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金块和银锭,都有固定的市值,是能长期保持价值的物品。
而古董的价格就变幻莫测了。
尤其是在动乱的时代,或者说十多年后的社会巨变里,这些东西或许会成为一种负担。
一旦家里被搜查出这类物件,不仅物品会被没收,人也可能受到牵连,毕竟它们象征着旧时代的权贵。
但再过个三五十年,它们反而会变得极有价值。
毕竟当前这些藏品因大潮被毁损很多,未来自然更加珍贵。
而现在周老头精挑细选留存的东西,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尽管李平安不清楚具体日后这些藏品值多少钱,但也足以让他遐想联翩:靠这财物,十世无忧完全不是梦想。
而在堆放物品的一隅,一个独特的铁质小箱引人注目。
它没有与其他物品一起放置,让李平安满是疑惑:这里头应该藏着非比寻常的宝物吧。
打开箱子,里面塞满了线装的古籍,一看便是年代久远之物。
李平安略一翻阅,顿时惊讶不己:
“金钟罩真经?”
“少林金刚轮拳秘本?”
“秋月禅师的一百零八罗汉手正传?”
“武当龟蛇剑法原谱!”
“太祖长拳全谱!”
……
李平安仔细看了看,几十本武功拳谱,而且多数为真本,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形同废纸。
武侠秘笈并非想象中那么神奇,普通人即使偶然得之一册,也不会突然变成功夫高强之人。
否则,世间高手就泛滥成灾了。
真正的武学功夫必须依赖师傅亲授,不但要亲自指点,纠正每个动作,还需避免练习偏差造成的身体损伤。
如果方式不正确,练拳很可能反受其害。
因此,这种铁盒里的拳谱对于大众虽无大用,但对于有基础的武术爱好者而言,则是无比珍贵的资源。
难怪周老头把它们视若珍宝!对李平安来说,这同样是非常值得珍藏的宝贝,他毫不客气地全数收入囊中。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李平安将其通通转移至系统的空间内。
这处老宅目前看似安全,但长远来看却不一定可靠。
系统空间是最安全稳妥的存在,这里的收藏也会因为特殊的机制不朽不变。
所以李平安一点也不吝啬,全部拿了个干净——考虑到周老头的身体情况,他还未必有机会再次造访这个院子呢!
地下室搬空后,李平安又巡视了整个院子。
房屋里摆放的不少家具看起来普通,但在未来可能价值非凡。
由于缺乏专业的鉴赏知识,李平安还是将所有他认为可能会升值的物件一股脑放入系统空间。
空间容量宽裕得很,何必吝惜?
整理停当后,李平安谨慎观察了一下西周环境,在确认没人注意后轻巧跃出了院墙。
离去之际,他心中想着刚刚收进空间内的宝物,不禁暗自雀跃起来。
在救助站忙完后,李平安径首返回了南锣鼓巷自家的西合院。
这次他低调了不少——毕竟在这院子里过于张扬并非好事。
偶尔一两次或许无妨,可若每次都带些高档吃食回来,保不准要招来邻里的惦记,更何况自己眼下还没个正式工作呢。
不过今晚的餐桌上,依旧少不了一大盘牛肉。
这肉是李平安特意从外面买回来的卤牛肉,整整五斤重。
馒头则是顺手买了现成的,毕竟之前刚从周老头那里收获了不少好物,区区这点开销倒也微不足道。
当李平安正准备享用这一顿简单却满足的晚餐时,外面再次传来了脚步声。
听着声音方向,分明有人正朝自己这边走来。
这种状况不禁让他眉头微皱:难不成这些人还是死缠烂打、三天两头跑来找麻烦?
李平安迅速把摆在桌上的食物收拾进了自己的私人空间里。
果然没过多久,门外响起了轻敲声。
“谁啊?”
打开门的一瞬间,他略显意外地发现来访者竟然是何大清。
不同于之前的那些“不速之客”
,何大清并没有首接迈入房间,而是在门口停住了脚。
环视一圈屋里后,开口问道:“小李子,还没吃饭呢吧?我家那边刚好做了些菜,要不搬张凳子到我那儿吃点?”
听罢这话,李平安心底升起了几分疑问:这人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虽然心里有所防备,但他仍然礼貌性地回绝了对方的好意,并试探着问了一句:“何师傅这是有事吗?”
何大清闻言一笑,随后走进房间,语气温和却暗藏玄机:“你新来京城,暂时应该也没找着什么营生吧?如果你愿意的话,去红星机械厂帮厨怎么样?虽然最开始只能打下手,但要是真有能力、进步得快的话,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上灶了。”
乍一听似乎是个挺不错的机会,但李平安听完却只是轻轻一笑。
他很快明白了眼前这个看似善意提议背后的意图:原来这根本就是想借着介绍工作的名号,探探自己的底细!
显然昨天那顿东坡肉,不仅让周围邻居垂涎三尺,也让精通厨艺的何大清察觉到了一丝端倪。
以他的经验水平,完全有可能判断得出自己做出来的菜肴究竟属于哪路风格。
所以何大清八成认为,除了那块让人惊艳的东坡肉之外,自己可能并不会其他更复杂的菜式。
因此这一次主动抛出橄榄枝,其实更多是为了将自己拉拢过来,顺便给自己争取一点利益。
毕竟对于何大清而言,就算真让李平安去了红星机械厂食堂帮忙,也不会对他的“主厨”
地位产生丝毫威胁。
反而通过此事还落下了一个人情债。
想到这里,李平安不由得觉得这个人倒是比易忠海等人更加心思活络,至少人家做事还有几分诚意在其中。
于是他也同样温和却不失礼节地回答道:“感谢何师傅美意,但我暂时不需要这份差事。
既然如此,您若是没什么别的事要嘱咐,我这就继续做晚饭啦!”
看着对方果断拒绝了自己的好意,何大清微微怔了一下,随即也就识趣地退开了。
走在通往中院的小路上,他心里始终疑惑不解:按常理说,这样送上门来的机会,一个刚从乡下来的年轻人怎么会不愿意抓住?难道这小子真的对自己提出的工作毫无兴趣?
刚跨进中院,恰好撞见了正往外走的易忠海。
后者瞟了他一眼,漫不经心地开口询问:“老何,这是才从李平安那边回来啊?”
何大清冷静地扫了易忠海一眼,然后轻轻说道:“刚刚进院子吧。”
接着又说:“以后是邻居了,不如上楼去打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