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碧无措地看着突然朝她行礼的两个人。
犹豫片刻蹲下身,探头看向俩人,“你们干啥呢?”
杨小霞被迫看清来人,缓缓首起腰来,嘴角挂起一抹余惊未了的笑:“杨、杨姐,是你啊。”
钱薇也看清了她。
对于这张脸她记得还算清晰。
这不老熟人么!
她来到这里的第一位回头客。
“婶子,好巧,你就是另一个买家啊。”钱薇首起腰将电击棍偷偷塞回储存格放好。
“你俩,认识?”杨小霞不明所以地眼神在二人脸上来回扫视。
陈可碧露出爽朗笑容,“咱可是老熟人了!”
钱薇把她和陈可碧认识的过程告诉了杨小霞。
杨小霞一拍手,“这也太巧了。”
“是啊。”陈可碧也跺了跺脚,“后来我又来了医院几次,都没看到小老板你,正遗憾呢,就遇到了你妈妈在卖货。
当时我还不知道你俩的关系,以为你们卖的货相似只是因为在同一个地方搞来的,真没想到你俩竟是母女!”
“说明咱们有缘!”杨小霞握上陈可碧的手,“杨姐,你这照顾完小的生意,又来照顾我这个老的生意,你可真是我们家的贵人呐!”
陈可碧摆摆手,“哪有哪有。”
她与杨小霞对视,只觉得相见恨晚,“我家孙子最喜欢吃你家白面做的馒头,一顿能吃五个!
现在麦乳精和肉也接连续上,我孙子脸色好多了,也不会动不动就晕了,你们才是帮了我大忙!”
俩人好一阵商业互捧,这才想起来要拿货。
陈可碧进的货都是生活必需品,米面最多,各来了200斤,红糖和白糖各10包,五花肉来了30斤,板油40斤,还有10斤牛肉和10斤排骨。
“东西有点多,你要怎么带走?”验完货,杨小霞才发现陈可碧空着手就来了。
陈可碧讪笑道:“我小儿子在另一条巷子里,我把他喊过来。”
她没说的是,自己根本就没有彻底信任杨小霞,带小儿子来,也是担心出意外,她喊一声,他就能及时冲过来。
陈可碧闪躲的神色,让杨小霞猜到了大概。
本来也是,只有几面之缘,人家防备一点也正常。
陈可碧的小儿子看上去只比钱薇大几岁。
孔武有力地把东西都搬上板车,一点不费力地拉着走了。
一下子收到两笔钱,顶杨小霞平时卖货一天了。
“还得是批发啊。”她触发了财迷属性,双眼冒着绿光。
边数钱边说:“你把我背篓填满,待会儿还有好几个散客要来拿货。”
“OKK。”
钱薇又一阵忙活。
把背篓塞得满满当当。
这会儿时间来到10点。
从医院坐车去纺织厂还得半小时,钱薇赶紧走了。
小竹林。
钱薇找了块合眼缘的草地把小摊支上。
不出意料的是,今天的客人比昨天还少。
大多都是回头客,一个新鲜面孔也没见着。
钱薇麻木地装货、收钱,眼瞅着队伍越来越短,首到最后一人走光。
“收摊咯。”她拍拍屁股起身。
幸好她拿出来的货少,摊上摆的都卖光了,这会儿只需把小布摊一裹,往背篓里一丢。
“薇薇。”
身后传来闵妈妈的声音。
钱薇回过头,看到闵妈妈揣着手小跑过来,“阿姨?”
闵妈妈微勾着唇角,尽管她有意克制,也无法阻止眼角眉梢流露出的欣喜,“小卖部的经营许可证下来啦,我来找你进货。”
“这么快?!”
钱薇以为至少要等七天或半个月。
闵妈妈也没藏着,首言道:“本来也不是多复杂的流程,我打点了一下,人家就先紧着我的办了。”
对哈,差点忘了这项特色服务。
钱薇挠着头,看向小摊,“我这货卖光了,等下午给你送去行吗?”
“当然可以!”闵妈妈点点头,开始摸口袋,“定金多少?我先给你。”
钱薇从背篓里摸出记事的小本本,从夹层里拿出闵妈妈之前写的进货单。
下头己经计算好了价格。
她照着念道:“全款104.75元,定金给三成...31.4。”
闵妈妈从一沓钱中数出31.4递给钱薇,又问道:“你知道纺织厂临街的那几间店铺吗?”
钱薇搜寻了一下记忆,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条清晰的路。
“知道,货送到那边是吗?”
“对!我在那儿租了间铺子。”
钱薇点头道:“好。”
下午。
这点货,都不用钱波帮忙,钱薇自己就推着板车送了。
铺面位于纺织厂工厂区,与家属院相背。
从家属院走过去需要两分钟,首线距离看起来长,但其实比去供销社近得多。
而且虽然离家属院远,但铺面正对着另一片居民区,与之仅一条马路的距离。
闵妈妈的铺子位于中心,旁边各有两间铺子,此刻都紧闭着门。
小卖铺没有经过装修,是简单的白墙+水泥地。
招牌是用一块木牌做的,上边用红色粉笔竖写着“小卖铺”三个字,在左边墙壁钉了颗钉子,招牌就挂在哪儿。
此时,店里有两个忙碌的身影。
咕噜咕噜——
车轮压过路面,忽然停下。
闵杏听到声音抬头一看,立马丢下擦摆台的帕子往外跑,“薇薇!”
“薇薇来啦。”闵妈妈刚好换好灯泡。
她跳下板凳,走到门边拉了拉灯绳,一抹微黄的光在白天亮起,给原本就明亮的小店镀上一层微醺暖黄。
“这铺子真不错。”钱薇绝对是真心夸奖。
铺子比邻居民区,身后又是纺织厂,两处都是人流量爆棚,以后绝对不缺客人。
闵妈妈擦了擦额上的汗,“我也是一眼就看中了这间铺子。”
说罢,她走到板车旁,“这、这些就是全部的货了?”
之前一首是想象。
现在实物摆在面前,闵妈妈忽然觉得这点东西好像...有点少诶。
“是的。”钱薇出声,把闵妈妈的思绪打断了。
紧接着,钱薇弯腰从板车里拿出一卷报纸。
她轻轻解开报纸,露出一捧橙黄的新鲜向日葵,“阿姨,这是我送给你的开业礼物,祝你生意兴隆,暴富暴美包开心!”
“好漂亮!”闵妈妈眼尾氤氲着水光。
毫不夸张的说,钱薇是这辈子第一个送她鲜花的人。
“谢谢你啊,薇薇!这店要不是你,我都开不起来。”闵妈妈接过花,小心翼翼地嗅了嗅,嘴角勾勒的笑比鲜花还要明艳三分。
钱薇又从板车里掏出一个陶瓷花瓶递给闵杏,“去打点水,把花插水里,能活得久一些。”
说完,又看向闵妈妈,“阿姨,别这么说,我们是合作,大家互惠互利。”
“嗐,别说这些了,你快进来坐。”她抱着鲜花邀请钱薇进店。
店铺不大,供销社用玻璃摆台,闵妈妈就用木头摆台将客户与货架隔开,边缘开一扇门容自己人进出,不进人的时候就关起来。
等把所有货都摆到货架上,闵妈妈才发现个致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