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三人夺河东。
淮阳王不愧是少年英才啊!”
看到李道玄回到军营,程知节立刻就迎了上去,用力拍着他的肩膀。
“嘶!你轻点。”
李道玄摸了摸自己的肩膀,一脸无语地看着眼前的大老粗,
“我这伤还没好。”
“你在这还装什么,不就是想让那个道长再来看你吗?”
程知节嘿嘿一笑,神秘莫测地附耳道,
“你知道谁来了?”
“谁啊?”
李道玄一愣,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兄弟,回来了!
我们大瓦岗又聚齐了一人!”
程知节一拍胸脯,大笑道,
“你肯定不知道吧。”
“不会是李世绩吧。”
李道玄摸着下巴,挑眉笑道。
“哈哈哈,就是......”
程知节一愣,瞪着眼睛看向李道玄,
“你......你蒙的吧。”
“瓦岗,还让你这么兴奋,肯定是重量级的。”
李道玄打了一个响指,露出笑容,
“除了李世绩,我想不到其他人。”
李世绩,原名徐世绩,字懋功。
后世的武庙十哲之一。
在隋末的大舞台中,绝对是独一档的存在。
这位老兄堪称是进化版武将。
在李密麾下多有战功,但在跟随李世民打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的途中,经常被当做唐军的弱点,重点招呼!
尤其是刘黑闼!
他在后面的河北之战中,先是把李世绩打得仅以身免。
然后又在李世民到达后,突袭李世绩,逼迫李世民亲自援救,结果反包围了李世民。
差点就让李世民光荣了!
不过在后期,或许是经过了李靖的指点,他就成为了太宗后期和高宗时期的第一名将。
东征西讨,无往不利!
“说起李世绩,我就想起刘黑闼这个遭瘟的家伙。”
李道玄在心里暗自吐槽了一句,转而笑道,
“懋功兄可在营帐?”
“在的在的!”
程知节笑了笑,但还是不禁挠头,
“为啥叫李世绩就是懋功兄,叫我就是大老粗。”
李道玄没有理会程知节的苦恼,快步走进了中军大帐。
走进门,帐内的五人同时抬头。
“道玄回来了!”
李世民对着李道玄,挑眉笑道。
“淮阳王殿下回来了!”
李靖依旧捋着他的胡须,面带笑容。
而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同时点头,示意李道玄过来。
只有一个陌生的人。
此人面容清瘦,脸上却有些白皙,分明是不到三十岁的样子。
更引人注意的,是他身上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一种气质。
这种气质,李道玄在一个人身上也见过,他就在这帐中。
他的名字是李世民!
“这位可是懋功兄?”
“李世绩见过淮阳王!”
两人同时拱手,行了一礼。
“既然道玄回来了,我们就接着分析。”
李世民点了点头,指着几人中间的地图,继续道,
“现在宋金刚吃了瘪,很多人都说要出兵一举击溃他们,你们怎么说?”
“我虽然刚刚到,但也对宋金刚有所耳闻。”
李世绩率先开口,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能和窦建德打个有来有回,绝对不是小角色。”
他刚刚从窦建德处逃回来,自然对起家于河北的宋金刚有所了解。
“懋功说得对。”
李靖这时也点头道,
“我们虽然打败了尉迟恭,但宋金刚的主力还在,他的精兵不比我们弱。
所以我们只有一个优势。”
“粮草?”
李道玄想起了永丰和常平,眼神一亮,
“我们可以派人抄掠宋金刚的粮道。
这样,他们最后不得不撤退。”
“没错!”
房玄龄也开口了,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
“浩州的李仲文还在抵抗刘武周,我们可以支持他。”
“殿下,下决断吧。”
杜如晦看着露出微笑的李世民,建议道,
“派人抄掠宋金刚的粮道,等其粮尽败走,再行追击!”
“好!”
李世民大笑一声,高举右手,
“元帅令!”
周围几人同时起身,眼神坚毅地看向李世民。
“命行军总管刘弘基、张纶,北上支援李仲文!”
“主簿房玄龄、长史杜如晦,筹备至少西个月的粮草。”
“李世绩,你负责通知各将,不得擅自出战!”
“李靖,你随我制定详细计划!”
“诺!”
西人齐声称是。
随着命令下达,看到李世民准备闭嘴的李道玄,不禁急切地道:
“二哥,我呢?”
“军中哪有什么二哥?”
李世民瞥了李道玄一眼,随即指着他,下命令,
“淮阳王李道玄!”
“在!”
李道玄立刻拱手,神情极其紧张。
“吃好喝好,养精蓄锐。”
“啊?”
听到这个命令,李道玄不禁叹了一口气。
“我还没说完。”
李世民和李靖对视一眼,轻呼一口气,命令道,
“李道玄,你带着你的本部养精蓄锐。
只要宋金刚有撤退的迹象,你就立刻追击!
若是让他跑了,拿你是问!”
“诺!”
李道玄立刻拱手,声音洪亮地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