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边楼那令人屏息的华贵与无形的压力中抽身而出,梦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像是刚从一场大梦中醒来。虽然只是获得了一个三天后的考核资格,但这己足够让她雀跃不己,方才被拒之门外的失落与委屈早己烟消云散。
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微凉,也点燃了她心中的火焰。她现在最要紧的事,是找一个能安心落脚的地方,然后静下心来,好好琢磨那场关乎她梦想起点的重要考核。
京城居,大不易。这个道理,梦琦在来之前就听跑江湖的乡亲说过。像云边楼那样的地方,她自然是住不起的,寻常客栈若要长住,花费也非同小可。她盘算着身上带来的那点积蓄,那是爹娘省吃俭用攒下来给她闯荡京城的盘缠,每一文钱都得花在刀刃上。
她沿着东华门大街往回走,渐渐远离了那片流光溢彩的区域,街道两旁的店铺变得朴实起来,行人也多了几分匆忙的烟火气。她边走边留意着路边的招牌,希望能找到价格公道的短租民房或是干净便宜的小客栈。
转过一个街角,一阵清新的茶香混合着甜糯的点心气味飘来,勾得她肚子里的馋虫又开始不安分。赶了一早上的路,又经历了云边楼门口那番心神激荡,她确实有些饿了。循着香气望去,只见一家门面不大、却拾掇得干净雅致的小茶馆映入眼帘,匾额上写着“半日闲”三个娟秀的小字。
茶馆门口摆着几张简单的竹桌竹椅,有三两茶客正悠闲地喝着茶,聊着天。门内光线柔和,隐约可见里面坐了不少人,但并不喧闹,透着一股安逸闲适的氛围。
梦琦犹豫了一下,摸了摸荷包,想着进去喝碗解渴的粗茶,顺便向店家打听一下附近是否有合适的住处,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她迈步走了进去。茶馆内部不大,摆设简单却处处透着心思。墙上挂着几幅意境淡雅的山水画,角落里插着几枝含苞待放的茉莉,散发出幽幽的清香。柜台后面,一个面容和善的半百老者正慢条斯理地拨着算盘。
“姑娘,喝点什么?”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
梦琦抬眼看去,只见一个约莫十五六岁、梳着双丫髻、穿着干净的浅绿色布裙的少女正笑盈盈地看着她。这少女生得眉清目秀,一双眼睛像小鹿一样,清澈而带着善意,正是方才在门口闻到的那股温柔气息的来源。
“姐姐,我想……要一碗最便宜的解渴茶水就好。”梦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另外,想向您打听一下,这附近可有干净些、价格又公道的小客栈或者短租的民房?”
少女闻言,打量了梦琦几眼,见她虽然风尘仆仆,但眉宇间透着一股爽朗和坚韧,不像坏人,便热情地笑道:“姑娘是外地来的吧?找住处呢?我们这儿的‘三碗不过岗’大碗茶最是解渴,才三个铜板一碗。至于住处嘛……”
她歪着头想了想,指着斜对面的方向道:“往前走过两条胡同,有个‘福顺客栈’,老板娘人还不错,屋子也干净,就是价钱可能对姑娘来说稍微贵了点。再往西边走一刻钟,有个‘柳絮巷’,里面有些人家会将空出来的厢房短租给赶考的学子或者像姑娘这样来京城寻活计的人,价钱会便宜不少,不过环境就得看运气了。”
“柳絮巷?”梦琦记下这个名字,感激地笑道:“多谢姐姐指点!那我就要一碗‘三碗不过岗’吧。”
“好嘞!姑娘您先坐,茶马上来!”少女说着,转身去柜台后面,麻利地从一个大茶桶里舀出一碗褐色的茶汤,又从旁边的小碟里夹了两颗腌渍的青梅放在茶碗边的小碟里,一同端了过来。
“这是我们茶馆自己腌的梅子,送给姑娘尝尝,解腻生津。”少女将茶碗轻轻放在梦琦面前的桌上。
“多谢姐姐。”梦琦看着那碗朴实无华却热气腾腾的茶,还有那两颗青翠欲滴的梅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意。这京城虽然处处透着规矩和不易,却也有这样不经意间的温情。
她端起茶碗,轻轻吹了吹热气,呷了一口。茶味浓厚,带着些微的苦涩,但回味却有一丝甘甜,确实解渴。再尝那青梅,酸中带甜,口感爽脆,立时便觉得口舌生津,精神也为之一振。
“姐姐,你叫什么名字?这茶馆是您家开的吗?”梦琦一边喝茶,一边与那少女攀谈起来。
“我叫小荷,”少女腼腆地笑了笑,“茶馆是我爹开的,我跟着帮忙。”
“小荷……这名字真好听,像夏天池塘里的荷花一样清新。”梦琦真心赞道。
小荷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姑娘过奖了。您呢?您来京城是……”
“我叫梦琦,从山东来的,想……想找个厨娘的活计。”梦琦没有细说云边楼的事,只含糊地说道。
“厨娘?”小荷眼睛一亮,“那可真厉害!京城里的大酒楼多,手艺好的厨娘可吃香了!我听说云边楼的菜就特别好吃,不过也特别贵,我们这样的人家可吃不起。”
提到云边楼,梦琦的心又是一动。她看着眼前这个淳朴善良的小荷,忽然觉得,或许可以从她这里,了解到更多关于京城普通人生活的信息,这对于她理解这座城市,甚至对于她未来在云边楼立足,可能都有帮助。
于是,两人便隔着一张小小的方桌,一个问,一个答,渐渐熟络起来。梦琦从小荷口中得知了许多京城的风土人情、物价米价,以及普通百姓的日常营生。小荷也对梦琦口中山东的风物和她一路上的见闻充满了好奇。
“对了,梦琦姐姐,”小荷忽然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神秘兮兮的表情说道,“你要是租房子,可得小心些。京城里人多眼杂,有些看着和善的房东,也可能不老实。还有啊,晚上出门尽量早点回来,尤其是城南那边,听说最近不太平呢。”
“不太平?”梦琦心中一动,“怎么说?”
