?”我扫过弹幕里的“相信秋哥”,喉咙发紧,“我想说,我干净不干净,数据说了算。”我点开桌面的Excel,“这是大鱼吃小鱼团队三个月的转账记录,每笔五毛的评论费都标红了;这是林晓雯做的‘键盘延迟分析报告’,证明我每次反制操作都在人类手速范围内。”
弹幕开始刷“牛逼”,我深吸口气:“但更重要的是——”我指向屏幕里林小鹿的帖子截图,“是这些从萌新变成‘能看懂Excel的玩家’,是飞鸟老师敢曝光的录音,是刚才帮我搭系统的技术大佬。”
“我不怕你们封号。”我盯着镜头,“就怕你们以为玩家不会反抗。”
屏幕右下角跳出预告设置界面,我点击发布:“明天下午三点,我会公布一份完整的‘游戏产业资本操控白皮书’,里面有封号记录、广告分成、数据操控的所有证据。”
弹幕炸成一片“等你”“支持”,我刚要关首播,手机突然在桌角震动。
来电显示“未知号码”,我接起,对面是压低的男声:“程砚秋,如果你真的发布了那份白皮书——”
“后果自负?”我笑了,“我等这句话很久了。”
电话“咔”地挂断,几乎同时,手机弹出条匿名短信:“我们在等你跳下去。”
我望着窗外的夜色,F5键在指尖发烫。
跳就跳吧。
反正下面,是托着我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