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事情做的隐密。
徐晓七所属的军营,又处于军营驻军区域的偏僻的外处地方,所以,也一首无人注意和发现。
就是。
徐晓七每日带着军营士卒,去草滩操练。
被人误认为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好奇过后,也便没有人再注意这些事了。
反正这些面子上的事,他们也懒得做。
毕竟怎么做,也换不得好。
他们也己经习惯了。
而徐晓七却不管这些。
每日照常带领军营士卒,去草滩操练。
丝毫不敢放松。
时间过的很快。
很快便到了夏日中旬。
北地边关因为地域时间差的缘故,因而当地的黍米,也比内地南部晚熟了一个多月,因而到了夏日中旬,才刚刚成熟,也到了收割的季节。
但是,也是到了北地域外以北,外族异国军营士卒入侵的时候。
这一日。
徐晓七正在草滩上,带领军营士卒操练。
便听到了军营之中长号响起。
这是军营里的示警号声。
一旦军营有此号响起。
军营驻军各小营,及校尉必须立刻带领辖下所属军卒,迅速集结。
于是。
徐晓七立马调转马头,带领辖下一百多人辖下军营士卒,赶往大营驻军中心的校场。
赶到校场的时候。
大营的各部正在快速集结。
徐晓七找到了都尉王琅的队伍,之后。
自动归入他辖下的队伍后面。
因为他是最晚过来,又是新任校尉,所以他的军营士卒位置,也是最后。
找到位置之后。
徐晓七一营士卒,跟在校尉后面,勒马肃立。
王琅回头看了一眼。
虽然模糊的在心里,感觉到有些什么不一样,但是,现在军营大军正在集结,所以,他也很快便摔掉了这个念头。
很快十个都尉营,二万多人迅速集结。
都统赵功,也带着两个副都统,策马过来。
此时,军营士卒己经排列完队形。
倒是有些没有了平时懒散的样子。
其中一个副都统董佥,策马上前,举了举手中长枪,顿时,队列中的马卒,步卒,皆以长枪棍底顿地,发出整齐划一的,跨跨的声音。
然后董佥手一压,声音立马停下。
之后。
董佥压马退后。
都统赵功紧了一个缰绳,压马上前。
然后,军营士卒一齐喝了一声。
哈。
等声音停下。
都统赵功双目扫了下眼前,排列整齐的队伍。
压了一下声音。
然后说。
据留守草原的斥候兵,来报。
有一批外族异军,正在南下。
此次肯定又是来宋境,准备抢夺北地边关周围收割以后存放的黍米,出兵约有两万人,据斥候来报。
据他们军营驻军之地,大约距离只有不到一百五十里,可能明日晨时,便会赶到军营驻地附近。
所以大营所有各部,全员戒备,准备迎敌。
然后,便安排此次准备迎敌计划。
都尉王琅的马队中营,被列为前队,因为异族军卒也是马队居多。
都尉王琅辖下小营校尉徐晓七,自请为马队首队前锋,也得到了都统赵功的赞许。
其他各两个中营,则被安排为左翼侧队,或右翼侧队两个中营。
剩余五个中营,由都统带三个中营,及步兵,据中军首面进攻,另外两个中营留于后方,待中军之中总进攻出击大鼓一响,尽数出击。
然后,便吩咐各营回去,开灶做饭,着衣待命歇息,待出击号角一响,立刻集结,出营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