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幽幽的叹了口气说道:“相对于成为皇帝之尊来讲,臣还是更想要建立起来一个庞大的家族。”
“延续千年的家族。”
刘邦听到陈成的“远大志向”一时之间有些愣住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古怪的看着陈成:“乐之,你没事吧?”
对于刘邦来讲,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而放弃眼下的既得利益?甚至放弃皇帝的尊位?
放屁!而且是臭不可闻的屁!
他挠了挠头坐在那里,脸上身上的气势全都消散了,像是一个寻常的地痞一样问道:“难道就为了这个目标,你就可以放弃眼下的权势吗?”
刘邦试探道:“如果是让你放弃魏王的尊位呢?”
陈成神色不变,知道这是帝王对自己的试探,也同样是帝王对自己的交换条件。
他根本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可以。”
刘邦更加讶异了,他整个人不知道哪来的力气,这会突然站了起来,绕着陈成走了几圈:“乐之啊,我倒是真的看不透你到底在想什么了。”
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不过吗,这可能就是人与人的不同了。”
想不明白的事情怎么办?
或许有些人会开始困结于心,但刘邦显然不是这样的人,对于想不通想不明白的事情,刘邦干脆利落的就不去想了。
他首接看着面前的陈成说道:“你想要如此也可以,甚至朕可以用高祖的名义留下祖训,日后只要陈氏不做谋逆的事情,刘氏便永不背弃!”
刘邦看着陈成的眼眸说道:“朕明白,天下没有不倒的江山,但朕希望与你立下一个盟约。”
“可好?”
盟约?
陈成大概知道刘邦想要立下什么样子的盟约,他只是看着刘邦,自无不可的、但却依旧先问了一下说道:“陛下想要与臣立下什么样子的盟约?”
刘邦咧嘴一笑:“便是如同朕方才所说的。”
“但又有些许不同。”
刘邦的眼眸中闪过些许睿智的光芒。
“朕会与群臣诸公歃血为盟,立下誓言,天下非刘氏而称王者,共击之!”
“而陈氏便是这个见证者!”
他的眼眸中爆发着前所未有的光芒:“此之为金刀之谶!”
“只要陈氏不谋逆,刘氏便不会背弃陈氏!若有一日刘氏背弃了陈氏,那么陈氏大可自行事,不必再遵守此誓言。”
“可刘氏若没有背弃誓言的时候,但凡天下有妄自称王者,陈氏要辅佐刘氏诛杀!”
“乐之,你可愿与朕立下此等誓言?”
刘邦所说的事情,其实便是“金刀之谶”的进阶版,往昔的金刀之谶只是针对于天下人的一个誓言,其实并没有一个“主导执行者”,但此时就不同了。
陈氏成了“金刀之谶”的主导执行者。
这是一个较为麻烦的事情,但....这也同样是一个机会。
毕竟大汉这座大船如今方才航行,这座江山至少能够航行西百多年,哪怕是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稍稍推一把,或许还能将大汉再次延续不少年。
这么一艘大船,此时当然可以登上。
想要建立千年的世家,自然是要“乘风借力”的。
于是,陈成微微一笑,举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臣愿与陛下立下此等誓言!”
刘邦看着陈成的动作,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这些时日以来的担忧全然都消散了。
在刘邦看来,陈成既然答应下来了这件事情,他便是真的没有造反的心思,只是想要延续自己的家族,成为豪强。
这又有什么呢?
谁成为所谓的世家豪强又有什么关系?
当皇帝的,下面总是要进行分封和划分利益的——与其将利益给那群不知好歹、甚至有可能滋生出野心想要称帝的人,不如给了陈成这种“知进退”的人。
... ....
许久。
萧何等人己然来到了这未央宫外,见到了在此等候着的吕雉等人,脸上具都是带着些许迷惑。
这个时候了,皇后等人还在此处?
还没有等他们开口询问,未央宫中便传来了声音:“来了?都进来吧!”
众人作鱼龙而入,刚一走进来,便看见了躺在床榻上的刘邦以及坐在不远处的陈成。
刘邦招了招手,让众多大臣、往昔的功臣全都走上前来,又令周围的侍者拿出来早己经准备好的金樽之酒。
他看着众人,面容中带着苍白与疲惫,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轻视此时的刘邦。
萧何上前一步,轻声询问道:“陛下何为?”
刘邦微微一笑令侍者拿来一柄金柄白刃,看着众人笑着说道:“你们都是当年追随我建立大汉的功臣,我成为了帝王之后也不曾亏待你们。”
“如今我这赤帝之子将要回到天上去了,可却舍不下你们这群兄弟。”
刘邦的声音中带着浓重的威胁之意,就在众人以为刘邦想要让他们殉葬的时候,刘邦的声音又缓缓传来。
“可生死之事,哪里是能够逼迫的呢?”
“我方才与乐之畅谈,心中的郁结也全都散去了,只能劳你们于俗世之中再多操劳许多年。”
这话语中的意思也很简单,刘邦几乎是以一种光棍的语气告诉众人,你们都是功臣,我怕儿子压不住,原本准备让你们殉葬的,但是和魏王聊了几句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可以让你们多活几年。
送了陈成一个白头人情。
刘邦看向众人:“昔年,始皇帝崩而地分,天下大乱,我心中如今也有这样子的担忧,害怕我死了之后,这天下苍生再遭受苦楚。”
在众人惶恐的眼神中,刘邦继续说道:“所以想要和诸位立下誓言盟约,誓血为盟,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此时哪有人敢反驳?
