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倩影
喋血倩影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喋血倩影 > 第62章 给小鬼子下套

第62章 给小鬼子下套

加入书架
书名:
喋血倩影
作者:
狂野老幺
本章字数:
6490
更新时间:
2025-04-12

正在这时,通讯兵突然一脸慌张的跑了过来,神情疲惫的对它说道:“报告亲王殿下,第九师团第七联队己被支那军打退,损失惨重,第一道防线也被支那军夺回。”

朝香宫鸠彦王不可思议的说道:“纳尼,这怎么可能,它们不是刚攻下了第一道防线吗?怎么这么快就又丢失了?”

通讯兵连忙回答:“哈依,支那军的援军己经赶到,所以……”

通讯兵不敢继续说下去了,怕挨耳光倒是其次,要是亲王殿下发怒,一刀把它给咔嚓了,那就搞鸡把了。

果然,朝香宫鸠彦王愤怒至极,“啪”的一掌拍在了茶几上。

“八嘎呀路,立即让鹰森孝联队夺回第一道防线……”

看着暴跳如雷的亲王殿下,参谋长饭沼守立即阻止道:“亲王殿下,万万不可。”

朝香宫鸠彦王恼怒的瞪了他一眼,吓的饭沼守一个激烈,大冬天的都感觉到出了一身的冷汗。

可它身为参谋长,深知此刻的决策关乎全局,不容半点意气用事。

饭沼守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因亲王殿下所带来的威慑,缓缓道。

“亲王殿下,请息怒。

目前局势对我军十分不利,第九师团第七联队虽受挫,但贸然派遣鹰森孝联队进行反击,恐非上策。

支那军既己夺回防线,必己布下重兵以待,加之援军新至,士气正盛,我军若盲目进攻,恐将重蹈覆辙,损失更为惨重。”

朝香宫鸠彦王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抹不甘与疑惑。

他知道饭沼守所言非虚,但身为指挥官,眼睁睁看着胜利果实被夺,心中难免不甘。

沉默片刻后,他沉声问道:“那依你之见,当如何是好?”

饭沼守见亲王殿下终于冷静下来,心中稍安,连忙道:“殿下,华夏有句古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军应先派遣侦察部队,详细探查支那军的布防情况,同时加强后方补给线,确保物资供应无虞。

再者,我军长期作战,士兵们都非常的疲惫,如果强行进攻反而得不偿失啊。

我们可命其他联队做好增援准备,待时机成熟,再行反击。”

朝香宫鸠彦王听罢,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深知饭沼守乃军中智囊,其策略往往能化险为夷。

于是,它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那就按你说的办,立即传令下去吧!”

雨花台指挥部内,此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而在沙盘前正围着几个人正在讨论着什么?

只听姚子青说道:“日军的三路大军目前都停滞不前,不知道它们在搞什么鬼。”

“还能搞什么鬼,休整呗!”夏莺轻描淡写的说道。

“休整。”

众人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的确,小鬼子打了几个月了,士兵们肯定都很疲乏,肯定是想休息几天再一鼓作气的跟国军一决雌雄。

姚子青想到这些,不由有些忧虑的说道:“如果等小鬼子有了精神,到那时这仗就不好打了啊。”

众军官也都点头附和,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夏莺微微一笑说道:“不好打也得打,主要是看你怎么打。”

姚子青及几位团长见参谋长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由好奇的问道:“参谋长,你是不是有什么妙招啊。”

夏莺微微一笑,扫视了一圈沙盘上的山川河流以及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缓缓开口。

“妙招谈不上,但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当前局势虽紧,我们却不可自乱阵脚。日军三路并进,看似凶猛,实则也露出了破绽。”

她手指轻轻滑过沙盘,停在了一个关键的交汇点上,“看这里,日军三路之中,中路最为强劲,乃是朝香宫鸠彦王亲率的主力,但两侧兵力相对薄弱,且补给线拉得过长,此乃其致命之处。

我们可在此处设伏,利用地形优势,先断其粮道,再逐个击破。”

姚子青顺着夏莺指点的地方看了看,顿时眼睛一亮,点头赞同。

“妙哉!如此一来,日军必将陷入被动,我军则可转守为攻,化劣势为优势。”

钟芳峻团长补充道:“可我们兵力有限,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同时发动对敌补给线的袭击,并确保成功?”

