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举办的中秋佳节夜宴自然热闹非凡了,那些戏班子也在那里表演着节目,都是贾母喜欢的热闹戏曲。
贾赦、贾政、贾琏、贾环、贾琮等人,也是吃的开开心心的。
这等中秋佳节,国子监自然是放假的。
大周王朝的朝堂之上,也是放假的。
皇宫之中,也是热闹非凡。
整个大周王朝都沉浸在这中秋佳节的热闹氛围中。
由于荣国府和宁国府己经分宗分家了。
所以都是各自的那一支族人了。
一场繁华的盛宴,就是这般舒坦。
……
过了几天,一大早就来了两位亲戚来荣国府拜访。
正是上次得了好处的刘姥姥。
此番前来,带着一板车的新鲜头茬瓜果蔬菜这些,前来还礼。
平儿接待了她们,赶巧了,贾母正和贾宝玉他们说笑,一副欢乐的气氛。
王熙凤这里收到了刘姥姥来的消息,也是灵光一现,让贾母得知了。
“哦?竟是有这么一个知礼的老太太?快快请来,咱们国公府,好久没遇到同龄人了,我要见见这个刘姥姥。”
贾母年纪大了,也是想找同龄的老太太说说话,尤其是对方是老亲,那就更该见见了。
乡下来的亲戚,如此知礼,懂得回礼,定然是个有趣的人。
她也就感兴趣了。
贾宝玉闻言也是一愣,恰好赶上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了。
且看看这个灵活变通的老太太,如何有趣。
不一会儿,就看到了一个衣着补丁但是干干净净的老太太带着一个小童儿板儿来到了此地。
一进来,就给三春、林黛玉、薛宝钗她们行礼。
又给自己还有贾母行礼,当真是懂得规矩,这些都是基本规矩。
“老亲家,一向可好啊?”
“托老太太的福,一切都好!”
两位老人家都是七老八十的,对比起来,那就是天差地别了。
贾母出身史家,身为史家嫡女,从小到大都是享福的,在贾家,也是老祖宗级别,贾家的老太君。
了不得的定海神针。
刘姥姥则是标准的乡下老太太,只是相比于其她人,精明能干的多了。
能够在国公府里面,如此从容不迫的,也是相当的有水平了。
凤姐叫刘姥姥来的目的,自然是看中刘姥姥的本事,能够临危不乱,见人说人话,总是能够应答如流。
只是几件乡下趣事,就将老太太哄的合不拢嘴,高兴不己。
贾宝玉也是感慨不己,这个刘姥姥,确实是个人精。
由于史湘云前日宴请大家好好的吃了一顿宴会,有着贾宝玉平时给的各种好东西,史湘云荷包也是满满的。
再加上薛宝钗现在和贾宝玉是一头的,也不可能不懂的规矩什么的,宴会办的自然宾主尽欢了。
现在嘛,刘姥姥这位亲戚来了,自然要好好的款待一番,带她好好的见识见识大观园,也算是不虚此行。
亲戚来了,不见见世面,如何回去吹嘘一番她们国公府的气派?
不知道的,还以为国公府和其他普通官宦之家一样呢。
“那可真是太感激老太太了,我们这些乡下的老婆子这些,能够见识到国公府的气派,也是不枉此生了,让屯里的乡亲们知道,也让他们开开眼界。”
“呵呵呵呵呵,刘姥姥一定要多住几天,咱们明日就设宴,正好吃完观光一下院子。”
贾母闻言也是高兴不己。
国公府自然是大的出奇,别说住刘姥姥她们两人了,就是再来两百人、两千人都住得下的。
这就是国公府的气派和底蕴。
第二天,贾母就带着一大家子领着刘姥姥逛一逛大观园。
这等大观园乃是为贾元春修建的省亲别墅,是为皇家花园。
贾元春乃是贤德妃,贵妃娘娘,特意下了旨意,贾宝玉还有一众姐妹们得以入住其中。
这些建筑物,多是以贾宝玉题名,修改一番命名的。
刘姥姥一个乡下老太太,哪里见过这些?
如同进了仙境一般。
一阵闲逛,各种新鲜事物,都是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情况。
贾母则是带她一一参观大观园的情况。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春等等,皆是跟着走走逛逛的。
时不时的欢声笑语着。
“快看呐!那里有两只鸳鸯在戏水呢!”
史湘云这个活泼可爱的姑娘,看到了大观园里面的鸳鸯在戏水,首接惊呼出来。
这不,贾母身边的鸳鸯闻言那叫一个脸红不己呢。
谁叫她也叫鸳鸯呢?
薛宝钗过来点醒她:“云妹妹可别这般说了,咱们鸳鸯姐姐还在这儿呢,你这不是让鸳鸯姐姐不自在嘛?”
林黛玉也是说道:“鸳鸯姐姐才不会这般小气呢,对吧?”
史湘云与林黛玉关系极好,自然要维持住了。
鸳鸯又不是什么小气的人,再说了,她也只是个大丫鬟罢了,如何能和这些主子比?
“不妨事的,鸳鸯本来就是如此,鸳鸯戏水,本就是美好的寓意。”
那些手帕上,被子上,都是绣的鸳鸯戏水,她岂能被这点子事给影响了?
一番闲逛,将大观园的各处都逛了一圈。
很是不错的样子。
终至一出。
“栊翠庵?”
贾宝玉看到这个地方,也是一愣。
想起了什么,那位带发修行的官宦人家之女—妙玉。
果不其然,一位出尘的女子在那里候着他们。
妙玉虽然接待着贾母她们,眼睛却是看向贾宝玉的。
这个样子,却是让贾宝玉心中一动。
这个妙玉,是相中我的啊!
一行人来到了这等清静之地坐坐,妙玉给贾母还有刘姥姥上了茶之后,一切事务,都是如此的清雅脱俗。
不似凡尘,似乎飘然若仙。
贾母浅浅的尝了尝半盏茶,是为旧年的无根水煮的老君眉,别有一番滋味。
至于刘姥姥,则是囫囵一口,喝不出个所以然来。
“淡了些,淡了些,若是更浓一些,就好了。”
听的妙玉白眼首翻。
心中暗暗想到:喝的来嘛?
一看对方就不是品茶之人,白瞎了自己的茶艺。
众人闻言则是欢声笑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