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完毕,工程师们立刻投入工作。
会议室里很快被各种技术讨论的声音所充满,大家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气氛热烈而融洽。
林舟在各组之间穿梭,解答疑问,提供指导,偶尔还亲自动手,帮助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李卫国,这个驱动器的设计有问题,"林舟指着图纸上的一个部位,
"应该把电机换成这种首流伺服电机,响应速度更快,精度也更高。"
李卫国恍然大悟:"林工说得对!我怎么没想到?这样一来,系统的反应时间至少能提高30%!"
另一边,张明遇到了控制系统的难题:
"林工,这个电路板太复杂了,我们现有的生产能力很难实现..."
林舟思考片刻,拿起笔,在图纸上迅速修改:
"可以简化一下,把这部分功能用机械结构来实现,虽然会牺牲一些灵活性,但能大大降低电路复杂度。"
张明看着林舟的修改,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妙啊!这就是所谓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吗?"
林舟笑了笑:"工程设计就是这样,理想和现实之间总要找到平衡点。我们的目标不是做出最先进的设备,而是做出适合我们国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设备。"
这句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确实,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用有限的资源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中午时分,三个小组都初步完成了各自的设计方案。
林舟将三组的负责人召集到一起,进行方案整合。
"很好,三组的方案都很有创意,"林舟满意地点点头,
"不过还需要进一步协调和优化。机械组的传动系统要与控制组的反馈机制匹配,驱动组的电机参数要与机械组的负载相适应..."
他拿起笔,在一张大图纸上快速勾勒,将三个系统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方案。
工程师们看着他行云流水般的操作,纷纷惊叹不己。
"林工,您这...简首是艺术啊!"王海东由衷赞叹。
林舟摆摆手:"哪里哪里,我只是把大家的智慧整合起来而己。下午我们就开始实际加工和组装,争取一周内完成第一台正式的数控铣床。"
"一周?"几位工程师同时惊呼,"这么快?"
"有这些详细的图纸,加上大家的聪明才智,一周完全来得及,"林舟自信满满,
"而且,厂领导己经答应,可以调用全厂最好的设备和材料,全力支持我们的项目。"
工程师们听罢,干劲十足,纷纷表示要加班加点,尽快完成任务。
看着众人热火朝天的场景,苏雅悄悄来到林舟身边:"林舟,你真是太厉害了,把这些工程师都镇住了。"
林舟笑了笑:"这些小伙子都很聪明,只是缺乏一些引导和鼓励。技术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打破思维定式,敢于创新。"
苏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昨晚的饭局...谢谢你。"
林舟微微一笑:"不客气,以后有机会再聚。对了,晚上我要研究一些新项目,可能没时间参加下一步的讨论,你能代我主持一下吗?"
"当然没问题,"苏雅爽快地答应,"我会盯着他们,确保进度不落下。"
林舟点点头。
有了苏雅这个得力助手,他就能腾出时间来研究更重要的事情——那个针对白象国的特殊武器系统。
……
傍晚,当工厂里的其他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时,林舟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锁上门,拉上窗帘,然后从抽屉里取出一叠空白图纸,铺在宽大的办公桌上。
"白象国..."林舟低声自语,眼前浮现出前世历史书上记载的那场边境冲突。
龙象国因边境问题爆发了一场战争。
虽然最终以龙国胜利告终,但初期却吃了不少亏,当然并不是作战吃亏,而是高原环境太困难了。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龙国在高原山地作战方面的装备和经验都较为欠缺。
"如果能提前做好准备,研发一些专门针对高原山地作战的武器..."林舟拿起铅笔,开始在图纸上勾勒。
虽然受限于当前时代的技术水平,无法复制最先进的武器,但他可以基于现有技术,设计出一些超前但又可行的装备。
"首先是高原型多管火箭炮,"林舟在图纸上快速绘制着,"传统火箭炮在高原环境下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空气稀薄,推力不足;二是温度低,火箭燃料性能下降。"
他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火箭发动机,采用高能固体推进剂,并在火箭尾部增加了特殊的扩散喷嘴,可以在稀薄的高原空气中获得更大的推力。
同时,火箭外壳采用了特殊的保温材料,可以抵抗高原环境的极端低温。
"射程要达到30公里以上,才能有效覆盖山地作战区域,"林舟计算着,
"弹头采用高爆破片型,对人员和轻型装甲车辆都有良好的杀伤效果。"
他在图纸上详细标注了各项参数:火箭首径120毫米,长度1.8米,装药量15公斤,爆炸当量相当于25公斤TNT,射程在标准条件下可达32公里,在高原环境下也能保持28公里以上。
"发射系统采用车载8联装,后座力小,机动性好,适合山地作战环境,"林舟继续完善设计,
"整套系统重量控制在3吨以内,可以用普通卡车运输,也能拆分成小型模块,用骡马驮运到无路可通的高山地区。"
火箭炮的设计完成后,林舟又转向下一个项目——便携式反装甲导弹。
"白象国的装甲部队不多,在高原地区没有太大威胁。"林舟回忆着历史资料,"所以轻便的反器材武器就可以。"
他设计了一种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重量控制在10公斤以内,单人可携带操作。
导弹采用首射方式,有效射程1500米,穿甲能力可达300毫米均质钢装甲,足以摧毁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