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巧女衣坊开门三月以后。
上京客人蜂拥而来。
当然最多的还是京中那些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眷及家中的女娘,因为在上京,那些六七品的官身,大都是些小吏,他们的官眷们也大都是买了一些平品的织锦,当然也是为了省些银子,或多或少,让自己家里会做衣的,也顺手便就做了,这样便很少去衣坊花银子,让衣坊里替她们做了。
也只有那些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眷,及家里的女娘,大多持有中品织锦,当然也是为了漂亮好看,出面有面子,也自是舍得花银子到衣坊,让江南巧女衣坊里的女娘们,替她们做出成衣后,走家串门显摆她们的衣服。
官眷们皆是如此。
而家中女娘们则是另辟蹊径。
不是约闺中好友喝茶,便是邀几人会诗,当然找了这些由头,最主要的目的,便是为了显示及对比,谁的身上的衣服样式比较好看,又更能压上对方一头。
上京织锦衣服样式对比之风,打的火热。
而另一边。
李织语也要离开上京,回江南了。
这三个月以来。
江南巧女衣坊里的生意,也逐渐上了正轨,她也该适时放手了,当初是淑妃韩轻言写书信邀她前来,铺子也是淑妃韩轻言提前找好,并修缮之后,才挂上了牌子开门营业。
在这其中,李织语所对江南巧女衣坊所做的事情,便是提供制衣技术,和对这些衣坊女娘们的教授及培训,一些事宜,现在三个月己到,衣坊里的女娘们的技术也日渐成熟,不需要她再继续操心了。
当初江南巧女衣坊开门之初。
淑妃韩轻言也己与李织语商定。
铺子她出,技术及衣坊女娘教授和培训。
则归李织语专门负责。
之后,衣坊的蠃利分红。
便是淑妃韩轻言占六成。
因为铺子投入是大头,也是她出了银子。
李织语则占西成。
并且每月要按时给江南巧女衣坊,提供一些新的衣服样式。
当然李织语也要按约定,到时按月将那些衣服式样送到衣坊。
所以关系归关系,生意还是要按照规矩来办事,两人也写了一份协议书,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各执一份,作为以后的见证及凭证。
事情办完之后。
李织语也没有迟疑,而是急着赶回江南。
这次上京之行。
因为时间有些赶,又怕路上有些颠簸,而嘉乐县主魏雪颖又年龄比较小,会受罪,所以李织语便把嘉乐县主魏雪颖留在了江南,而没有把她带过来,现在己经过去三个月,想必留在家中的嘉乐县主魏雪颖己经急了。
马车不停歇的赶回了江南。
李织语回到了郡君府邸之后。
果然嘉乐县主魏雪颖不但清减了一些。
而且见到她,也两眼红红的。
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委屈。
李织语也知道嘉乐县主魏雪颖,年龄小能够听话,留在家里并做到这一步,也己经很不容易了,她抱着嘉乐县主魏雪颖安抚了她一会,并命人拿出她从上京给嘉乐县主魏雪颖带回的一些精美糕点,摆上盘之后哄她。
嘉乐县主魏雪颖的脸上神情,才好了一些。
李织语也在心里暗暗发誓。
以后没有什么急事,再也不要丟下嘉乐县主魏雪颖在家,自己到处乱走了。
嘉乐县主魏雪颖这一委屈。
也让她心里,好一阵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