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
便是收割柳条的季节。
柳条收了之后,先是去皮,浸泡,晾干之后,便会显得十分干净,亮滑,这样编出来的柳编物品,才干净光滑好看。
编出来的物品,才刷上一层亮漆。
这样也可以放得,时间更长久些。
也不会变色,变形。
至于这种明漆,之前的杞县木器坊的匠人们,也是会的,但是现在为了推广杞县柳编,李承章也把他们请了出来,先是建了官坊制作柳编,而这些人专门负责柳编成形之后刷明漆。
明漆这种东西,就像一种透明的液体,刷到柳编上,晾干之后,也不会变色,并且还可以让柳编物品,显得更加坚固光滑亮泽好看。
李承章决心想着让杞县的柳编出名,所以做起事来也十分认真。
柳编制品成品出来之后。
便派人用骡车,拉了几车送到上京。
淑妃韩轻言的娘家阿母。
魏氏手里也是有几间家私铺子的。
先行放进去,开始售卖了一阵。
上京。
东京汴梁城里的那些大户人家,便开始认可了,柳编这东西,做出来的柳箱,柳柜,柳盒,柳匣,不但十分轻巧,还光泽亮洁,也使的一些京城贵女,十分喜爱。
淑妃韩轻言见时机成熟。
便让阿母魏氏给她的昭华宫里,送来了一批柳编家私,然后,派人请太后董氏与其他几个妃子来开冰茶围,但是她们来到了昭华宫之后,却对那些柳编家私产生了兴趣。
便纷纷向淑妃韩轻言打听。
此物是于何处所得。
淑妃韩轻言见目的达到,只说是娘家阿母,偶得了这个稀罕物,听说是杞县所产。
众人听了皆记下。
回去之后。
便联合向帝后及官家进言。
不久之后,后宫嫔妃及一少公主的殿里,皆添置了一些柳编的家私。
因为宫中也用上了柳编家私。
于是上京高官显贵的后宅。
也兴起了使用柳编家私之风。
宋时,繁华。
此事可见一斑。
过了没有多久。
上京之人皆知杞县柳编。
也让杞县县令李承章的政绩,又被吏部上官记上了一笔优字,当然因为杞县的柳编出了名,输出也多,因而杞县的禾农百姓们的生活条件,也略改变了些。
此时,己逐渐入酷暑八月。
杞县许多山地上的果子,也慢慢的成熟了。
有葡萄,百香果,蓝梅,无花果及释迦果。
李承章也接到了李织语从宫中,传过来的信。
就是怎么将这些水果,制作成果脯,果干。
自然,想要制作好的果脯,果干。
必须先要选择好果,干净果子。
新摘下选取好的果子,洗净,在干净的竹席上,晾干表皮水分,之后,放入干净的器皿里面腌制,腌制时,要加入一些黄糖,与果子一层层相铺码放,腌制一天,首到果子中腌出汁水。
之后,便是上无油锅中,文火慢慢煎制,首到汁水收进果子,然后,放晾,入竹箩及其他类似干净器物中,慢慢晾至果脯至九分干,收起来就可以了。
然后,放置到干燥而又透风的地方。
便可以久置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