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把闹钟定在早上六点半。这天是他踏进东海后的第一次正式面试。凌晨合租房还有室友加班熬夜的键盘声和零食袋的窸窣,林泽却硬是紧张得一晚没睡。天蒙蒙亮,他起身收拾自己,试图用温水刮净脸上的细胡茬,让整个人看起来新鲜一点、更有“准职场人”的派头。
他翻出唯一一套深蓝色西装,发现袖口居然有点发白。反复在镜子前校对几次领带的松紧和下摆的褶皱,最终自嘲地笑笑——无论打扮得多体面,内心的惴惴总归是遮不住的。
早餐只吃半根面包和速溶咖啡,肚子却阵阵发酸。林泽抱着笔记本和简历,在合租房门口反复深呼吸才走出去。小区路口有早市摊贩剁肉,小贩的吆喝透进晨雾,提醒着他,这个世界有多现实也有多温热。
第一家面试的公司是在东海CBD一栋新落成的写字楼里。林泽在前台取号,发现和他一样紧张的小年轻坐了半圈,有人低头背着自我介绍,有穿着名牌西装的,甚至有姑娘背着尚未卸下的硕士论文。前台小姐随意地说:“哦,又是清北的,这个月你们来的好几个。”林泽瞬间明白了“名校光环”的真实分量——不过是用来装点数据表、安慰自己的一场幻觉罢了。
终于轮到他进会议室。面试官三个人,两个男的不苟言笑,另一个中年女人低着头查资料。他按照背稿的节奏自信作答——介绍专业项目、学生会经历、实习心得。一番自我陈述后,男面试官皱了皱眉:“你在简历里提到电子信息项目,能现场说说你觉得难点在哪?如果是你,会怎么改进?”
林泽乱了。他拼命回想大学时的项目代码和讨论,却发现毕业之后那些被频繁练习的内容忽然在脑海中打结。几个细节竟一下子记不清了。他尴尬地卡住,停顿太久,女面试官抬头说:“没关系,你慢慢说。”
林泽努力把话圆回来。但从后来的技术深问、情景模拟,到他们谈到“压力测试、交付周期、团队管理”,他都答得艰难又普通。那些大学时被称作“牛人”的东西,这里人人都能说得更专业。气氛有点冷场,男面试官翻手机时小声嘀咕:“最近来面试的,个个都拿名校当门票,公司要是全收下得多冗员。”
林泽下意识地收紧双手。他想反驳:“我是认真的,不是来混文凭的!”却终究没有勇气说出口。
气氛僵持到面试结束。女面试官客气地说:“我们会短信联系,感谢你今天过来。”林泽点头,起身时差点被椅子绊倒。走出门,风正好灌进走廊。他觉得自己像一只暴露在外的、毫无壳护的小动物,狼狈极了。
出了写字楼,阳光很足。他站在门口看着周围忙碌的白领进出,有人高谈阔论,有人呼朋唤友,一切都和自己无关。林泽恍恍惚惚地走到地铁口,捏着简历的手一首没松,心里全是失败的味道。
此时手机收到一条拒信:“十分感谢您的真诚参与,但遗憾未能通过本轮面试,祝您未来顺利。”
林泽深呼吸两下,强忍着让自己冷静。他突然明白,所谓失败最难受的不是被否定,而是那种“我明明很努力,却还是不够”的无力。这种冲击让他觉得,自己拼尽全力冲出的起跑线,在东海这样的大城里,不过是最不起眼的起点。
回家路上,他看到街角广告牌上写着:“选择大于努力。”一句俗语却深刺心中。林泽忽然有点迷茫:努力,到底算什么?自己的全部光环和天赋,在这里是否只是用来被打磨到看不见棱角的一刀磨石?
夜色渐起。他坐在小屋里,望着窗外万家灯火,突然觉得,自己就像其中一颗极其微小、几乎被淹没的灯泡。合租房很吵,生活还得继续。林泽给远方的母亲发去语音:“妈,今天挺好。”实际上,他低头的泪几乎落在手机屏上。
有室友递来一袋小面包:“别闲着,填饱肚子,明天再战。”林泽点点头,揉揉鼻尖,抬头努力朝自己笑笑。他相信——哪怕在巨大的失败和陌生感面前,总有一天,自己会再次站起来。
此夜未眠。这是成年人必须吞下的第一口现实,也是未来所有成长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