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 年盛夏,白洋淀的水面上蒸腾着湿热的暑气,大片的芦苇荡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宛如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莲叶田田的水面上,偶尔有几只白鹭掠过,惊起圈圈涟漪。然而,这份宁静的表象下,却暗藏着紧张的气息 —— 日军的运输船队每日都会沿着河道行驶,船上满载着运往华北各地的军火和物资,白洋淀也因此成为了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水路枢纽。
苏世忠蹲在一艘破旧渔船的船尾,身上披着湿漉漉的蓑衣,草帽压得极低,几乎遮住了他的眼睛。青铜剑被拆解成零件,藏在船舱底部的暗格里,剑柄的燕形纹在昏暗中若隐若现。他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日军巡逻艇,喉咙发紧,十年的战斗生涯让他习惯了生死一线的紧张,但这次与雁翎队的联合行动,关乎着白洋淀水路的控制权,容不得半点闪失。"各小组注意," 他压低声音对着藏在衣领处的微型对讲机说道,"日军船队预计半小时后进入伏击圈,务必保持隐蔽。"
梁惠云扮成渔家女的模样,坐在船头轻轻摇橹。她的长发用粗布头巾随意束起,脸上涂抹着自制的晒斑颜料,完全看不出平日里那个聪慧冷静的情报专家模样。测绘仪被改装成一个普通的竹制鱼篓,她的手指在鱼篓底部的触控屏上快速滑动,监测着日军船队的动向:"队长,日军此次派出三艘运输船,由两艘巡逻艇护航,船上装载着军火和燃油。巡逻艇的换班时间是二十分钟,现在还有八分钟就会进行交接。" 她的声音平稳,但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泄露了内心的紧张。
小顺子蹲在船舱里,手里紧紧攥着周文叔留下的工具包。这个十六岁的少年负责此次行动的关键一环 —— 更换日军巡逻艇的标识。他看着船舱里用油布包裹的日军巡逻艇标识牌,喉咙滚动了一下,想起师父教导的 "越是紧要关头,越要沉得住气",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陈世高光着膀子,露出结实的肌肉,正用力地修补渔网。铁链被他截成小段,藏在船舷的夹层里,护腕碎玉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红光。他故意大声哼着跑调的民谣,声音如洪钟般在水面上回荡:"小鬼子的破船,今天爷爷要给它们换个新主人!" 他的大嗓门惊飞了几只停在芦苇上的水鸟,也成功吸引了远处日军巡逻艇上士兵的注意。
张成斌趴在另一艘伪装成打渔船的船上,狙击枪被芦苇精心伪装着,枪口对准日军巡逻艇的瞭望塔。他的呼吸平稳而均匀,眼神如鹰隼般锐利:"我负责压制巡逻艇上的火力,一旦行动开始,先解决掉瞭望手。" 作为团队的远程火力支援,他的每一颗子弹都将决定行动的成败。
刘铭杰则像一条灵活的泥鳅,穿梭在白洋淀的各个水巷中,与雁翎队的队员们接头。他的十二把柳叶飞刀藏在腰间的鱼篓里,刀柄缠着防水的油布。当他与雁翎队队长老洪碰面时,两人默契地击了个掌 —— 这场 "偷天换日" 的计划,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秘密筹备。
远处,日军的运输船队缓缓驶来。巡逻艇上的探照灯在水面上扫来扫去,照亮了大片的芦苇荡。船上的日军士兵有的倚着栏杆打盹,有的拿着枪随意张望,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平静的水面下正暗藏杀机。
"行动!" 苏世忠一声令下,小顺子迅速从船舱里拿出日军巡逻艇的标识牌。他深吸一口气,划着一艘小船,朝着其中一艘巡逻艇悄悄靠近。夜色和芦苇成为了他最好的掩护,他的心跳快得几乎要冲出胸腔,但双手却异常稳定地将旧标识牌拆下,换上伪造的新牌 —— 这些新标识牌是雁翎队的工匠们按照日军样式精心制作的,从颜色到字体,几乎一模一样。
与此同时,梁惠云驾驶着渔船,带领着其他伪装成渔民的队员,朝着日军运输船靠近。他们的船上装满了自制的燃烧瓶和炸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陈世高站在船头,手里握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的另一头绑着铁链。他的眼睛死死盯着日军巡逻艇,就像一头等待猎物的猛兽。
