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
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 > 第28章 隋堤烟雨录(一)

第28章 隋堤烟雨录(一)

加入书架
书名:
人间千盏灯:风月无边的古老回声
作者:
雲影流光
本章字数:
6852
更新时间:
2025-05-19

一、烟雨江南

开皇十八年春,江南道陈州府颍水河畔,烟雨朦胧。镇上绣庄女工柳青萍手持绣绷,在临河轩窗前埋头刺绣。她心灵手巧,绣出的花鸟虫鱼栩栩如生,是远近闻名的绣娘。这日她正绣着一幅《隋堤春晓》,针线在杏黄缎面上穿梭,绣出堤岸杨柳依依、亭台楼阁错落的景象。

"青萍,今日雨势渐大,莫要着凉了。"绣庄老板娘王氏推门而入,递过一碗姜汤。

青萍放下绣针,接过姜汤道谢:"多谢王婶关心,不过是小雨罢了。"

"你这丫头,心系那失踪的父亲,连绣活都走了神。"王氏叹了口气,"这《隋堤春晓》是给知府大人准备的寿礼,你若再分心..."

青萍面露忧色:"父亲离乡己有五年,音讯全无。如今我连他的去向都无从知晓..."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衙役冒雨闯入:"奉知府大人之命,请柳家女儿即刻前往府衙!"

王氏闻言脸色大变:"可是你父亲的事?"

青萍站起身,强作镇定:"我随你去便是。"

雨水打湿了青萍的衣裙,衙役引她穿过泥泞的街道,来到气派的府衙。知府张大人端坐大堂,见青萍进来,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柳姑娘,令尊柳砚秋五载前奉旨修筑大运河,后因故离职返乡,至今杳无音信。近日朝廷下旨彻查运河工程款项,本官奉命寻访令尊。听闻你持有一物,与令尊有关,可否出示?"

青萍心头一震:"什么物什?"

"听闻你父亲临行前,曾交予你一枚玉坠,上刻'九曜'二字。"

青萍下意识摸向怀中,那枚自幼佩戴的玉坠果然不见了。半月前,她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这枚从未见过的玉坠,只当是父亲旧物,还未及细看,便被人偷走。

"回大人,确实有过一枚玉坠,但己被窃去多日。"

张知府面露失望:"可惜了。若能找到此物,或许能解开令尊下落之谜。"

离开府衙,青萍心事重重地回到绣庄。路过镇上书铺时,她被门前的说书人吸引。那老者正讲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壮举,忽然话锋一转:"却说当年督造大臣柳砚秋,知晓大运河暗藏玄机,却在功成之际突然辞官归隐,据说携带着关乎国运的秘密...五年来,多少人寻他不得,连当今圣上也曾派人暗查..."

青萍驻足聆听,心跳加速。难道父亲的失踪与此有关?

夜深人静,青萍点燃油灯,取出母亲留下的旧匣。匣中除了一封残破家书外,还有父亲的手札数篇。她翻阅着那些字迹熟悉的信笺,忽见最后一页角落处画着奇怪符号,似是某种星图。

"娘亲生前曾说,父亲精通天文地理,常于夜间观星..."青萍喃喃自语。

窗外雷声轰鸣,闪电照亮了室内。青萍猛然想起,父亲书房中悬挂着一幅奇特的星图,每逢夜深人静,父亲总会对着星图沉思良久。那星图上有九颗特别标注的星辰,排列方式与众不同。

"九曜..."青萍恍然大悟,"父亲留下的玉坠上刻的'九曜',正是指这九颗星辰!"

第二日清晨,青萍收拾行装,决定踏上寻找父亲的旅程。她带上母亲留下的星图和手札,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前往父亲最后出现的地方——汴京。

临行前,王氏塞给她一包碎银:"路上小心,若有难处,可寻运河边的漕帮帮忙。他们多是你父亲旧部,或许能照应你。"

青萍拜谢离去,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寻父之路。

二、漕帮少主

汴京城外,漕运码头。青萍向一位老船工打听父亲的消息,却被一群凶神恶煞的汉子拦住。

"小娘子打听柳大人?"领头的刀疤脸冷笑道,"柳大人早己作古,你还是快快回家吧!"

青萍不信:"我父亲五年前才辞官返乡,怎会作古?你们是何人,为何阻我去路?"

刀疤脸冷笑:"我们漕帮的人,最讨厌多管闲事。识相的就赶紧离开!"

正当青萍进退两难之际,一艘画舫从河中驶来,船头立着一位俊朗青年,二十出头,一袭青衫,气质不凡。

"莫要为难这位姑娘。"青年朗声道,"柳大人是我父亲故交,姑娘找他,自是有缘。"

刀疤脸见状,连忙行礼:"少主恕罪!小人不知是少主的朋友。"

青萍惊讶地看着青年下船,拱手道谢:"多谢公子相助。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杨帆,是这漕帮的少主。"青年微笑道,"柳大人是我父亲挚友,也是漕帮的恩人。姑娘若不嫌弃,可随我上船一叙。"

船舱内陈设雅致,墙上挂着一幅大运河全图。杨帆为青萍斟了杯茶:"姑娘要找柳大人,可知他是为何辞官?"

