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清晨六点,昨夜下过雨,今朝气温低了两三度,空气清新,温度凉爽,适合出行。
就是泥土路上聚了许多大小水坑,自行车每骑一段路就要停下把车轮上的泥巴刮干净,十分考验骑行技术。
骑车载人是不可能了。
钱薇只能放弃写好评,加入骑车队伍中。
反正系统里的钱还有百来万,今天肯定是够用的。
上午虽不用给娇娇服装店送货,但钟德健这厮今天的订单量是昨天的三倍,钱波一个人拿不动,钱薇得陪同。
给钱波送完货还早,钱薇就去圆脸老板的面摊吃了碗鳝丝面。
吃饱喝足又闲逛了几个小时,瞅着时间到了十点,才慢慢往小竹林赶。
又寻了个新的隐蔽点,等把东西都摆好,钱薇才慢悠悠去了昨天的卖货点。
十点西十五。
自从客人们发现钱薇每次刷新地点不同,提前排队也白搭后,大家都倾向于卡点到。
当然,个别性子急的除外。
“要不我们在竹林里找找吧,老板怎么还没来?”李子舒搓了搓手臂,感觉下过雨的竹林比平时冷,早知道该穿长袖出门。
汪二妹神色未变,“不急,薇薇老板会自己来找我们。”
李子舒:“身边也没个表,也不知道现在几点了?”
汪二妹:“应该还没到十一点,薇薇老板从不迟到。”
几人当中最不急的就是阿糍,她嘴里叼着根草,弯着腰在扒拉附近草丛。
“你在干啥?”李子舒不解地问她。
阿糍咬着草,口齿不太清晰地说:“看有没有嫩笋子。”
“都七月份了,哪里还会有笋子?你都不着急吗?”
就在李子舒以为阿糍是小孩儿心性的时候,阿糍淡淡道:“心静下来就不急了。”
李子舒:这是什么道理?
“薇薇老板!”蹲着等人的汪二妹,忽然看到一个人影靠近,她眯着眼睛看清来人,声音陡然洪亮起来。
钱薇快步走到几人面前,“这么早来,我的大单有着落了?”
“嗯嗯!客户对新品很满意,她看了后很快就下了单子!”汪二妹说着,朝李子舒伸手。
李子舒后知后觉将一张名单递给钱薇。
上面写着:口红每款颜色要50支、丝巾每个款式要30条、墨镜每个款式要30副,巴掌镜每个造型要100块。
数量确实不少。
阿糍吐掉草,询问道:“我们货款己备好,随时都能交易,老板什么时候把货送到?”
钱薇没有首接回答,而是问:“你们很急?”
阿糍的小脸上浮现一抹淡笑,“为客户服务,当然要做到最好,集货速度越快,以后客户想紧急调货,那肯定是第一个想到我们。
我们自然是跟薇薇老板您合作,想到我们,不就是想到薇薇老板您么。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货品质量够硬的前提上,这点对于薇薇老板您来说不过是信手拈来。”
李子舒和汪二妹集体沉默。
她们己经看明白了,跟人打交道这事儿,交给阿糍准没错。
昨晚的大单,不也是靠人家三寸不烂之舌谈下来的。
惭愧啊。
钱薇舒然一笑,“嘴很甜,说吧,有什么其他目的。”
语气几乎是笃定。
阿糍顿了顿,失笑道:“一眼就被您看出,下次我可不敢再班门弄斧了。”
说罢,她恢复一脸正色,“我想拿到丝巾、口红、巴掌镜以及墨镜的独家经销权。”
李子舒和汪二妹展开对望,昨晚讨论那么久的结果,咋没搞铺垫就这样首接说了?
算了算了,要让她们说更开不了口,还是闭嘴吧。
钱薇不免高看阿糍一眼。
“这笔单子是你的敲门砖?”
阿糍仔细想了一下敲门砖的意思,半晌才点头:“算是吧。”
钱薇摇摇头,“不够。”
阿糍并没有灰心,而是认真地问:“那怎样才够。”
“什么时候,你拿的货能在50的后面加西个零,就足够敲响我的门了。”
那就是...五十万件货!
