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进入深秋,合租新屋的新鲜劲逐渐褪去,却有新的头疼事接踵而至——生活里的家电,仿佛在同一周之内集中“罢工”,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小家庭雪上加霜。
作为合租里的“理工担当”,林泽第一次被推上了生活修理工的岗位。起因是某一夜饭后,阿琛本想洗碗,却发现厨房热水器突然无故熄火。“林哥,快来啊!你不是电子信息出身吗?咱们家小命全靠你救了!”
“我会编程,不等于会修锅炉吧……”林泽嘴上嘟囔,手却己经开始摸索工具箱和热水器说明书。
修理大战一拉开,才发现很多合租屋的生活道具其实都早就“暗伤”累累。洗衣机呼哧带喘,看到别家都能一键启动,他们这台却每次都得用力拍两下;微波炉加热总有点小毛病,叮一声却没热,反复拆卸有种开盲盒的神秘感。最离谱的是,马桶水箱漏水,搞得全屋地板都湿哒哒,阿琛首吐槽:“咱这是打工人的史诗劳作!”
大家不愿交钱请水电师傅——一是贵,二来大家都暗藏点“自己能行”的虚荣心。于是在合租屋门口摆起了“小型维修大会”。
林泽装备齐全:电工胶带、螺丝刀、网上买的万能接头、WD-40神油;阿琛负责递工具和打气,陈妍则查抖音“硬核生活博主”教学视频。
热水器揭开外壳一堆电线,大家轮流比谁挨电击的手速快。林泽看着图纸傻眼:“原来世上还有比电路分析更晦涩的说明文字。”
他们的协作自带黑色幽默。阿琛试图用力敲打面板,不料按钮卡机,“林哥,这下它彻底安息了!”陈妍认真拆了半天下水管,却不慎让手表掉了进马桶。只能笑骂:“等你们男孩子帮我救援,谁以后娶我得给我买全屋保修。”
维修的过程中,总是夹杂闲聊和自嘲。苏瑾坐在门口教林泽识别冻裂和电气类故障,顺便讨论又投递了哪些面试;阿琛一边爬水箱一边感慨:“小时候咱都是‘做题家’,现在是修锅家,社会给啥活儿咱都能干!”
经过一下午的琢磨、模仿、失败与自我安慰,他们总算修复了80%的坏家电。“当然,有那么三两样最后还是靠房东李老师请的正规师傅解决,可那份自己动手的满足感和失败后的苦中作乐,却成了这段日子最荒诞又难忘的回忆。”
傍晚一桌子人围在刚修好的电水壶旁喝茶,阿琛总结陈词:“大城市给你知识,也给你难题。合租就是这样,能把所有事变成即兴喜剧,靠修家电硬生生磨炼出我们的江湖气。”
后来偶尔客厅里灯泡坏了、插线板烧断、马桶漏水,大家不再苦着脸,而是笑着比赛谁先找到解决方法。
“东海这么大,咱能修好一家小房子,也就能修补好一颗漂泊的心。”
夜色渐深,新修的热水壶咕噜咕噜地烧起水,厨房弥漫着家乡腊肠蒸腾的香气。窗外隔壁楼檐下风铃被风吹响,合租屋里那点生活的小荒诞,却成了城市漂流者最可贵也最真实的烟火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