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我靠虐渣逆袭成海后
穿成炮灰?我靠虐渣逆袭成海后

7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炮灰?我靠虐渣逆袭成海后
作者:
皎月芽.
本章字数:
9752
更新时间:
2025-03-26

真是海战啊,李牛心里觉得越来越奇怪,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没问出口,孙二郎却先开口了:“你和邱大将军有什么关系吗?”

这话一出,不仅李牛,连林猛都瞪大了眼睛,只有程曦神色如常,淡定地回答:“当然没有关系,我也不敢高攀。”

从孙二郎的语气和周围人的反应来看,这位“邱大将军”显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而且身份相当敏感。即使不认识,程曦也不能表现出来。

见她神色平静,没有一丝怨愤,孙二郎这才松了口气:“那就好。”

李牛也不由自主地呼出一口气,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惋惜。

邱大将军可是沿海百姓闻风丧胆的人物。当年海盗猖獗,朝廷派他来剿匪,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把海盗剿得干干净净,还镇压了不少豪强。

那段时间,别说他们这些跑海的人,就连商帮都不敢轻易出海。

谁能想到,这么厉害的人物,竟然因为皇帝的一道命令被灭了全族。当时他还高兴得不得了,以为好日子又来了,结果大树一倒,海盗立刻卷土重来。

他们这些私船主直到现在才明白,有人坐镇海疆是多么重要。

如果这小子真是邱大将军的子侄,李牛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有这样的人指点,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但同样,带上这么个危险人物,说不定会引来官府的围剿,那可比海盗可怕多了。

幸好,他和镇海大将军没有关系。

看到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程曦知道自己没有说错话,立刻问道:“时间不等人,两位愿意和林家村联手吗?”

孙、李二人对视了一眼,这次是李牛回答:“如果我们联手,利益怎么分?”

这才是关键问题。这姓程的不会是想插一脚,分他们的利润吧?

林家刚遭了劫,没人没钱,跟着出海还得靠他们两家。如果硬要分利润,一趟下来还能赚多少?

“不用分利润,各赚各的。”这也是程曦之前和林家众人商量好的。现在想用林家来控制两家显然不现实,最关键的是尽快出海,赚钱回来。

这倒不错!

李牛眼珠一转,正想说什么,一直没开口的林猛突然说道:“我们林家不图什么,但两位叔伯既然要仰仗程恩公,还是该分她一些钱财!”

“这……”李牛有些犹豫。他刚才也看到了林家那群小子的本事,按理说,如果能学些海战技巧,确实该分点利润给人家。

但话说回来,三家一起出海,海盗未必敢动手。单枪匹马的海盗肯定不敢对船队下手,而遇到两三艘海盗船,能否打赢还不好说。

这么算下来,岂不是有点亏?

他心里嘀咕,孙二郎却没犹豫:“如果能安全返航,孙家愿意分一成半作为酬劳。”

一成半看起来不多,但三家合起来就不少了。毕竟三条船的利润摆在那儿,哪有这么容易赚的!然而面对林猛直勾勾的眼神,李牛也不好说什么,只要能平安回来,就是一条生路,买命的钱还能嫌贵吗?

李牛尴尬地笑了笑:“只要程小弟尽心,我家也给一成半!”

哼,要是敢藏私,就别怪他克扣分润了!

这点小心思,程曦并不在意。她点了点头:“把人手和船都带来,尽快开始训练。”

时间不多了,得抓紧。

虽然走私利润高,但需要的人手也不少。一条能出海的单桅船,至少要十个水手才能运转,而要想阻止海盗登船,估计得二十人以上才有胜算。

这样的人数规模,对三个村子来说压力不小。毕竟他们以打鱼为生,现在正是海上鱼最肥的季节,抽调这么多青壮来训练,打鱼就只能靠老弱妇孺了。

这基本上等于赌上了全村的生计,如果不带着钱回来,估计村里人连饭都吃不上了。

然而即便如此,三位船长也没有犹豫,立刻召集人手,驾船前来。

不仅那些水手,连李牛、孙二郎都憋足了劲儿,跟着程曦一起训练。真遇上海盗,他们才是一条船的主心骨,怎么能临阵退缩?

林家村的情况则更复杂些,老船长去世,林猛接替了船长一职,得先学会如何操船,如何指挥水手。

好在他跟着父亲学了不少,又有村里几位经验丰富的老海客帮忙,虽然时间紧迫,但也不至于掉链子。

不过比起训练,程曦更在意的是其他事情。她找来林猛,直接问道:“林家村的货已经被抢了,这次出海你们打算怎么办?”

