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诀
长生先炼心,心死身何存?
心不向长生,莫叩此法门。
仙骨非天生,慧剑自磨成。
诀要藏一念,念念不曾停。
心内立真我,与经共呼吸。
皮囊如客舍,往来皆幻影。
诸相皆虚妄,唯此念是真。
世事如流水,我心作磐石。
经声自回响,不扰亦不离。
身随境来去,心与道相依。
勘破八苦网,弹指即沧桑。
荣枯皆过眼,何用费肝肠?
行止合天则,动静皆道场。
名利如飘蓬,过眼即随风。
施恩不图报,遇辱亦从容。
见善即赞叹,分香与众生。
经声穿云去,照我亦照他。
心灯破长夜,同赴长生涯。
相逢无多语,一笑即相知。
共此经声里,何必问归期?
经声为舟楫,渡我出迷津。
经声为铠甲,护我不染尘。
经声破迷障,照见本来人。
一步一莲花,一叶一乾坤。
万物皆可赏,不滞亦不贪。
三毒如微尘,拂之即消散。
天地有盈亏,大道无古今。
不语他人过,不较是非真。
前尘皆放下,后事任浮沉。
我身即虚空,虚空即我身。
经声遍寰宇,何处非吾乡?
一念生万法,一念归渺茫。
不生亦不灭,是名长生方。
吐纳任自然,气息自循环。
不刻意引领,不执着丹田。
经声洗尘垢,日久见真诠。
五毒来时震,八苦来时任。
心定如古井,波澜自不生。
举手投足间,皆是长生篇。
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
出则随流俗,入则守丹元。
五常为基石,德厚可参天。
无需刻意领,气自绕指尖。
千遍长生诀,勘破幻与真。
山河犹有坏,此心永不沉。
智光破长夜,定力渡迷津。
因果如蛛网,看透即脱身。
无挂亦无碍,无取亦无舍。
生死如昼夜,往来任吾设。
涅槃非玄奥,自在即真诀。
有我亦无我,方为长生客。
觉知观呼吸,一念不妄生。
寒彻骨之后,方知此中宁。
善言结善缘,善意映丹青。
经声如朝旭,照破世间冥。
前因与后果,皆是度人梯。
无缘不相见,相见即相惜。
同乘时光里,何需问归期?
悟得存在理,无处不涅槃。
乾坤一梦境,觉梦俱是真。
食饮随节候,素朴见本真。
住行皆随意,不奢亦不贫。
一身轻如燕,何处不留痕?
人人有本经,何须问他人?
落笔即心印,行之即长生。
不骄亦不馁,步步踏青云。
欲求长生者,先破贪嗔痴。
诵经罢尘累,静坐品茶香。
不建空中阁,唯求心地昌。
无欲则刚健,无求即道场。
长生非遥祝,当下即仙乡。
《长生诀》的核心,是将“长生”从对肉体不灭的执着,升华为心灵的觉醒与自在。
它以“炼心”为根基——心若不向长生、不脱执念,纵有方法亦难成;唯有以经声为舟、以定力为锚,在世事沉浮中守定本心,不贪不执、不怨不怒,方能勘破“假身”“虚世”的迷障,照见“真我”的永恒。
修行之法,不在玄虚而在日常:以五常(仁义礼智信)为基,以德行为舟,在待人接物中修慈悲、分善念;以经声为镜,照破贪嗔痴,在呼吸吐纳中合于自然,不刻意强求、不执着形式;以“出入自在”为境,出则随顺世俗,入则守心护念,不避红尘亦不溺红尘。
终极的“长生”,非肉体的万寿无疆,而是心灵的超越——看透生死如昼夜交替,接纳万物有生有灭,在“有我”与“无我”之间自在切换,于每一个当下照见“不生不灭”的本真。
简言之,此诀所言之长生,是“心先长生,而后身与境随”,是从“向外求寿”到“向内求明”的觉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