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穿越成了吕布开始
三国:从穿越成了吕布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从穿越成了吕布开始 > 第110章 兵制的试行人选

第110章 兵制的试行人选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从穿越成了吕布开始
作者:
A股不管跌
本章字数:
4584
更新时间:
2025-05-18

荀攸对于大秦兵制的了解,也仅仅是了解,他见贾诩转身离去,心中也惊觉,贾诩的提醒实在是太对了,主公看似平和,不怎么打理政务,可关键时刻对于某些事情的坚持,也基本就定下了想要实施的策略。

他思索着襄阳城还有谁比较了解秦兵制,于是他也找到了黄承彦,黄承彦掌握着州学,手底下反而是人才济济。

黄承彦听闻了他的来意,便与其推荐了州学学子陆议。

相比较州学骄傲诸葛亮、家学渊源庞统,反而是陆议这位平平无奇的书生,更了解秦兵制,黄承彦偶然得知陆议研习了兵法,也是考教了一番,发现他对于隐去的秦末年旧事有所涉猎,便将他在此时推荐给了荀攸。

荀攸找黄承彦要了一间静室,将手中刻录的竹简递给了陆议。

陆议翻开看了一眼,抬头有些错愕地看了下荀攸,又低头认真的看了下去,其中详述了贾诩给的建议。

陆议将竹简重新捆好,问道:“荀公想要问议何事?”

荀攸脸色一红:“秦制,是否可行!”

陆议腼腆地笑了笑:“于征战天下自然有利,秦大致分为卫士、戌卒、正兵、更卒,卫士大致为秦宫庭守卫、咸阳守卫,戌卒大致就是王离的长城军团,正兵相当于新兵,也是专职维护地方治安和训练,更卒多是郡县的徭役,秦兵制之下除非有疾或者特许,所有人都需要服兵役,荀公这里己经很完备了!基本就是参照秦制,不够完备之处,也是秦兵制之下的问题所在。”

荀攸见陆议解释,又问道:“秦末战争你怎么看?”

陆议说道:“无论是陈胜吴广还是高祖,他们手里都有卫士、戌卒、正兵、更卒!他们的战力自然不低于王离甚至章邯,更像是一群都经历过训练的人在交战,秦其实灭亡于自己兵制下训练出来的黔首,反而是项籍,他手里的骑兵应该是有大量越人才对!我之言,荀公听听就好了,当初楚地应该也是有养马地,楚为万乘之国,无养马地,哪来的马?而从越吞吴也能知道越人确实凶悍!项籍的骑兵很可能就来自于此的结合。”

荀攸发觉陆议竟然有些不同于士族的看法,他看得更深,想必是对秦兵制有着充分了解,他当即邀请道:“陆议!我这兵制想要择一地试行,不知你可愿意前往主持?”

陆议苦笑道:“荀公!我才十三啊!”

荀攸劝道:“十三又如何?若你有才华,在试行兵制之后,想必主公也不会介意提早用你!”

陆议想了想:“荀公想要在何处试行呢?”

荀攸说道:“在豫章郡,太守孙贲之前就上呈了关于主公在荆州免赋一年的不满!他也是一位愿意为百姓做实事的太守。”

陆议似乎想到了什么,拱手道:“请荀公另外请人吧!我还是在州学多学习几年再报效温侯!”

说完,陆议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荀攸微微一愣,也没来得及喊他。

没多久!黄承彦来了,笑道:“公达心中可有成算?”

荀攸微微摇头:“陆议是个不错的孩子,只是他不愿意前往豫章主持兵制试行,我这又去哪里找合适之人?”

黄承彦笑了笑,欲言又止道:“你啊!去问问主公吧!想必他会有合适之人推荐,毕竟此制由主公所决定。”

荀攸微微点头:“也只能是如此了!”

荀攸回到郡守府,把陆议说的又给补充了进去,并着重强调了陈胜吴广之事!

次日,他再次来到了刺史府,将手中拟好的兵制一并呈给了吕布,吕布翻开一看,正是他想要的兵制,有了完善的兵制之后,各地戍守的兵马也就有了替换。

有了替换的兵马,其巅峰实力基本能保留下来大部分,这也是在洛阳与西凉军最后一战时,他察觉到了西凉军实力下降之后产生的担忧。

最早的职业兵应该是吴国用孙武子训练的三万左右吴军,当时吴国用这三万人彻底打败了越国,又匆匆北上争霸,也是因职业兵的数量太少,败亡也快,前后不过十年。

其后便是魏文侯用吴起所训练的魏武卒,大约不到六万,早先也未曾一败,最终被齐国设计,元气大伤,再也起不来了,也只用了十年左右。

这两支兵马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后备兵源支撑。

高顺训练的陷阵营也是一支强步兵,也不过练出来五千人左右。

吕布想得比较长远,卫兵、戌卒,正兵,更卒,他都想要,这才提点了一下荀攸,让荀攸把这些给弄出来。

他看到荀攸特意点出了陆议和谨防陈胜吴广之事,吕布心中难道不知道可能会有陈胜吴广之事发生?

一个朝代崩盘往往是青壮和黔首活不下去了闹事,或者军制崩坏,让军阀看到了机会,士、绅本就活得滋润,大概率不会做造反之事。

秦制徭役、兵役都是苦役,吕布想要做的就是定下养兵之制,提高服兵役者的基础待遇,底层待遇!

陆议这小家伙似乎知道怎么做这件事,但为何荀攸没请他出来做事?对于陆议的年龄,吕布觉得不是问题。

他询问道:“公达!你准备在豫章试行兵制?”

荀攸微微点头,提出来的自然是关于孙贲说的那些。

吕布没有立即否决,而是笑着道:“公达!你知不知道陆家与孙家有仇?庐江陆康身死之时,陆家死了上百号人,仅陆绩、陆议二人回到了吴县老家。”

啊?

荀攸是真没详细询问过陆议家世,以为陆议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士族子弟,没想到家里也出现过两千石的太守。

吕布见荀攸神色惊愕,也是明白了过来,大概是请了,却没有成功,估摸着是因为孙贲,孙贲是孙羌的长子,应该是参加过庐江之战。

吕布否决了荀攸决定在豫章试行兵制一事,他说道:“去颖川你的老家试行吧!让吕蒙带着张虎、陆议一起去,让你老家的人多多照顾一下,不要搞事!”

吕布从曹操手里把颖川拿过来,相当于让荀彧回不了家,荀家肯定不止荀攸这一派的人,就怕他们仗着有荀攸在襄阳任事,敢于在颖川给他搞事。

荀攸应道:“属下会嘱咐家里人以及钟家的人!”

吕布微微点头,将写有兵制的竹简递给了荀攸,还得荀攸去找人。

这是相当于送功劳的事,吕布把吕蒙和张虎塞进去,也是想着这三人能打好关系,为以后一起任事提供好的基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