这问题戳到了痛处,林猛苦笑道:“村里长辈说了,可以先借钱备货,到时候连本带利还上。”

这也是无奈之举,借钱备货,走一趟海,大半利润都得还债。

万一被劫,还得背上难以偿还的巨债。但不这么做,他们也实在没法备齐货物了。

这并没有出乎程曦的预料,她又问:“备齐一船货,需要多少钱?”

“至少二百两。”

林猛叹了口气。之前那船货将近四百两,是全村上下的积蓄,也正因此,被海盗劫走才会伤筋动骨。

这话让程曦挑了挑眉,她也见过林家的船,虽然排水量不算大,但船舱不小,应该能装不少东西。

这样的船,跑一趟才拉几百两的货?

“你们都卖些什么?”程曦忍不住问。

“最多的是棉布、烧炭、瓦坛,还有几种土矿,还有虾干、螺贝、马鲛之类的海货。”林猛如实回答。

程曦一时无语,在她印象里,古代海上最赚钱的应该是丝绸、瓷器、茶叶等,没想到这些人只是卖些杂货和海产品,跟普通渔民差别不大。

不过既然如此,她倒可以稍作安排。想了想,程曦说:“我身边有一百两银票,不如投给你们当本钱……”

她话还没说完,林猛就连连摇头:“那怎么行!我们已经麻烦恩公很多了,再拿钱,简直猪狗不如!”

“这不是给你们,是借给你们的。现在我也没有营生,总不能坐吃山空,还不如投钱分润。这样,不比借商人的钱划算?”

程曦没有说谎,她现在无依无靠,光是教这些渔民,能赚的钱也有限,而且不能长久。

既然如此,不如做些实打实的买卖。

林家村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把钱给别人可能还要提心吊胆,但这次出海她是全程跟着的,不仅能参与交易,还能观察市场,为将来打算。

这话入情入理,林猛犹豫了片刻,还是叹了口气:“一百两有点少,怕是不够一船货。而且时间紧迫,估计也没法去番禺进货了,就近买的话,价格会贵很多。”

番禺是大港,私船往来,货价便宜不少。但过去采购至少要几天时间,太耽误事了。近处的商贾消息灵通,如果知道是林家村买的,说不定会坐地起价,狠宰一刀。

程曦想了想:“那你说的那些海货呢,附近村子里没有吗?”

这可是海边,虽然实行了海禁,但肯定还有不少村子像林家村一样没有内迁,这些人手里的海货应该不少。

林猛却摇头:“有是有,但适合运去合浦的东西不多,况且还要卖给商铺,哪里够走一趟海的?”

“那是往年,今年出了海盗,有没有人收货都成问题了。不如你们派人联系一下,说不定收上来的货还便宜些。”

程曦想得很明白,当海盗出现时,受害的肯定不只是一两个商人,而是一整条商路。没了经营小本生意的私船,收货的人势必也会减少。现在官府加税的消息传出,估计有不少人眼巴巴等着商家上门呢。

这可是捡漏的好时机,番禺的货再怎么便宜,也不可能比原产地还便宜吧?

林猛愣住了,怔了十几秒,他猛地一拍大腿:“恩公说得对!好多村子怕是都不敢开船了,屯货肯定不少!我这就去问问叔祖,看能不能办成这事!”

说着,他突然想起了关键,涨红着脸行了个大礼:“恩公真是我们的救星!”

正因为面前这人,他们才能活着回来,才能这么快联系到孙、李两家,才能有钱买货。

这一样样,都是救了他们的命啊!如此大恩,做牛做马都还不起了!

程曦见他这副模样,微微一笑:“你我并肩作战,同生共死,何必多礼?赶紧办正事要紧。”

这话听得林猛心头一热,用力点了点头,飞快跑了出去。

“孙二,不行就吭一声嘛,没人笑话你。”喘着粗气,李牛咧嘴笑道。

这几天各家的船都到了,人也齐了,开始跟着程曦训练。

年幼力弱的,全被安排去挥杆,每天一半时间在船上,一半时间在船下,不仅要戳刺草靶,还要学会怎么围成阵势。

身高力大的,则要学抛矛,各家都有用鱼叉的好手,抛投短矛可比刺鱼简单多了,还能直接杀伤敌船上的人,让人豪气顿生。而那些胆大手稳的,则能学些刀法,虽然招式粗糙,不能算真正的武艺,但配合持杆者,杀死登船的贼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李牛、孙二这些原本就有武艺,还掌舵操帆的,学的可就多了,样样都要懂,还得学习新冒出来的“旗语”。

这还不算完,几人每天早上还要跑几里路,简直累得舌头都要吐出来了。

李牛仗着自己体魄好,跑得满身大汗也要刺别人几句。

孙二郎理都不理,只管闷头跑步。好不容易回到村里,李牛捂着胸口,只觉气都喘不上来了,边咳边骂:“这小子不当人啊!跑什么跑,老子肺都快炸了!”

