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学未来”在AI教育领域的声名鹊起和林泽个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他不仅成为了行业内的标杆人物,也成为了母校清北大学引以为傲的杰出校友。各种荣誉和邀约纷至沓来,其中,一份来自清北校友会创业投资协会的邀请,让林泽感到既荣幸又责任重大——协会正式邀请他担任新一届的“青年创业导师”,为那些怀揣创业梦想的学弟学妹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清北校友会创投协会在业内颇具影响力,汇聚了众多在资本圈、科技界取得卓越成就的校友资源。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并担任导师的角色,无疑是对林泽创业成就和社会地位的高度认可。
但他并没有立刻答应。他深知“导师”二字的份量。自己虽然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但距离真正的“成功”和“智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有资格去指导那些充满激情和才华的年轻人吗?自己能够给予他们真正有价值的帮助,而不是误人子弟吗?
他想起了自己当年创业初期的迷茫和无助,想起那些西处碰壁、求告无门的夜晚。如果当时能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学长或导师给予指点,或许能少走很多弯路。这份“过来人”的切身体会,让他最终决定接受这份邀请。
“我或许不是最成功的创业者,但我经历过足够多的失败和反思。”他对苏瑾说,“我希望能把这些真实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帮助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创业的风险,更理性地做出选择,哪怕只能帮到一两个人,也是有意义的。”
苏瑾非常支持他的决定:“这是好事啊!说明你的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而且,回馈母校,帮助后辈,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林泽正式接受了创投导师的聘书。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认真研究协会提供的创业项目资料,与那些充满想法和激情的年轻创业团队进行深入的交流。
他发现,这些学弟学妹们普遍非常聪明,技术能力也很强,对市场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过于理想化,缺乏对商业现实的足够认知。 很多团队过于专注于技术本身,而忽略了市场需求、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打磨。
经验不足,容易在团队管理、融资谈判、风险控制等方面踩坑。
心态不够成熟,容易在遇到挫折时产生动摇甚至放弃。
针对这些问题,林泽并没有像传统的“导师”那样,居高临下地给出指令或评判。他更像一个真诚的“学长”和“伙伴”,用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流,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思考。
在技术和产品层面, 他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方案中的不足和潜在风险,但更会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保持对技术的热情和好奇心。“技术是基础,但不是全部,”他常常说,“要时刻思考技术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在商业和市场层面, 他会分享自己与投资人博弈、拓展市场渠道、应对竞争对手的经验教训。“不要害怕谈钱,商业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但也不要唯利是图,要守住自己的底线和价值观。”
在团队和管理层面, 他会强调沟通、信任和凝聚力的重要性。“创业不是单打独斗,一个强大的团队远比一个天才的CEO更重要。要学会放权,学会激励,学会与不同性格的人合作。”
在心态和认知层面, 他会坦诚地分享自己的失败和反思,鼓励学弟学妹们拥抱不确定性,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失败是创业的常态,重要的是从中学习和反思。不要害怕犯错,更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不足。保持谦逊,保持学习,才能走得更远。”
他的指导风格真诚、务实、接地气,没有空洞的理论和华丽的辞藻,只有来自实战的经验和发自肺腑的思考。这种风格深受年轻创业者们的欢迎。
很多接受过他指导的团队都表示,林泽学长不仅给了他们很多宝贵的建议,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下去的信心。
“林学长不像其他导师那样高高在上,他更像是我们的朋友和战友。” “听了他的分享,我才明白创业路上有多少坑,也学会了如何更理性地看待风险和失败。” “他让我知道,即使出身普通,没有背景,只要坚持自己的热爱,用心去做事,也同样有机会获得成功。”
林泽在担任创投导师的过程中,也收获良多。
通过与这些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交流,他接触到了更多前沿的技术和创新的想法,保持了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度。
通过指导和帮助他人,他也更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创业历程和管理经验,提升了自己的格局和视野。
更重要的是,他从中获得了巨大的价值感和满足感。看到自己曾经踩过的坑能够帮助别人避开,看到自己的经验能够为别人的梦想助力,这种成就感远比公司业绩的增长更让他感到欣慰。
他意识到,个人的成功固然重要,但能够将这份成功转化为回馈社会、帮助他人的力量,才是更有意义、也更能带来长久幸福感的事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林泽再次回到母校,参加创投协会组织的经验分享会。这一次,他不再是紧张的演讲者,而是作为一位从容自信的导师,与台下的学弟学妹们进行着轻松而深入的交流。
看着那些充满朝气和梦想的脸庞,林泽仿佛看到了无数个过去的自己。他知道,他们未来的道路依然会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他相信,只要他们能够保持热爱,坚持学习,勇于面对失败,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
而他,愿意成为他们前行路上的一盏灯,用自己微弱的光芒,为他们照亮前方的路,也温暖他们奋斗的心。
这,或许就是他作为一名清北校友,作为一名先行者,所能给予母校和后辈们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