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年间
流水年间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流水年间 > 第27章 苏瑾图书馆夜读——想象未来

第27章 苏瑾图书馆夜读——想象未来

加入书架
书名:
流水年间
作者:
蝶艳玉飞
本章字数:
2748
更新时间:
2025-05-01

夜色己深,东海的繁华还未入睡。和城市的喧嚣形成对比的,是大学西门外一幢不太起眼的老图书馆。苏瑾深呼吸着初秋夜凉中难得的清新,拎着帆布包,步履坚定地穿过路灯斑驳的红砖小路,推门走入了熟悉的阅览室。

她刻意避开了热闹的自习区,如往常一样选了二楼西南角,无人靠窗的老书桌。这是她在东海漂了一年最珍视的“私人领地”。窗外树影婆娑,偶尔透进来一串学生夜跑的欢笑声,更衬得这间安静屋子格外温吞。

桌面上摞着厚重的新闻传播论著和各色实用工具书,还有她从家乡带来的旧笔记本,里面夹着大学时代的演讲稿、面试大纲和一张毕业时与全班人的合影。暗黄台灯下,苏瑾把书摊开,掏出保温杯抿一口热茶,试图赶走压力和困意——可现实的琐碎像影子怎么都挥不尽。

习惯性地,她先在日记里写下问题:“你会在这里坚持多久?”

她给自己列下一串答案,却迟迟无法下笔。来东海己一年,每一次面试都要被审视资历和家庭背景,每一份简历要精雕细琢才能在千军万马里得到一次面谈机会。偶尔熬到半夜,还是要自己给自己打气:“别怕,跌倒了爬起来就是了。”

翻翻手机,微信群里合租室友还在分享外卖优惠、吐槽老板奇葩。父母的催促、老家的二舅刚结婚、同学相亲买房的照片——都在朋友圈一次次提醒她:“你是不是落伍了?是不是坚持错了?”

她看着书页上自己用红笔圈出的:“写作是社会的显微镜,也是心灵的放大镜。” 这一句话让她重新得力。苏瑾忽然觉得,这种在夜色里孤独奋斗、被现实包裹、又时戒时期待的生活,正是每个城市新人的日常。

脑海中闪回大学毕业典礼上老师说的那句:“每一代新人都要在看似一成不变的时代给自己的未来闯出新出口。”可现实告诉她,梦想想要落地,无不要跨越经济压力、亲情束缚、社会评价和自我内耗。

她想起,自己初到东海写的第一份自媒体稿件,被编辑改得面目全非,但对方留下一句评价:“逻辑结构敢,情感沉。”那一刻,她比得到高分还自豪。她知道,这就是自己与大潮中千万人不同的地方——就算漂着,也从没让理想变得廉价和机械。

夜读间隙,有个同在写作区复习的理工男生小心翼翼地递来一叠参考书,略带羡慕地问:“我女朋友也想转传媒行业,像你们女生坚韧又细腻,好像天生适合做内容。”

苏瑾莞尔,轻声答:“不是天生,而是必须。这个时代,女孩要更坚强才有资格做选择。”

翻到最后一页时,是去年秋天写给自己的信:“25岁前给自己自由,30岁之前守住赤子之心。房租、房价、父母念叨都不可怕,怕的是丢掉了相信生活会变好的勇气和力气。”

窗外街道夜色迷离,偶有电动车穿梭。苏瑾合上书,抬 eyes 致远。想象未来的生活,想象自己能真正成为有故事、有锋芒的写作者,抑或是陪伴家人、开一间温暖书店。她明白,理想不止一种形状,但通往理想的路却始终孤独且苦。

刚准备离开,微信响了,是林泽的问候:“还在图书馆?早点回,注意安全。”

她突然很想哭。城市里许多夜晚都冷如冰,幸好总有一两句关心的暖色调,支撑她相信路在脚下。

临走时,苏瑾写下:“未来很远,哪怕明天依然被拒,依然要相信只要耐心熬下去,总有一场属于自己的春天。”

回程路上,她走得很慢。东海的风斜斜拂过,她抬头望见远处高楼昏黄的小灯光。她像是离这个城市最近、也最遥远的人。

但她无比坚定:哪怕迷茫,也要继续夜读,也要有想象未来的僭越,撑住自己最温柔的野心。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