正骂着,背后传来一个声音:“要是不愿意,也可以不跑。”

李牛一个激灵,赶紧转头陪笑:“程贤弟说笑了,咱们不是听你的话吗?只要能保住船,怎么练都行!”

他也不是傻子,跑了几天,已经感觉出气力增长。他可是一条船的船长,越是精力旺盛,体魄强健,越能震慑众人。

他已经不年轻了,不趁此机会好好学学,说不定哪天就要被换下来养老了。

几天相处下来,程曦也知道这货嘴碎的毛病,也不理他,直接说:“船身改造已经完成,今天要上船实战,顺便训练旗语。”

李牛和孙二郎都是一凛,也顾不得身上的汗了,李牛催道:“快快!先去看看!”

这次为了出海,三艘船都做了改装。孙家、李家的船加固了舷墙,而林家的船因为桅杆更高,在上面加了个瞭望台。

这可是谁也没想到的事,寻常海船探查航道、敌情都是站在船首船尾瞭望,哪有在桅杆上建台子的?

也正因此,两人对林家这艘船的改造更加好奇了。此刻三艘船都停在岸边,几人上了船,立刻跑到桅杆下,抬头张望。

“这么小一个台子啊?真有用吗?”李牛看着桅杆顶上的小小木台,心里好奇得要命。那地方估计只够一人立足,除了看远处也没多大用处了。

而且桅杆可不低啊,到了海上更是摇摆不定,摔下来怎么办?

“这次出海,防备的就是海盗,站在最高点瞭望敌情非常重要。早一刻发现敌人,我们就能早一刻备战,取得先机。”程曦回答得理所当然。

其实在仔细观察过船只后,她就明白了中国古代的船舶为什么没有设置瞭望台的习惯了。

和西方的软帆不同,中国的海船使用的都是硬帆,帆面上横着固定一排排竹竿,使得整个帆面成为一体,可以用简单的绳索升降。

这样一来,硬帆能承受八面来风,避免了西式软帆必须随风调整、需要大量滑索装置和人力损耗的毛病。

但相对的,帆的重量会直线上升,桅杆高度就会受到限制,且只有一条直上直下的主桅杆,没有西式帆船那种阶梯式的横向桅杆,自然就不能在两根横桅之间建瞭望台了。

这么一根杆子,还要挂一个能四面转圈的大硬帆,根本没有设瞭望台的空间。

程曦研究了许久,最终才在桅杆顶部设了个小平台,人爬上去后,可以坐在平台上,用绳索固定身形,大致能保证安全。

不过这时再怎么介绍,也没实际演示来得直观。程曦没有废话,搓了搓双手,猛地抓住主桅,飞快爬了上去。

这动作吓了大家一跳,李牛已经叫了出来:“哎!程小弟不可,太危险了!”

这算什么危险?程曦没有理会他的大呼小叫,轻而易举爬到了桅杆顶部,先把固定绳拴好,这才反身坐了下来。

桅杆高度只有七米,还不够三层楼高,程曦怎么说也是在西式风帆船上操练过的人,更高的船桅也爬过,更险的绳网也攀过,就算现在体力还没完全恢复,也不会怕这点高度。

坐稳后,她望着甲板上的众人,大声道:“看我旗号!”

喊完,程曦从腰间取下了两面三角小旗,挥舞起来。想让这群渔民掌握复杂旗号是痴人说梦,但简单的示警还是可以完成的。

挥动红旗,就是前方有敌人。左右挥臂是距离较远,没有进攻举动,上下挥臂则是敌船飞速靠近,挥舞的次数则代表敌船的数量。

除此之外还有黑旗和黄旗,分别代表官船和未知商船。这样的旗语无法传达复杂信细,但是示警还是够用的。

而接到了传令,配合甲板上的进退指示旗号,三艘船就能做出快速反应。对于民间私船而言,这已经是极为先进的联络手段了。

“是敌船!三艘敌船靠近!”李牛眯着眼瞧了会儿,就兴冲冲大声叫道,“吾等瞧见了!可是三艘敌船?”

他的嗓门可是练出来的,简直声震四野。程曦坐在高高的船桅上,看着又蹦又跳,大声呼喊招手的众人,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时间不等人,又多操练了几天,等林家的船配齐了货物后,三艘船就齐齐扬帆,离开了海岸。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