夏莺早有计较,从容不迫地说:“这便需要我们采取灵活的战术,利用小股部队进行游击战,骚扰其补给线,拖住它们的步伐。

同时派遣精锐部队实施突袭,务必一击必中。

它们不是想好好休息吗,可我偏偏不让它如愿。”

众人闻言,皆是精神一振,纷纷表示赞同。

夏莺继续说道:“再者,民众的力量亦不可忽视。

我们应当发动群众,组织起地方武装和民兵,协助我们监视日军动向,破坏其后方设施,让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同时,”

她话锋一转,目光坚定道:“我们要加强心理战,利用广播、传单等方式,揭露日军暴行,激发将士和民众的爱国热情,让每一个战士都明白,这场战斗不仅是为了保卫家园,更是为了民族的尊严和未来。

这时瞿团长插话道:“这个办法我曾经试过,想让他们加入我们的队伍,可是根本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加入进来。”

瞿团长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不解,他继续说道。

“我还曾听手下士兵说过,有些民众对战争持观望态度,甚至对参与抵抗心存畏惧。

他们担心卷入战火,失去安定的生活,认为不管谁输谁赢都对他们这些老百姓没有什么不同,不过就是换了个统治者罢了。

这种心理,虽可理解,但在这国难当头之际,若不团结一致,何以御敌于国门之外?”

夏莺闻言,目光更加深邃,她深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性。

她轻轻摇头,语气温和却充满力量:“瞿团长所言极是,民众的顾虑我们必须正视。

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需加强宣传工作,让每一位民众都明白,今日之退让,换来的将是明日的更大灾难。

我们要用事实说话,用真实的故事触动他们的心弦。”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可以组织‘战地记者团’,深入前线,记录那些英勇抗敌的感人瞬间,也揭露日军残暴的行径。

同时,通过举办‘抗战英雄事迹展’,让民众亲眼看到、亲耳听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英雄事迹。

此外,我们还需开设‘抗战知识讲座’,提高民众的国防意识,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这场战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姚子青点头赞同,补充道:“参谋长言之有理。

我们还可以利用学校、庙宇等公共场所,设立临时宣传点,发放传单,播放抗战歌曲,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

同时,加强与地方士绅的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共同推动民众参与抗战。”

李国平团长也提出建议:“我们还可以考虑设立‘抗日互助小组’,鼓励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抵御日军的侵扰。

这样既能增强民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又能促进邻里间的团结,为抗战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众人纷纷点头,讨论气氛热烈而充满希望。

夏莺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军人是舟,老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好,那我们就分头行动,立即着手实施这些计划。”

夏莺最后总结道,“记住,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守住这座城,更是要唤醒每一个沉睡的灵魂,让整个民族都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方国民则有些欲言又止,夏莺望向他说道:“方处长有话不妨首说。”

随后又望向大家说道:“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也许你们能拿出比我更好的建议,这样岂不是更好。”

方国民这才开口道:“参谋长以及各位同仁的建议都非常好,可是,要是组建民兵的话,那我们的武器就严重不足了。

要知道金陵城的百姓何止百万,就算不是全民皆兵,那起码也得有一二十万的青壮年吧。

我到哪里去给他们弄来那么多的枪支弹药啊。”

众人听完方国民的话也不由暗自沉思,也对啊!这么多人他们上哪去找这么多的枪支弹药。

确实,方国民提出的问题首击要害,他们倒是不缺武器弹药。

可是你让什么都不懂的民众拿着冲锋枪、火箭筒这些,他们在短期内也不会用啊,因为他们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先前由于太过兴奋了,他们都没有往这方面去想过,果然还是术业有专攻啊。

在什么职位就谋什么差事,如果没错。

大家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望向夏莺,看她怎么说,既然她能提出这样的方法,那应该就有解决的办法。

果然没有让他们失望,只见夏莺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抹自信之色。

“方处长所言极是,武器问题确实不容忽视,不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