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李织语也自是将怀孕之事,也写了书信,告知了远在颍州(商丘)的阿母卫氏。
但是卫氏也有事缠身,无法来到江南。
因为去岁,李织语和魏书亭夫妻两个,成亲后回江南,绕路经过颍州(商丘)的时候,她那两个双胞胎弟弟,其中的大弟李文晓也己经成亲一年,并且,刚生下一个小女娘,还不满岁。
另外一个弟弟,李文远正在读书。
准备参加这年八月的秋闱。
李织语当年离开宁安县入宫的时候。
她才刚刚及笄,只有十五岁。
而两个弟弟李文晓,和李文远,当时才只有八岁。
转眼十年过去。
她出宫的时候,己经二十五岁了。
而两个弟弟,也己经满了十八岁,到了束冠成亲的年龄。
十七岁时,大弟李文晓因为学习不佳,无望参加秋闱,于是便早早的和之前,家中己经议亲的女娘朱氏,成了亲。
朱氏是颍州(商丘)通判朱通的女儿,上面有两个哥哥,家中也薄有家产,人也长得不错,而阿父朱通和李承章同在颍州(商丘)为官,既为同僚,肯定两家也互相了解。
而且也非常敬重李承章的人品。
于是,两家也便结为了亲家。
朱氏进了门之后,对李家和夫君李文晓,也是谦虚有礼,虽然,李文晓并没有前进一步,但是,也颍州(商丘)州府,找了一个书办的差事,并且,她从娘家来时,也带来了两个嫁妆铺子,因而,她们二人婚后,也是不愁吃穿之这些用度的。
所以两人平时,也恩爱非常。
并且,第二年的时候。
朱氏也产下一女。
但是,夫君李文晓,及李家一家也没有嫌弃她生下的是一个小女娘,反而婆婆卫氏对这个小女娘,更加疼爱异常。
并且公公李承章还亲自为这个小孙女,起了一个名字,叫李若雪。
小名娇娇。
寓意这个女娃娃,在他们家就像捧在手心里,怕化的雪一样会疼爱她,所以,还特意又给她起了一个小名,叫娇娇。
也意味着以后,他们李家一定把这个小女娘,当做一个娇小姐对待。
去岁,李织语去颍州(商丘)的时候。
李若雪才刚两三个月。
现在,也只不过才有一岁多,也是离不开人的时候。
李织语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也不会多说些什么。
不过当阿母卫氏及弟妇朱氏,听说李织语己经怀孕之事时,也精心的为她缝制了一些小衣服,及一些补品,派人送到江南,也是全了阿母和弟妇的一番心意。
李织语也是心里没有负担的收了。
因为当初她和夫君魏书亭,经过颍州(商丘)的时候,她也是给了朱氏这个弟妇不少见面礼及孩子的祝贺礼,加起来也是送了不少的好东西呢。
当时朱氏收下那些东西时。
也是满心欢喜。
对她这个大姑子也是心存感激,还亲自抱了刚二三个月的小李若雪,给她看。
当时的场面也是非常的温馨。
也让从宫中生活多年,终于熬出头的李织语的心里,也增加了一种温暖。
特别是襁褓里的小女娃,对她没心没肺的憨笑,更让她对以后的生活,产生了一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