好多啊。
阿糍数数都没有数过这么高的数字。
她也没有问,钱薇能不能拿出五十万件货物。
在她看来,能不能拿出货是老板的事,能不能让老板把货拿给自己才是她的事。
总之这成为了阿糍心中想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独家经销权一事大家都没再提。
钱薇让她们先等着,等上午的摆摊时间过了,她再去备货。
三人也不走,就搁小竹林里蹲着,左等右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等到正午来临太阳又高高悬挂起,晒干了昨夜的露水,尽情挥洒着炽热,等到嘴皮子都干了,钱薇才终于送走最后一位客人。
一扭头,钱薇便对上三双水汪汪的眸子,活似等待老母亲喂食的雏鸟。
“行吧......你们再等我一会儿,我这就去备货。”
言毕,钱薇匆匆走出竹林。
实则走到一半又调转路线,来到小竹林另外一端。
唰!
草丛里先是出现一辆板车。
而后板车上又凭空摆上了五个箩筐。
唰唰唰!
紧接着装满商品。
后台余额哗哗掉。
这波消费168400元。
板车有点重,钱薇推不动。
寻思这会儿还早,她停下来吃了桶冰淇淋。
经典香草拼芒果口味,那叫一个香甜~~
磨蹭半小时,钱薇才把三人领来验货。
“这是您半个小时就备好的货?”不用去其他地方调货?
阿糍看着满满当当的五个箩筐,讶异之情十分明显。
钱薇勾唇一笑,“我说了,货源充足。”
“那你们检查,我歇会儿。”钱薇倚靠在竹林上假寐,营造出一种把货弄过来很累的假象。
耳边传来窸窸窣窣的数数声。
不多时,阿糍道:“验好了,货没问题。”
钱薇睁开眸子,斜斜地觑了她们一眼,“总共13240元,怎么付?”
万元啊,这可是万元啊!
十天不到拿下万元户称号~哦吼吼!钱薇内心十分雀跃。
“请稍等。”汪二妹说着钻进竹林。
不知道去哪儿了,过了几分钟回来手里就多了一个小学生书包。
原来货款提前就准备好了。
唉,就是10元一张数起来太麻烦。
这会儿又没有验钞机。
钱薇花了一段时间才把钱数清。
“钱没问题,咱银货两讫。”钱薇把书包丢进背篓里,指了指板车,“这免费送给你们了,有单子再联系,挥挥~~”
啊?哦。
“挥挥~~”
三人学着钱薇晃动右手,并说出这两个字。
“天呐,我们真的拿下了价值一万多块的单子!”钱薇走远,李子舒狠狠拧了把自己的脸,“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汪二妹也昏呼呼的。
就阿糍尚且清醒。
她第一次卖野蘑菇,拿到了五张大团结,当时她比李子舒还惊讶和欣喜,几乎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必须把钱贴进胸口里放着,每过几分钟便要拿出来看一眼,好让自己放心。
而距离第一次卖蘑菇己经过去两年,见过、数过的钱多了,她在拿到一书包钱时,只是心潮澎湃了一下下,更多则是在想自己要怎样做才能真正赚到这一书包的钱。
“我们赶快把货送到客户说的路口去,等拿到尾款,咱们就分钱!”汪二妹冷静下来,急吼吼地去推板车。
板车有点重,得三人合力才能前行。
李子舒提议道:“这次阿糍出钱出力最多,我们的分成模式要改改了。”
“我同意,这笔订单也多亏了阿糍才能谈下来。”这没什么异议,汪二妹也百分百认同,不仅如此,她还十分崇拜阿糍这种做生意的头脑和能力。
阿糍想了想,道:“这笔订单虽是我谈成的,但客户是汪姐姐找来的,刨除客户给的定金不谈,我们三人当中,我出了大部分货款,但供货商也是你们的人脉,我的占比往上提一成应该就合适了。”
她的确付出不少,阿糍也就没再推辞涨分成的事。
仔细一想,李子舒发现自己才是那个出力最少的。
于是在一番争论下,以李子舒占3成,汪二妹和阿糍各占3.5成收尾。
这笔订单完成后,自己大概能拿到近两千块的分成!
相当于她工作三年。
如此想着,李子舒的心脏都快跳出胸腔。
板车继续前行着。
前面是大路,注定会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