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431章 定向阵列天线

第431章 定向阵列天线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作者:
一只山竹榴莲
本章字数:
4282
更新时间:
2025-06-25

走出会议室,李明远深吸一口气。上辈子在网上看过的合成孔径雷达资料终于派上了用场,这项在七十年代才真正成熟的技术,现在被他提前二十多年带到了这个世界。

"接下来,该准备电子干扰系统了。"他低声自语,脑海中己经开始构思下一个"黑科技"。

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功震撼了整个基地,李明远一夜之间成为所有人心目中的"技术魔术师"。但他没有沉浸在荣誉中,第二天一早就把自己关进了实验室,开始了新一轮的研发工作。

"干扰系统,电子战的核心。"李明远在笔记本上写下这行字,然后开始绘制一系列电路图和天线设计图。在现代战争中,电子战能力往往决定胜负,而在五十年代,这一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

午饭时间,无线电组的陈教授来找李明远,发现他面前摊着一堆电路图纸。

"新项目?"陈教授好奇地问。

李明远抬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电子干扰系统,能够有效压制敌方的雷达和通信系统。"

陈教授凑过来看了看图纸,皱起眉头:"这个功率放大电路...设计输出功率多大?"

"峰值5千瓦,持续2千瓦。"李明远淡定地回答。

"多少?!"陈教授惊得差点跳起来,"这...这是要烧毁所有接收设备吗?现有的电子管根本承受不了这种功率!"

李明远神秘一笑:"谁说我们要用传统电子管?"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个看起来极为特殊的电子元件。

"这是我根据新理论设计的高功率放大器,采用特殊结构的电子管阵列,能够承受极高的功率输出。"

陈教授小心地拿起一个元件,仔细端详着:"这个冷却结构...还有电极排列...我从未见过这种设计。"

"这只是开始,"李明远说,"我需要你帮我组建一个团队,最好的无线电专家和天线设计师,我们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原型机的组装和测试。"

陈教授还想问什么,但看到李明远坚定的眼神,最终只是点点头:"好吧,我相信你。毕竟,合成孔径雷达己经证明了你的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明远带领新组建的团队日夜奋战。他们的工作区被严格隔离,只有获得特别许可的人才能进入。即使是基地的高层领导,也只知道李明远在研发"某种电子设备",具体细节一概保密。

"高频段发射电路组装完成!"

"定向天线阵列测试通过,增益达到设计要求!"

"调制解调系统联调成功,频谱覆盖范围符合预期!"

团队的每一项突破都让李明远更加确信:他即将创造出一个在这个时代完全超前的电子战系统。

一个月后的清晨,李明远站在测试场中央,面前是一台造型奇特的设备——一个装满了电子元件的机柜,连接着一组可调向的天线阵列。这就是他们日夜奋战的成果:代号"风暴"的电子干扰系统原型机。

"准备测试!"李明远对着对讲机喊道,"所有人员确认就位!"

测试区周围,几十名技术人员各就各位,他们手中拿着各种通讯设备和监测仪器,准备记录测试效果。

"警告!首次全功率测试即将开始,可能影响区域内所有无线电通讯,持续时间五分钟!"李明远最后警告一次,然后开始倒计时:"三、二、一,启动!"

他按下了控制台上的红色按钮。

设备启动了,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声。天线阵列开始旋转,对准了预定的测试区域。

几乎是瞬间,测试区内的所有通讯设备都失去了信号。对讲机里只有刺耳的静电噪音,无线电接收机的指针疯狂摆动,连军方特殊频道的加密通信也陷入了一片死寂。

李明远通过监测设备观察着干扰效果,满意地点点头。"风暴"系统不仅仅是简单地发射强功率噪声,而是能够智能分析敌方信号特征,并针对性地进行干扰和欺骗。这种技术在五十年代简首如同魔法一般超前。

测试持续了整整五分钟,当李明远最终关闭设备时,测试区的通讯系统才逐渐恢复正常。

一片死寂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太不可思议了!"

"完全屏蔽了所有通讯!"

"连军方的加密频道都扰了!"

军方代表林上校快步走向李明远,脸上表情复杂:"李总工,这...这简首是战场上的终极武器!如果我们能把这个装备上飞机,敌人的防空系统将完全失效!"

李明远笑了笑:"不仅仅是防空系统,林上校。敌人的通讯、导航、雷达...所有依赖电磁波的系统都将受到影响。而且,这只是原型机,功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林上校激动得语无伦次:"这...这太惊人了!李总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在现代战争中,谁控制了电磁频谱,谁就控制了战场!如果我们能大规模部署这种设备..."

"准确的说,这是一种主动防御系统。"李明远补充道,"我们不需要与星条国或北极熊国比拼核弹数量,只需要确保我们能够有效干扰他们的制导系统。"

林上校瞪大了眼睛,似乎才意识到这一点:"你是说...即使他们发射导弹..."

"导弹依赖无线电导航和雷达制导,"李明远平静地说,"如果这些系统失效,再先进的武器也只是一堆昂贵的废铁。"

这句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沉思。在核武器迅速发展的年代,李明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不是比拼谁的拳头更大,而是想办法让对手的拳头打不中。

张部长是最后一个来到测试现场的,他全程观看了测试录像,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敬畏,最后是深深的思考。

"李总工,你再一次改变了游戏规则。"张部长最终说道,"我会立即向上级汇报这一突破性成果。但有一个问题:量产可能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