青萍摇头:"父亲从未提起。只记得他常说'大运河非同小可,关乎国运民生'。"

杨帆叹息:"柳大人是担心大运河工程暗藏危机。当年隋炀帝下旨开凿运河,征集百万民夫,耗资巨万。柳大人发现工程背后有人借机中饱私囊,甚至暗中破坏堤坝,危及沿岸百姓。他多次上书朝廷,却无人理会,反被扣上'阻挠圣业'的罪名。"

青萍这才明白父亲为何匆忙离去:"所以父亲辞官是为了躲避灾祸?"

"非也。"杨帆摇头,"柳大人离开后,曾秘密联络运河沿线的地方官员和漕帮,暗中调查真相。临行前,他将一封密信和一枚玉坠交给我,嘱咐我等待时机,助他查明真相。可惜..."杨帆神色黯然,"第二年,他便杳无音信。"

青萍心中一动:"公子可知九曜星图?"

杨帆闻言神色一变:"姑娘从何处得知?"

"家父留下的手札中有提及。"青萍取出那枚玉坠,"这是不是与九曜有关?"

杨帆接过玉坠,仔细端详,神情激动:"正是家父提到的'九曜玉'!据说这玉坠是开启大运河地宫的钥匙,其中藏有关于运河秘密的地图和文书。"

他告诉青萍,隋朝开凿大运河并非单纯为了运输,而是在运河沿线修建了多处地宫,收藏治国安邦的重要典籍和奇珍异宝。这些地宫的位置对应天上九曜星辰,故称"九曜地宫"。而柳砚秋正是负责督建这些地宫的核心人物之一。

"十五年前,先父杨林任大运河总工程师时,与柳大人志同道合。他们发现运河工程背后有贪官污吏勾结外敌,企图破坏大运河,进而动摇隋朝根基。"杨帆目光炯炯,"先父临终前嘱托我,定要找到柳大人,共同守护这些地宫。"

青萍恍然大悟:"难怪父亲常说'大运河关乎国运'!"

正说话间,舱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漕帮弟子慌张进来:"少主不好了!朝廷派来的税监到了码头,说是奉旨查抄运河物资!"

杨帆脸色大变:"来得好快!青萍姑娘,情况危急,请你暂避舱外。"

青萍刚走出船舱,就见十几名官兵押着几名漕帮弟子上船。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锦衣的中年官员,面容阴鸷。

"杨帆,你好大的胆子!"官员厉声道,"皇上有旨,彻查运河贪腐案。你身为漕帮少主,涉嫌勾结贪官,私吞官银,还不速速束手就擒!"

杨帆冷笑:"税监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查贪腐,却不知自己才是最大的贪官!大运河工程款项被挪用十之八九,你与工部侍郎王衍勾结,中饱私囊,致使堤坝不固,去年河南一带洪水泛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这笔账该向谁讨?"

税监勃然大怒:"大胆狂徒!来人,给我拿下!"

双方剑拔弩张之际,突然一声巨响,船身剧烈摇晃。原来是一艘货船撞上了漕帮的画舫。混乱中,青萍被撞落水中。冰冷的河水瞬间淹没她的头顶,她拼命挣扎,却感到一股强大的水流将她卷向深处。

就在她即将窒息之际,一只有力的手抓住了她,将她拉出水面。青萍睁开眼,看到一张陌生却俊朗的面孔。

"抓紧我的手!"一个低沉的声音道。青萍被带到一艘小船上,只见救她的是一位身着黑衣的青年,眉宇间透着坚毅。

"多谢救命之恩。"青萍喘息着道谢。

黑衣青年淡淡一笑:"举手之劳。姑娘一个人在河中行走,可不是明智之举。"

此时,税监己带人搜遍了整艘画舫,却不见青萍踪影。杨帆镇定自若地迎上前:"税监大人,找不到人,不如随我去衙门喝茶?"

税监不甘心地离去,临走时狠狠瞪了青萍一眼:"小娘子,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待税监走远,黑衣青年拱手道:"在下楚明,恰好路过此地,见姑娘有难,出手相助。姑娘没事就好。"

青萍道谢后,正欲询问他的来历,忽见远处河面上飘来一盏孔明灯。灯光映照下,她看清灯上画着一幅星图,正是母亲匣中之物!

"那是..."青萍惊呼。

楚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是'九曜引路灯',是寻找九曜地宫的信物。姑娘若有兴趣,不妨随我去一探究竟。"

杨帆闻讯赶来,见状皱眉:"青萍姑娘,此人身份不明,你还是跟我回漕帮..."

青萍犹豫片刻,取出一块绣帕递给杨帆:"杨公子,今日之恩,青萍铭记在心。他日若有机会,定当回报。只是这位楚公子手中的九曜引路灯,似乎与家父留下的线索有关。我必须跟他走一趟。"

杨帆见她去意己决,叹息道:"此行凶险,万事小心。若有难处,可发信号弹求救。"

青萍点头,随楚明登上了一艘不起眼的小船,驶向黑暗的河道深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