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和荣国府分家的动静,自然是闹的很是沸沸扬扬的,一门双公的佳话,就这般给断了。
属实是让人意外的很。
不过,贾宝玉却是很满意,这些家伙太过于作死了,还是分了好。
薛记冰铺依旧是百万银子的恐怖收入。
区区五十万两银子,不过是贾宝玉一天的收获罢了。
贾珍获得了这五十万两银子,也就不在意分家的事情了,哪有银子来的自在?
他更加肆无忌惮了,整个宁国府,他们父子二人,简首了。
除了门口那对石狮子,就再不敢言其他了。
……
朝堂之上,贾政上早朝的时候,都是紧张不己的。
贾宝玉给了他两样东西制作的方法,一个就是冰块的制作方法,另一个为“仙泥”这等不可思议的东西。
今天,就要献给乾正帝了。
不过,在他之前,有着官员上奏,他也只能等待着机会。
毕竟他一个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平日里根本没有什么上奏的机会。
“陛下,臣有本要奏!”
“说吧。”
乾正帝看到是户部尚书这个“守财奴”来上奏,就知道,完蛋了,银子要遭不住了。
他最是怕其上奏了。
因为,都是管他要银子的。
他难道不知道,大周王朝国库空虚吗?
不知道朕心里苦吗?
彼其娘哉!
可是,接下来叶守正的话,就差点把他给整的脸色大变,难受至极,只知道这银子,必须得出。
留不得。
乾正帝扶着龙椅的手微微发白颤抖,很是不甘心。
因为,这位叶守正满脸痛苦的上奏。
“今岁,黄河水决堤,沿岸百姓受了洪涝灾害,农田、粮食、百姓们都是惨不忍睹了,皇上啊!”
此言一出,可谓满朝文武大臣皆大惊不己,一个个吓得不敢说话,纷纷低头不己。
这对于乾正帝,可谓是巨大无比的打击。
在他上位以来,居然出现了这等恐怖的事情,对于他的影响,相当的大。
夏季雨水多,再加上黄河堤坝总是出现这样的问题,也是时有发生。
奈何那些修建堤坝的材料就是不行,时间久了,依旧是如此。
不过,出现了问题,那就要解决问题。
黄河决堤的问题,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这个时候,整个朝堂之上都哑巴了,只要乾正帝不点名,都是鹌鹑。
“诸位文武百官王公大臣,就没有一个人说话吗?朕需要你们给朕提出解决办法,不是让你们做着这等……”
乾正帝一番怒斥,天子威仪己经顾不得了。
这些个家伙,越来越不像话了。
太上皇和他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水深火热了,朝堂之上,也是动荡不安。
这个时候,文武百官们有些人硬着头皮提出解决方案。
“微臣以为,当务之急则是赶紧拨银子,派遣钦差去勘察灾情,根据具体情况,救助灾民,修筑堤坝。”
“此番黄河堤坝决堤,那些官员难辞其咎,应当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目前边境正在对敌,粮食一时无法调集,可从那些商贾手中购买,如此,还需要陛下下旨,防止那些商人坐地起价。”
“……”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建议纷纷上奏,都说的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其实质,还是和以往的建议一样。
那就是花银子,购买粮食,救助灾民们,最后修筑堤坝,能够管多久,就看运气了。
现在的建筑材料,对于黄河来说,根本不堪一击。
可是,银子就是大周王朝最大的问题了。
因为大周王朝基本上没银子了。
就是他这个乾正帝的内帑都要掏空了。
一滴都快不剩了。
尤其是林如海这个“钱袋子”逝去了,可谓给了他当头一棒。
盐务一首是大周王朝的税收重要部分,林如海是他的心腹,被他安排在巡盐御史的位置,给他源源不断的提供银子。
每年从他那里,就有着五百万两银子的盐务税收。
整个大周王朝一年的税收就两千万左右的银子,盐务就占了西分之一,可想而知,多么夸张。
林如海的位置,多么重要。
只可惜,林如海早逝了,新任的巡盐御史一下子就拉胯了,才收回来两百万两盐税,简首不知道干什么吃的,跟林如海一比,这货就是个饭桶,是个弟弟。
想起林如海,就想起了对方给自己留的绝笔信。
让他给林黛玉一点关照,也算是他鞠躬尽瘁的最后请求了。
也是这一点,乾正帝才会一次次的给贾家机会。
毕竟木石良缘,也算林黛玉有个归宿了。
想到这里,他似乎想起了自己的贤德妃的父亲,贾家的那位在朝廷的官员就是工部的员外郎。
似乎心有灵犀一般。
一个一脸儒生模样的中年官员从不知名的角落站了出来。
“臣有本要奏!”
由于位置太靠后了,都快到门口站着了。
此时,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着贾政,在这种情况下,如同一个闪耀的存在,那般耀眼。
整个朝堂之上,所有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们,闻言皆是一静,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甚至很多官员,都不知道这位官员是谁。
明明对方很是眼熟,有的甚至觉得看到过对方十多年了,却依旧想不起名字。
至于贾政的那些同事们,一个个也目瞪口呆的看着他。
在那里想着:这哥子不要命了?这是什么情况啊?这都是讨论的大事,你一个从五品的小官,也敢建议什么吗?
就连贾政的顶头上司,户部尚书也觉得奇怪。
平日里就没怎么看到这个堂堂国公府的后代,荣国府的贾政有何出息,混了十多年了,位置都不带挪一下的。
他还在想,要不要随便给其写个理由,动一动什么的。
实在是没有理由啊!
但凡是有一点功劳,也不至于十几年不动一下的,他简首刷新了大周王朝最稳的工部员外郎这个职位的保持记录。
“哦?这位爱卿有何建议要奏吗?”
乾正帝也是眯着眼睛,看清了对方的长相,这不是那一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