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之后。
上面倒扣的小坛上的竹管里,开始慢慢滴出酒液。
竹管下面,早己准备了一个酒坛接着。
倒是不用担心,蒸出的酒,会流到外面去。
然后,徐晓七吩咐王文强,准备了几个陶碗,每碗接了有大半碗酒液,之后,让王铮,王刊,王纠三人,每人端了一碗,并示意他们尝一下。
三人喝了一口。
之后,皆是惊诧。
他们也是喝过黍酒的。
可是主家用这个方法做出来的黍酒,味道竟然比他们从前,从酒肆里买来的黍酒还好,并且没有一点苦味。
徐晓七见此。
心下了然。
这可是用后世的方法,做出来的酒,味道肯定比之宋时,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他们当然不会见识到。
一坛十斤,初步蒸好的黍米满坛。
又接了第二坛,第三坛。
然后。
徐晓七又让王刊,王纠两人,准备了另一个灶台,放上一个大圆坛,与倒扣的小坛。
然后底下大圆坛里,倒进几坛刚刚蒸制好的黍酒。
倒扣上小坛。
用湿麻布与油布,封上两坛中间对接连接处。
捆好,防止漏气。
他准备开始蒸制高度黍酒。
等一切准备好了之后。
同样灶底架上木柴,引火,开始蒸制。
上面小坛的竹管下面,也放了一个酒坛,准备接酒。
一刻之后。
上面小坛上的竹管里,便也开始,缓缓流出酒液。
不过这次的酒液,却流的比之前慢上许多。
周围的空气,也有一股浓烈的酒气。
徐晓七同样,让王文强拿来几个陶碗。
只是这次,他亲自接了,并且每个陶碗中,只接了小半碗。
然后。
示意王铮,王刊,王纠三人,再次尝一下这个刚蒸出来的黍酒。
自己也拿了一个陶碗,并示意王文强也拿了一个陶碗,尝一口。
谁知王铮,王刊,王纠三人,刚喝了一口,差点就上了头,一股热辣嗞味,从胃里,从冒到喉咙,接着上了头,一会儿之后,全身便变得暖洋洋,热呼呼的。
三人这才明白,刚才主家为什么,用陶碗只接了一小半碗。
敢情是这个黍酒,太烈,劲太大,自己也是差点上头了。
三人对视一眼,之后。
双眼便开始冒出了热切。
那这酒,他们三人心里一亮。
这烈度,这劲度,在这,可是独一份呀。
那这些酒,卖出去的话,一坛得多少银子,尝过之后,得有多少人争着来抢着买。
三人己经似乎想到这个酒,出现以后,会发生的场面。
徐晓七的一声轻声。
也唤醒了他们。
刚才徐晓七也稍微的呷了一口。
这个又次蒸制出来的高度黍酒,与他之前设想的程度,差不多一样,这也是成了。
然后,放下陶碗,叮嘱王铮,王刊,王纠三人,继续按照他示范的方法蒸制黍酒,并且注意保密。
然后,便离开了后宅院子。
王文强也紧跟其后。
刚才刚一小半碗高度黍酒,他只抿了一口,便放下了陶碗,那味道,太烈,太有劲了,他差点上头,也不敢再继续喝第二口,怕耽搁了军务。
虽然这个事情,是上官徐晓七的私事。
但是,在他眼里。
上官徐晓七所有的事,都是军务。
容不得一点马虎。
谁让他是亲卫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