张成斌在远处的制高点,密切关注着局势。当他看到小顺子成功更换完标识牌后,屏住呼吸,扣动扳机。"砰!" 一声枪响,日军巡逻艇瞭望塔上的士兵应声倒地。枪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也拉开了战斗的序幕。
"杀啊!" 陈世高怒吼一声,将竹竿上的铁链甩向日军巡逻艇。铁链如黑色的闪电,缠住了巡逻艇的栏杆,他浑身肌肉暴起,大喝一声,硬生生将渔船拉近。护腕碎玉在撞击中发出耀眼的光芒,他挥舞着铁链冲进巡逻艇,将日军士兵打得人仰马翻。"小鬼子,尝尝爷爷的厉害!" 他的怒吼声在水面上回荡。
梁惠云将渔船靠近日军运输船,带领队员们将燃烧瓶纷纷投向甲板。火焰瞬间燃起,照亮了整个水面。日军士兵们惊慌失措,有的试图灭火,有的举枪还击。但他们没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渔民,竟然是训练有素的抗日战士。
刘铭杰带着雁翎队的队员们从芦苇荡中杀出,他们的小船在水面上快速穿梭,就像一群灵活的水鸟。柳叶飞刀和自制的土枪不断向日军射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雁翎队的队员们从小在白洋淀长大,对这里的地形了如指掌,他们利用芦苇荡的掩护,将日军分割包围。
苏世忠握着重新组装好的青铜剑,燕形剑谱瞬间展开,剑气纵横间冲向敌群。十年的仇恨在这一刻爆发,他的每一剑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还我河山!" 他的怒吼声响彻白洋淀,激励着每一位战士。
日军指挥官看着混乱的局面,气得暴跳如雷:"八嘎!给我反击!一定要守住运输船!" 他挥舞着军刀,试图组织士兵们进行抵抗。但此时的日军己经陷入混乱,他们分不清哪些是真正的巡逻艇,哪些是伪装的渔船。
小顺子完成任务后,也加入了战斗。他用周文叔教的机关术,将日军巡逻艇上的通讯设备破坏。看着日军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大喊大叫,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自豪:"师父,我没给您丢脸!"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水面上枪声、爆炸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梁惠云在战斗中不断用测绘仪监测着日军的动向,为队友们提供情报支持。她的衣服被火光映得通红,脸上满是汗水和烟灰,但眼神却依然坚定。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日军的运输船队被彻底摧毁,两艘巡逻艇也被缴获。水面上漂浮着日军的尸体和燃烧的残骸,鲜血将白洋淀的水染成了暗红色。苏世忠站在船头,望着眼前的胜利,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我们成功了!" 梁惠云疲惫地笑了笑,她的测绘仪在战斗中有些损坏,但依然顽强地工作着。小顺子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工具,眼中闪烁着光芒:"这次的标识牌,可帮了大忙!"
陈世高将铁链甩得哗啦作响,护腕碎玉虽然出现了更多的裂痕,但依然泛着温润的红光:"痛快!真痛快!小鬼子以后还敢在白洋淀嚣张吗?" 刘铭杰和雁翎队的队员们互相击掌庆祝,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老洪紧紧握住苏世忠的手,激动地说:"多亏了你们的计策,这次才能大获全胜!以后白洋淀的水路,就是我们的天下了!" 苏世忠看着眼前的众人,坚定地说:"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只要日军还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就会一首战斗下去!"
夕阳的余晖洒在白洋淀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护燕队和雁翎队的队员们站在船头,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这场 "偷天换日" 的战斗,不仅歼灭了日军的运输船队,更掌控了白洋淀的水路主动权。他们用智慧和勇气,在这片水域上书写了一段抗日传奇,而这段传奇,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首到将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