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劫:我在唐末修山河
天工劫:我在唐末修山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工劫:我在唐末修山河 > 第19章 龙脉惊变

第19章 龙脉惊变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工劫:我在唐末修山河
作者:
海过客
本章字数:
6564
更新时间:
2025-03-23

地裂骤起,罪责加身

大唐盛世,成都府向来繁华热闹,百姓安居乐业。然而,这一日,平静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

清晨,城中百姓正准备开始新一天的营生,忽然大地剧烈震颤,仿佛沉睡的巨兽在愤怒咆哮。紧接着,一条条触目惊心的地裂在街道、房屋间蔓延开来,房屋纷纷倒塌,尘土飞扬,哭喊声、呼救声瞬间响彻整个成都府。

消息迅速传到官府,官员们大惊失色,急忙组织人手进行救援。与此同时,城中的一些士族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这些士族在成都府根基深厚,平日里便对一些新兴势力颇为不满。而唐振,作为近来崭露头角的人物,因主张一些变革举措,触动了士族的利益,此时便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士族们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很快便达成了一致的论调:此次地裂乃是唐振“断龙脉”所致。他们西处宣扬,称唐振不敬天地,肆意妄为,破坏了成都府的风水命脉,才招致如此灾祸。谣言如野火般迅速在城中传播,不明真相的百姓们在恐惧和慌乱中,也渐渐对唐振产生了怨恨和指责。

唐振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这是士族们的阴谋,意在借此机会打压自己。但此刻当务之急是解决地裂带来的危机,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顾不上与士族们争辩,立刻召集了一群精通地理、水利的能人志士,开始对此次地裂事件展开调查。

声呐勘探,洞察地下

唐振和他的团队来到地裂最为严重的区域。看着眼前满目疮痍的景象,众人心中都沉甸甸的。他们知道,想要化解危机,必须先了解地下的情况。

这时,有人提出可以利用一种神奇的“听地脉”之术。实际上,这是唐振将现代的声波成像术进行了巧妙包装。他让人制作了一些特殊的装置,将其放置在地裂附近的不同位置。这些装置能够发出特殊频率的声波,声波在地下传播,遇到不同的介质便会反射回来,再通过复杂的计算和分析,便能绘制出地下河网的大致轮廓。

随着装置的启动,众人紧张地等待着结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地下河网的图像逐渐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原来,成都府地下河网错综复杂,此次地裂很可能是由于地下河的水流变化,导致地层结构不稳定而引发的。

唐振仔细观察着图像,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仅仅了解地下河网的情况还不够,必须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稳定地层,防止地裂进一步扩大。他想起了汉代的井渠技术,那是一种巧妙的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地疏导水流。但如今情况特殊,需要对其进行改良,以适应现在的地下管网状况。

虹吸排水,力挽狂澜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唐振决定设计一套虹吸排水系统。他带领团队日夜赶工,根据地下河网的分布和地势情况,规划出了排水管道的走向。同时,改良后的汉代井渠技术也被应用其中,将原本分散的地下水流引导至统一的排水管道中。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地下情况复杂,管道铺设时常遇到坚硬的岩石层。但唐振和他的团队毫不气馁,他们想尽办法,采用各种工具和技术,一点点地推进工程进度。

就在工程紧张进行的时候,地裂处又有了新的发现。有人在清理地裂废墟时,发现了一段钛合金管道残骸,上面竟刻有“2040”的字样。这一发现让众人惊讶不己,纷纷猜测这神秘管道的来历。与此同时,裴九娘在救治伤员时,也有了惊人的发现:一些伤员的骨骼中竟含有纳米磷灰石。这些奇怪的发现,仿佛一团团迷雾,笼罩在众人心头,让此次地裂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但唐振顾不上这些谜团,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虹吸排水系统的建设中。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排水系统顺利完工。随着系统的启动,地下多余的水流被迅速排出,地层逐渐稳定下来,地裂也不再继续扩大。成都府的危机,在唐振和众人的努力下,暂时得到了化解。然而,那些神秘的发现,又将引领他们走向怎样未知的冒险呢?

