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小镇。
徐晓七并没有做短暂停留。
交给了王铮此次一月坊工的禄钱,与买黍米的银票,叮嘱他们继续好好酿制下一批,白玉关内城的酒肆掌柜胡明府,订好的普通黍酒与高度黍酒。
之后,便带着亲卫护兵王文强与李壮,策马回了军营。
王铮己经眼见此次,酿制黍酒的全部过程。
凭着他稳重聪明的性格,想必一定不会出错。
否则,他也不会选择让王铮,成为他的外管家,帮他打理这酿酒的生意,毕竟这桩生意,除了他徐晓七,别人还真没有这个能耐。
谁叫他徐晓七,是一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知道那么多酿酒的秘方。
王铮得了这一场造化,也是他的幸运。
… …。
这头徐晓七,带着两个亲卫护兵回到了军营。
第一件事。
便是找来了队正魏虎与副队正张健。
上一次和队正魏虎,去了白玉关。
他对这个魏虎,也颇有好感。
有事也自然想与他相商。
张健虽不熟,但是同营,也不能放一边。
召两人到了军营小帐。
先是闲聊了一些,军营里的一些闲事。
之后,便转了话题。
模糊中提到了营中一些军卒装备的问题。
然后也了解到现在宋时,北地边关驻军军营的一些情况,因为兵部拨来的军费紧张,所有军营里比较底层的军卒士兵,因为缺少革甲(也叫皮甲),往往由棉甲充数,所以一到战事,军营士卒损失很多。
但是军营主师都统赵功,也没有办法。
几次上书兵部,也没有拨下银子来。
所以军营里的军卒士兵,也都大多数就只能这么将就着。
只有什长与队正,才能稍微能正规配上一些半旧的革甲(皮甲)。
底层的士卒,对于皮甲,是想也不敢想。
思忖完了之后。
徐晓七知道,从军营兵卒供应需用品里,走这个皮甲(革甲)的事情,是想也不要想了。
只能另外再想办法。
队正魏虎倒是北地本地人。
徐晓七想了想,便问他可知道那里可以找到制作皮甲(革甲),厚一点的牛皮及羊皮。
魏虎的家中到是在白玉关内城,家族之中,洽好也有人经营一个皮革店,便是从北地当地收到一些羊皮,牛皮,然后,再卖与外面前来的贩卖商,从中间赚取一下差价。
徐晓七便让魏虎找个时间,回去与他们本家联络,然后,大量购置一些牛皮与羊皮过来。
然后,他想通过白玉关内城酒肆掌柜胡明府,让他帮忙找个相熟的可以制作皮甲的店铺,制作一些皮甲,给他军营士卒添加一些装备。
另外,他还想让他帮忙,在內城找一个铁器铸造铺,铸造一些长枪器械,与陌刀。
他现在己经是一个军营校尉。
看不得辖下的这一百多名军卒,因为一场战事,而无辜的丢失了性命。
听辖下队正魏虎说了,每到北地边关周围夏天黍米收割的时候,外族便会借机入侵。
并且,美其名曰。
"打谷草"。
所以,徐晓七便想。
应该提早准备这些了。
希望到时来得及,可以保全他们这一军营中,那一百多人军卒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