“就是……听说有些地痞流氓闹事,还有锦衣卫也经常在那边出没,抓人的时候可吓人了!”小荷说着,似乎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但很快又掩饰过去,岔开话题道,“哎呀,不说这些了。总之姐姐你一个人在外,凡事多留个心眼总是好的。”
锦衣卫……梦琦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个在云边楼门口见到的、气质冷冽如冰的年轻镇抚使的身影。她甩了甩头,将那不愉快的记忆抛开。
喝完茶,问清楚了柳絮巷的具置,梦琦起身向小荷告辞。
“小荷妹妹,今天真是多谢你了。”她真心实意地道谢,“等我安顿下来,一定再来喝你的茶。”
“姐姐客气了!你慢走,路上小心!”小荷将她送到门口,挥着手道别,脸上依旧是那温暖纯真的笑容。
告别了小荷,梦琦按照指引,朝着柳絮巷的方向走去。有了小荷的提醒,她心里也多了几分警惕。
柳絮巷果然如小荷所说,是一条狭窄而幽深的胡同,两旁都是青砖灰瓦的普通民居,有些院墙己经斑驳。胡同里很安静,偶尔能听到几声犬吠或是孩童的嬉闹声。她在巷口看到几张贴着的招租启事,便挨家挨户地去询问。
看了几处,条件都不太理想,要么屋子阴暗潮湿,要么房东看起来过于精明刻薄。正当她有些泄气的时候,走到巷子中段,看到一户人家门口挂着“有房出租”的小木牌,院门半掩着,里面传来一阵清脆的捣衣声。
梦琦犹豫了一下,轻轻叩响了院门。
捣衣声停了下来,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问道:“谁呀?”
“大娘,您好,我看到门口挂着牌子,想问问您这儿的房子出租吗?”梦琦恭敬地问道。
院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婆婆探出头来。她上下打量了梦琦一番,见她虽然衣着普通,但眉目清秀,眼神干净,便点了点头:“是啊,后院有间朝南的小耳房空着,姑娘是……?”
“我叫梦琦,从山东来京城找活计的,想租个落脚的地方。”梦琦连忙自我介绍。
老婆婆听她是来找活计的,便让她进了院子。院子不大,收拾得干净利落,角落里种着几株向日葵,开得正旺。老婆婆领着她穿过小小的天井,来到后院。
那是一间独立的耳房,面积不大,但窗户朝南,光线充足。里面只有一张简单的木板床、一张旧桌子和一把椅子,但打扫得一尘不染。
“就是这儿了,”老婆婆指着屋子说道,“虽然简陋了点,但还算干净。一个月租金三百文,水电柴火另算。姑娘要是诚心想租,我可以再给你便宜点。”
三百文……梦琦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这个价格比她预想的要低一些,而且看这位王婆婆面相和善,院子也清净,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娘,这屋子我很喜欢!”梦琦当即决定下来,“租金三百文可以,水电柴火我也会省着用的。我先预付您一个月的租金,可以吗?”
“成!姑娘是个爽快人!”王婆婆见她如此干脆,也很高兴,“我姓王,你就叫我王大娘吧。这院里就我一个人住,你住进来,咱们也算有个伴儿。”
就这样,梦琦在抵达京城的第一个下午,终于找到了一个临时的栖身之所。她将带来的不多的行李安放好,又去附近的杂货铺买了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比如粗碗、筷子、还有一小袋糙米和一点盐。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京城的喧嚣渐渐被另一种繁华所取代。梦琦坐在那间简陋却属于自己的小屋里,窗外是陌生的星空和隐约传来的更夫梆子声。她点亮一盏昏黄的油灯,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那个油布包袱,轻轻打开。
里面,除了那套陪伴她多年的厨刀,就是那本泛黄的《齐鲁食珍录》。她伸出手指,轻轻拂过封面上那几个己经有些模糊的墨字,眼中充满了虔诚与坚定。
云边楼,三天后。她闭上眼睛,脑海中开始飞速地构思着考核那日,她要呈现的菜品。不仅仅是展现技巧,更要融入她对食材的理解,对味道的追求,以及那份来自齐鲁大地的,独一无二的灵魂。
窗外,月华如水,静静地流淌在这座古老而充满未知的城市。而在这间不起眼的小屋里,一个年轻厨娘的京城寻味之旅,正伴随着灯火与梦想,悄然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