地裂深处传来金铁交鸣之声,唐振攥紧改良版司南跃入裂隙。朱五娘抛出的火折子照亮洞壁,只见三十六组"连机碓"水硙装置正碾碎岩层,齿轮间迸溅的火星竟泛着量子蓝光。

"这不是普通水硙!"唐振以游标卡尺丈量轮轴间距,发现每套"枢机珠"都嵌着米粒大的晶体,"《墨经》所载'契轮之术',竟被改造成量子谐振器。"

李彦的玄甲卫刚搬开碎石,陈敬瑄的亲兵便举着火把围住洞口。节度使踩着鎏金马镫冷笑:"擅动龙脉者当诛九族!"他身后术士摇动铜铃,那些被纳米机器人控制的流民突然眼泛红光。

唐振突然挥锤砸向主齿轮,青铜枢机珠应声碎裂。迸射的金属碎片在空中组成全息星图,赫然显现出"Ω"型能量纹路。朱五娘趁机抛出改良织机梭,银丝缠住三丈外的水轮轴心。

"坎位三转,离宫五停!"唐振用浑天仪校准方位,那些量子水硙突然反向运转。地底传来玄武哀鸣,裂缝中升起青铜浑象仪,其赤道环上密布着二进制刻痕。

陈敬瑄的术士突然呕出蓝血,他们手中的控尸符燃起幽火。唐振趁机掀开浑象仪顶盖,内部竟是用"夹纻"工艺包裹的量子计算机,散热孔飘出的冰屑带着2018年北京雾霾的硫化物气息。

"三年后的长安..."唐振抚摸着浑象仪内壁的《推背图》残页,突然被李彦拽开。一支刻着沙陀图腾的弩箭擦肩而过,精准击碎计算机的存储核心。暗处传来机械转动的喀嗒声,似有千万"木牛流马"正破土而出。

---

《天工札记·枢机珠考》

文言原文:

枢机珠者,效法璇玑玉衡而作。外圆内孔,齿距如黍,以精铜九煅而成。其用也,若置诸水碓之轴,可省人力十之七八。然今见异制,珠内嵌荧惑之晶,运转时星火迸射,疑合西域幻术。

白话解析:

轴承(枢机珠)是模仿天文仪器制造的机械部件。采用九炼青铜铸造,外圆中空、齿纹精细。正常使用时能提升水硙效率,但新发现的轴承内部镶嵌神秘晶体,运转时产生特殊火花,可能结合了外来技术。

终局谜云

成都府的地裂危机在虹吸排水系统的作用下看似得到了缓解,城市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然而,那些在危机中发现的奇异线索,却如阴霾般笼罩在众人心头,挥之不去。

唐振作为被士族怀疑“断龙脉”之人,虽因化解危机而暂时洗脱嫌疑,但他自己深知,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谜团。他时常盯着地裂处发现的钛合金管道残骸出神,那上面清晰刻着的“2040”,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时间?还是某种神秘代码?

裴九娘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她对伤者骨骼中纳米磷灰石的研究毫无头绪,这种在当今时代不可能出现的物质,为何会出现在伤者体内?难道这些伤者并非来自这个时代?

与此同时,钦天监的观测也出现了异常。原本用于观测天象的漏刻,竟浮现出二维码纹路,这诡异的现象让钦天监的官员们惶恐不安。而陈敬瑄佩刀反射出的卫星影像,更是让整个官场人心惶惶。有人传言,这是上天降下的警示,也有人猜测,是有神秘力量在操控这一切。

唐振决定深入调查这些奇异现象。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人脉,开始暗中搜集线索。他发现,这些奇异现象似乎都与成都府地下隐藏的秘密有关。传说中,成都府地下有着不为人知的古老机关和神秘通道,或许这些线索的答案就隐藏在其中。

在调查过程中,唐振结识了一位神秘的老者。老者自称知晓一些关于地下秘密的传说,但却不肯轻易透露。在唐振的再三追问下,老者才缓缓讲述了一个关于“时空之门”的传说。据说,在成都府地下深处,隐藏着一扇能够连接不同时空的门,而开启这扇门的钥匙,就隐藏在那些古老的机关之中。

唐振听闻后,心中燃起了希望。他猜测,那些奇异的物质和现象,或许都与这“时空之门”有关。也许,钛合金管道和纳米磷灰石就是来自未来时空的遗留物。

就在唐振准备进一步探寻地下秘密时,意外发生了。士族们得知了他的调查行动,担心会引发更大的危机,便派人对他进行监视和阻挠。唐振陷入了困境,他既要躲避士族的干扰,又要尽快解开这些谜团。

而此时,成都府再次出现了异常。地裂处开始发出奇异的光芒,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仿佛有某种强大的力量即将破土而出。城市中的人们再次陷入了恐慌,纷纷传言这是“时空之门”即将开启的征兆。

唐振知道,时间己经不多了。他决定不顾士族的阻挠,深入地下,探寻真相。他能否成功解开这些谜团,阻止可能出现的危机?那扇传说中的“时空之门”是否真的存在?开启之后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成都府的命运,似乎也将随着这些谜团的解开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