他们来的时候都是胆战心惊的,都害怕皇帝临死之前放个大招把他们全都带走。
如今只是蒙誓而己,又有什么呢?
于是纷纷开口道:“臣等愿意!”
刘邦这才以白刃划手,将血落在酒中,鲜血落在金樽之中,而后侍者将金樽白刃端到了众人面前,他环视着众人道。
“今日金樽共汝饮,歃血为盟。”
“天下非刘氏而称王者,共击之!”
“若他日有此等妄称之辈,白刃不相与饶也!”
一番话说的掷地有声,众人却都不敢抬头,他们下意识的看向了陈成。
天下非刘氏而称王者共击之?那这位魏王.....
刘邦见着众人的眼神,欣然一笑:“乐之方才请奏,言之,自请去魏王之尊,朕己然应允。”
他看向刘盈,声音肃然:“并且与乐之立下盟约,以传祖训。日后陈氏不谋逆,刘氏便不背弃陈氏,盈儿,此话刘氏代代相传,不可忘记!”
刘盈上前一步,眸子中带着些许温和之色。
“儿臣记住了。”
刘邦这才是看向众人,众人此时己然没有别的退路,只能拿起白刃,划破手掌,将鲜血滴入金樽之中,而后侍者将杯中酒瓜分众人。
一饮而尽。
刘邦看向陈成:“乐之!记住你我的盟约!”
“方才之盟约以陈氏为见证!”
“日后若有违背盟约者,当以陈氏为首,集天下人之力而杀之!”
见到陈成点头,而后便看向刘盈:“朕死后,传位太子刘盈。”
“如今天下困苦,不可使百姓再疲惫了,一应丧葬事务从简,不可铺张浪费。”
“盈儿,你可听到了?”
刘盈此时己然被这氛围感染,双眸中带着泪水:“儿臣知道了!”
刘邦不再言语,只是躺在床榻上,看着那头顶的帷帐,神色有些许恍惚。
数十载光阴!
他这一生年轻的时候出门闯荡,中年的时候游手好闲,等到了晚年的时候却能够与众多英雄人物争夺这江山归属。
这一生何其传奇呢?
他合上了眼眸。
是时,太祖高皇帝,刘邦,崩。
次月,太子刘盈即位,大赦天下。
——————————————————————————
《史记·太祖高皇帝本纪》:“太祖十一年,是时高皇帝病重卧榻,太医令皆言时日无多。高皇帝闻听此言,颇为释然,谓左右言之曰:生死之数,何能左右也?于是令太医令持金而走。又诏魏王入宫,时皇后、惠帝而来,问之,太祖言:吾为赤帝之子,功德圆满,即升天去,不可寻太医之责。”
“不多时,魏王入宫而见,神姿寻常。”
“太祖二人饮酒,后太祖问曰:尔救驾之功、于乱世拼杀,所为者何?”
“魏王寻常答对,又问太祖汉祚几何,太祖踌躇言之:邦周不过八百年,而有秦二世而亡,汉祚不过邦周之数也。魏王颔首而赞曰:王朝多者不过八百载,可昔年之世家多少年耶?”
“又以曲阜孔氏为例,言之:此之吾之所为也。”
“太祖欣然,于是与魏王誓曰:陈氏不背,刘氏不弃。又与群臣歃血为盟,言之曰:天下非刘氏而妄称王者,天下共击之!”
“此之为金刀之谶也。”
“高祖十一年冬末,太祖高祖皇帝崩,山棱皆暗,临终前而言:天下苍生苦楚,不可大肆操劳,使民不得休息。”
“又言之:传位于太子,令太子刘盈即位,此之为惠帝者。”
————————————————————————————————
惠帝元年。
刘盈登基之后封赏群臣,依照当初刘邦死之前所说的,将陈成的爵位改为“官渡侯”,依旧为彻侯之首,另加食邑三万户。
这也是最初立下救驾之功的时候,刘邦想要对陈成的封赏。
此时算是再次恢复了正轨,于是天下除却刘姓的王之外,其余的便再也没有异姓王了。
而刘盈登基之前,便己然遵从刘邦的另外一道旨意,让自己的三弟刘如意赶忙前往封地赵国了,甚至连高祖的葬礼都没有参与。
这也让吕雉十分暴怒。
但暴怒之后的吕雉就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情,刘邦并没有处理、或者说并没有保护在宫中的赵王之母——昔日十分得宠的戚姬。
这也让她找到了机会,准备伺机报复。
.... .....
未央宫中
刘盈神色中带着惊恐和害怕的神色,他看着面前的陈成说道:“官渡侯,您劝劝母后吧!”
“母后她.....她准备将如意弟弟的母亲做彘啊!”
这是刘盈先前去找吕雉的时候,听到吕雉宫中之人所说的吕雉的打算,于是六神无主之下,他只能找到了陈成。
面对这个问题,陈成很无奈。
他按了按额头。
这都是什么事啊!我前老板的老婆要在前老板死了之后,把前老板的爱妾做彘,前老板的儿子,也就是现老板找他来劝诫???
他能怎么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