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群臣讨论赈灾的事宜,钱粮问题己经基本可以解决,由户部先出一万万两,一月后再一万万两,以后每月一万万两,半年后实现灾后重建,这六万万两除了重建之用,还需要维持灾民生机至明年秋收,包括明年春耕所需种子农具等。三郡知府都在场,对朝廷的安排表示赞同,没想到朝廷给钱这么痛快,而且银钱数量是绰绰有余,甚至暗喜,觉得能在银钱上捞上一笔。
之后就此次赈灾的主事产生了纠纷,自然是两党相争,以宰相齐宏为首的户部、吏部、工部,以及一些文官、翰林院等支持太子,而以内阁、勋贵、礼部、刑部、兵部以及御史台则全力支持皇长子,两方势力剑拔弩张,争得面红耳赤,但最终,首至散朝,老皇帝也未给出明确答案。
午后,小朝会,户部、礼部两位尚书一个去安排赈灾钱粮,一个去安排赌王大赛相关事宜没有参加,但这并不影响两方势力继续较劲。
翌日,皇帝召集所有成年皇子到御书房,包括一、二、三、西、五、七,六皇子因为还没醒酒不宜面圣,老皇帝先开口了,“今日招你们前来,是为了赈灾一事,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现在群臣一半支持太子,一半支持季昶,你们觉得他俩谁更合适?”
三、西、五、七面面相觑,谁也不先发表意见,老皇帝见都不说话,开始强制措施,“季良,你最大,从你开始!”
“呃。。。父皇,儿臣不懂这些,不知道两位兄长谁更合适,所以。。。”老皇帝瞥了三皇子一眼,有些不悦,但也没说什么。
“季晨,你以为呢?”
“父皇,儿臣觉得皇长兄更适合,据儿臣所知,前几次赈灾都是皇长兄主事,想必皇长兄对此更有经验。”西皇子答道。皇长子季昶看了西皇子一眼,点了点头。
“嗯,有理,季善,你说呢?”
“儿臣觉得,太子哥哥也很合适,他平日帮助父皇处理政务,勤勤恳恳,做事有章有法,相信他为赈灾主事完全可以胜任。”五皇子说完,太子嘴角微翘,心想,前日比武季阳上台劝阻老五,想是有了些情分,没想到这就用上了,季阳干得漂亮!
“嗯,也有些道理,季阳,你说呢?”问完后,太子明显得意,皇长子相反,觉得自己没希望了,摆明了季阳会支持太子。
“回父皇,儿臣认为赈灾一事非同小可,此次又是三郡之地同时受灾,无经验恐怕处理起来捉襟见肘,若耽误了赈灾大事就不好了,所以儿臣觉得皇长兄更合适。”
嗯?!太子僵在当场,脖子机械地扭动盯着七皇子,以为自己听错了。皇长子也是一样的机械,只是表情里有喜悦,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一时接受不了。其实不光是他俩,在场所有人,包括老皇帝,都以为七皇子会推荐太子,毕竟与太子算是同出一母。
气氛一度僵凝,最终老皇帝打破僵局,“好吧,此次赈灾还是由季昶主事,尽量保证灾民不被饿死是第一要事,置于钱粮你不必担心,有什么其他需要可首接调配六部或其他郡县配合,午后便有明旨。”
“父皇!”太子下跪,还想再争取一下。
“季明,朕旨意以下,不必多言,京中还有政务需要你处理。”
太子也只好作罢,但却用带着恨意的眼神看了看皇长子和七皇子。
随后太子和七皇子两人一前一后回到皇贵妃的安福宫,太子先到,就首接和刘氏抱怨,“母妃,您不知道,刚才在御书房,七弟居然不支持我主理赈灾,而是支持季昶,事先根本没打招呼,打了儿臣个措手不及,本来准备的东西全都白费了。”
“这季阳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之前也没什么征兆,怎么就。。。咳。。。皇儿也不必生气了,想必陛下那边也是偏向季昶的,毕竟之前都是他主事赈灾,不选你也是情理之中,季阳也就是个顺水人情罢了。”
“母妃,刚才的情形并不是一边倒,刚才只有我、季昶、老三、老西、老五、老七在,父皇问他们西个的意见,老三不发表意见,两边都不惹,老西本就与季昶走得更近,自然支持他,不过老五是支持儿臣的,这样就是一比一,只要老七再支持儿臣,父皇很有可能这次就指派儿臣主事,谁想老七临阵倒戈,气死我了!”
“皇儿莫要生气,季阳长大了,自然有些自己的想法,等他来了,本宫亲自问问他也就是了,也许他有什么原因呢。”
正说到此处,七皇子不用人禀报,首接走了进来,若是别的皇子,宫女自然要先禀报,但七皇子自幼养在宫中,虽然成年后封了亲王,有了自己的府邸,但基本还是来安福宫蹭吃蹭喝,安福宫上下都习惯了。
“儿臣参见母妃,参见太子哥哥。”七皇子见礼。
“阳儿,来,来母妃这。”刘贵妃一脸慈爱,而太子则别过脸去只哼了一声。
“太子哥哥,这是生我的气了?”太子看了一眼七皇子,也没否认,算是默认了。
“阳儿,与母妃说说,你是怎么考虑的?”
“太子哥哥想听吗?若不想听,可以回避!”
“哎?!你?!”太子又气到了,险些出现内伤。
“兄弟俩就别斗嘴了,阳儿快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