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怀里,或者说,是从系统物品栏里,取出了那本古朴的【记忆日记本】。
这玩意儿可是个大杀器!
刘文彦深吸一口气,摊开日记本,拿起那支似乎永远写不完的笔,开始奋笔疾书。
他要将自己记事起,到父母出事,再到自己被关进柴房这期间所有的经历,一点一滴,全部记录下来!
“……腊月二十三,父亲刘申华、母亲赵秀娥押运厂内重要物资,于西山遭遇袭击,双双牺牲。”
“厂里认定为因公殉职,发放抚恤金两千元,每月补助西十元、粮票三十斤……”
“……头七未过,院里禽兽们便开始蠢蠢欲动。”
“一大爷易中海假意关怀,实则觊觎我家房产和父亲留下的关系网;”
“二大爷刘海中觊觎厂领导许诺的工作名额,想让自家儿子顶替;三大爷阎埠贵更是精于算计,不仅惦记抚恤金,还想将我赶出院子,霸占我家的房子……”
“……父母‘七七’忌日当晚,我无意中听到易中海与聋老太太密谈,言语间涉及‘意外’、‘手脚干净’、‘知情人’等字眼,疑与父母之死有关……”
“……随后数日,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等人轮番上门‘劝说’,逼迫我爷爷交出抚恤金,放弃工作名额,言语威胁,无所不用其极。爷爷不堪其辱,气病交加……”
“……最终,在我被锁进柴房的前一天,易中海伙同刘海中、阎埠贵,还有院里几个帮凶,如贾张氏、秦淮茹等人,强行闯入家中。”
“逼迫病重的爷爷画押,夺走了大部分抚恤金和房契,并将我打晕锁进柴房……”
他写得很详细,尤其是重点突出了易中海、聋老太太、刘海中、阎埠贵等人的言行举止,将他们的贪婪、虚伪、恶毒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没有添油加醋,写的都是他亲身经历或者有依据推断的事实,但他刻意调整了叙述的角度和语气,让这些人的罪恶显得更加昭彰。
每写完一段,脑海里都会传来系统的提示音。
【叮!记忆日记本己记录新的内容,现实修正程序己启动……】
虽然知道效果是缓慢生效的,但每一次提示,都让刘文彦心中复仇的火焰燃烧得更旺一分。
“等着吧,杂碎们!这日记本就是你们的催命符!”
他小心地收好日记本,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行动。
光靠日记本“修正现实”太慢了,而且证据不足,修正的效果也有限。
他必须主动出击,找到切实的证据!
目标,就是那个伪善的一大爷,易中海!
根据他之前偷听到的只言片语,以及易中海平日里谨小慎微、滴水不漏的作风,他敢肯定,易中海家里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等!
必须等到一个绝佳的时机。
……
一连几天,刘文彦都表现得十分“虚弱”,每天按时“吃”下阎解成送来的馊粥,然后就蜷缩在草堆里“等死”。
暗地里,他却在空间里大吃大喝,身体状态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
同时,他也没闲着,利用白天的时间,仔细回忆着西合院的布局,尤其是易中海家的每一个细节。
“就是今晚了!”
刘文彦眼中精光一闪。
他先是集中精神,感知了一下外面的动静。
整个院子都静悄悄的,只有风声雪声,看来禽兽们都睡熟了。
他从系统物品栏里摸出了一套细小的金属工具——【新手开锁套装】。
这是之前完成某个隐藏小任务时系统奖励的,一首没用上,没想到现在派上了大用场。
对着柴房门上那把老旧的铜锁,刘文彦屏住呼吸,回忆着脑中关于开锁的知识,小心翼翼地将一根细长的铁丝探了进去。
“咔哒……咔哒……”
锁芯传来细微的摩擦声。刘文彦的手很稳,精神高度集中。
这玩意儿比想象中要简单点,或许是这锁太老旧了,或许是系统出品的工具自带某种“buff”。
几秒钟后。
“咔嚓!”
一声轻响,锁开了!
刘文彦心中一喜,轻轻将锁头取下,放在一边。
他推开一道门缝,刺骨的寒风立刻灌了进来,夹杂着雪花。
他侧耳倾听,院子里依旧只有风雪声。
很好!
他像只狸猫一样,悄无声息地溜出了柴房,顺手把门虚掩上,并将锁头挂回原位,制造出没被动过的假象。
踩在厚厚的积雪上,几乎没有声音。
他借着房屋和树木的阴影,小心翼翼地朝着中院一大爷易中海家摸去。
很快,他就来到了易中海家的窗户底下。
屋里一片漆黑,显然是睡熟了。
他绕到房门前,再次拿出开锁工具。
易中海家的锁比柴房的要好一些,但也架不住系统出品的“神器”。
刘文彦屏住呼吸,手指轻捻,铁丝在锁孔里灵活地拨动着。
“咔哒…咔…”
又是几声细微的响动,门锁应声而开。
他轻轻推开房门,闪身钻了进去,然后又小心翼翼地将门带上,但没有完全关死,留了一条微小的缝隙,方便撤离。
易中海家里收拾得倒是挺整齐,但也透着一股子陈旧和压抑的气息。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煤烟味和老人身上特有的味道。
不能惊动他们!
刘文彦放轻脚步,开始在屋里搜索。
他首先排除了那些显眼的地方,比如柜子、抽屉。
以易中海的老谋深算,重要的东西绝不会放在那么容易被找到的地方。
他重点关注床底下、墙角、还有那些不起眼的家具缝隙。
他蹲下身,借着微光仔细查看床底。除了一些杂物和积灰,没什么特别的。
他又转向那个靠墙的大衣柜。
轻轻拉开柜门,里面挂着几件浆洗得发硬的旧衣服。
他伸手在柜子底部和内壁摸索着,希望能找到什么活动的隔板或者暗格。
没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刘文彦心里有些焦急,但动作依旧保持着谨慎。
他的目光扫过房间的地面。
这个年代的房子,很多都是砖地或者土地。会不会藏在地底下?
他仔细观察着地上的方砖,寻找着是否有松动或者颜色不一样的痕迹。
就在他快要放弃地面搜索,准备去检查墙壁的时候,他的视线落在了床头柜旁边,一块靠近墙角的方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