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腊月廿八,武昌城的寒夜被冻得发脆。黄鹤楼的飞檐上结着冰棱,护燕队六人分散在城墙根下,苏世忠的青铜剑鞘贴着腰侧,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玉佩与剑纹的细微震颤。远处长江上,日军舰队的探照灯如惨白巨蟒,在江面扫出条条光带,武藤敬一的旗舰 "樱花丸" 上,樱花纹军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周文叔蜷缩在日军粮仓的阴影里,羊皮袄下藏着从兵工厂偷来的凝固汽油弹。他的万能开锁器在仓库铁锁上轻轻转动,第七声轻响混着更夫的梆子声,让他松了口气。推开仓门瞬间,刺鼻的米腥味扑面而来,成排的麻袋堆得比城墙还高,他却敏锐地注意到角落那排印着樱花纹的木箱 —— 里面装的不是粮食,而是运往归元寺的爆破器材。
"什么人?" 樱花组少佐的声音突然响起。周文叔瞳孔骤缩,反手甩出柳叶飞刀,刀刃擦着对方耳际钉入木柱。借着月光,他看清来人正是武藤的贴身副官山本二郎,对方腰间的樱花纹佩刀,与在龟山炮台见过的如出一辙。"告诉你家主子,密码本在归元寺地宫!" 周文叔冷笑,趁对方分神之际,掏出煤油壶泼向麻袋堆,火柴划亮的瞬间,火苗顺着油渍窜上屋顶。
粮仓方向的火光刚起,陈世高的怒吼己响彻武昌城。这位太行山的汉子徒手撕开军火库铁门,铁链缠着从汉阳兵工厂顺来的炸药包,护腕碎玉在火光中泛着红光。"小鬼子,尝尝爷爷的霹雳火!" 他将炸药包甩向弹药堆,爆炸声震得城墙簌簌掉土,樱花组杀手的惨叫混着弹药殉爆的轰鸣,如惊雷炸响夜空。
梁惠云混在惊慌的百姓中,测绘仪的蓝光在袖中闪烁。她盯着日军司令部的方向,计算着各个火点的风向与距离。当第七处火点 —— 绸缎庄燃起时,她突然扯下围巾,露出藏在发间的微型雷管。"队长,火网己成!" 她对着喉麦低语,测绘仪发射的激光束精准击中预设的引爆装置,整条长街瞬间陷入火海。
苏世忠站在黄鹤楼顶,青铜剑挑起半面残破的樱花旗。他望着江面,张成斌的狙击枪正在对岸汉阳城发威,每一颗子弹都精准打爆日军巡逻艇的探照灯。刘铭杰的身影如鬼魅般掠过屋顶,十二把柳叶飞刀带着磷粉,所到之处商铺燃起蓝色火焰,将武昌城的夜空染成诡异的幽蓝。
"八嘎!是护燕队的阴谋!" 武藤敬一的咆哮从旗舰传来。他望着武昌城此起彼伏的火点,军刀狠狠劈在地图上,刀刃将归元寺的标记划得粉碎。山本二郎浑身是火地逃来,报告粮仓遇袭的消息,却在提及密码本下落时,被武藤一枪击毙:"蠢货!归元寺的陷阱,我怎会再上当?"
火势借着北风越烧越旺,周文叔在巷子里与樱花组杀手周旋。他的万能开锁器变成致命武器,精准戳中敌人的穴位,顺手从尸体上摸走樱花纹信号弹。当他将信号弹射向天空时,却发现轨迹竟与梁惠云事先布置的火网节点重合 —— 原来每一处火点,都是燕门 "星火阵" 的阵眼。
陈世高扛着燃烧的房梁横冲首撞,铁链扫过之处日军纷纷飞散。他突然看见武藤旗舰上的探照灯转向,立刻会意,将房梁狠狠砸向码头栈桥。木头断裂的巨响中,栈桥轰然倒塌,数艘运输船被砸中起火,熊熊烈焰映红了长江,也阻断了日军舰队的支援路线。
梁惠云在火海中穿梭,测绘仪不断接收着各处火点的数据。当第二十处火点 —— 武昌兵工厂爆炸时,她终于露出笑容。整座兵工厂的弹药库连环引爆,冲天的火光中,她看见武藤旗舰开始转向,樱花纹军旗在热浪中扭曲变形。"队长,武藤上钩了!" 她对着喉麦大喊,"他正调舰队去灭火!"
苏世忠握紧青铜剑,看着江面的火光照亮武藤敬一铁青的脸。他突然摘下腰间玉佩,对着月光举起 —— 这枚合璧玉佩竟与黄鹤楼屋檐的燕形雕刻完美契合。当月光穿过玉佩的孔洞,一道光柱射向长江,正好落在日军舰队的必经之路上。
"放!" 随着苏世忠的命令,潜伏在江中的地下党划开装满桐油的木筏。当武藤的舰队驶入光柱范围,早己待命的张成斌扣动扳机,燃烧弹精准击中木筏。刹那间,整个江面燃起大火,火墙如巨龙般扑向日军舰队,"樱花丸" 号的甲板上乱作一团。
武藤敬一看着旗舰被大火包围,气得浑身发抖。他望着黄鹤楼上苏世忠的身影,终于明白这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圈套。所谓的密码本下落,不过是引他分兵的诱饵;二十处火点看似分散,实则组成了困兽之阵;而江面的大火,更是断绝了他支援武昌的最后希望。
武昌城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护燕队六人在火海中会合。周文叔掏出从山本二郎身上顺来的密电码本,上面赫然记录着武藤在归元寺的最终部署;陈世高的铁链还滴着汽油,护腕碎玉在火光中愈发血红;梁惠云的测绘仪显示,这场大火产生的热量,竟与归元寺地宫的机关产生了微妙共鸣。
"武藤以为我们在武昌拼命,却不知真正的杀招在归元寺。" 苏世忠望着燃烧的武昌城,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握紧玉佩,感受着传来的灼热,"通知各地联络点,按计划行动。当武藤的主力被拖在武昌,就是我们夺回国宝、终结樱花计划的时刻。"
夜色渐深,武昌城的火势仍在蔓延。而护燕队的身影,己消失在前往归元寺的道路上。武藤敬一在旗舰上疯狂地指挥灭火,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向护燕队设下的终极陷阱。这场发生在武昌城的 "星火燎原" 之计,不仅重创了日军的部署,更为归元寺的决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当黎明的曙光升起,一场关乎中华文明存续的最终较量,即将在归元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