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晏明珠站起身来,缓步走到亭边,望着远处被夕阳染成橙红色的天际,“嬷嬷,既然决定在这里成亲,那这喜堂也是要布置起来了。”
老嬷嬷道:“小姐放心,老奴这就去办。”
苏启铭各种滋味的去,又换了各种滋味的回。
“怎么样?怎么样?”苏大一见他回来就焦急的问。
刚才他和苏西都商量好了,要是对方不好处,他和苏二两家都先去他那边挤一挤,左右他那屋子房间还是有的,挤一挤也能住。
苏启铭憋了半天,道:“长得还……挺美的。”
苏大怒问:“谁问你她长什么样了?”
李氏试探的问:“你这是看上人家了?”
苏启铭很诚实:“比我以前想的最好的娘子还要好。”
好吧,大家白担心一场了。
这事……苏荷是有私心的,能完成任务她自然是希望能完成任务的。
就这段时间的经历来看,系统发布的任务不说难易,至少没出现害人的事情。
只是也免不了有些伤怀,大哥看起来是接受了,似乎皆大欢喜。
但不接受也不能如何。
她爹都想过,她自然也是想过的,就她脑子里的东西,大富大贵可能要看机遇,但是生存下去应该不难才对。
跟她爹和二叔聊过才知道,别说背井离乡了,就是在村里没有宗族依靠日子都过得艰难。
二叔给她举了个例子,“你看这柳溪村还有不少荒地,但是会开荒的只有苏家和陈家的人,你知道为什么吗?”
苏荷不懂,现在荒地越来越少了,但不是没有。
庄户人家对土地 情结深厚,想要开荒的人不少。
但开荒出来的地会是谁的?
你家儿子多还能打也是一重保险,否则明抢暗抢,哪怕是打死打伤的事情都层出不穷。
没什么共赢,地就那么多,大家都要过活,知道你无有依靠就抢你怎么了?
别说天高皇帝远了,只要当时没把人打死,后来咽气的都少有惊动官府的。
“为什么?不报官吗?”苏荷理解不了。
就算是封建社会,也是有法制的吧?
苏二叹了口气:“打官司要花银子,家里的顶梁柱也没了,剩下的人还想要活下去,除了忍气吞声又能怎么样呢?”
荒地还是无主的,只在几户人家之间争夺都是弱肉强食。
还有水源更是年年争夺的焦点。
年景好的时候还好,你好我好大家好,若是水源不足呢?
粮食就是命,争夺水源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情,那时候就需要宗族抱团,甚至整个村子的人抱团才行。
尤其是家里多少劳动力的,更是要依附宗族才能存活,否则被打被抢被伤都是随风而去的一句话罢了。
你就是去讨饭,没得点抱团意识都会被人欺辱打压。
也难怪很多人都怕被除族,明明族人对自己不好还要硬忍着。
因为除族之后是什么样的境况,大部分人都是不敢赌的。
忍着还能苟延残喘,不忍说不定是尸骨无存。
苏荷只觉得心里难受。
她开始还想过她爹就算不能考取功名,能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也行。
但现在却觉得,他们这些人真的太渺小了。
除非上位者不需要,否则就是随时都能牺牲的蝼蚁。
哪怕没有任何的野心,也未必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她爹就她一个女儿,以后又会是如何?
作为小学生的年纪,她本没想过成亲这么遥远的事情,但是苏启铭也不过个高一、高二的年纪而己,不也是架了上去吗?
“爹,你一定要好好念书。”苏荷一时间也想不出别的办法,那就鸡爹吧。
若是她爹能做个举人,不说能主宰生死,应该对自己家人能有些话语权吧。
婚事来得很仓促,既然苏启铭定下来了,李氏也忙着张罗。
要是按照村里的规矩,家里那些积蓄也能置办一份体面的聘礼的。
问题是人家陪嫁的级别是庄子和城里的大宅,他们家这点儿钱完全是九牛一毛。
听苏启铭所说那家里也不缺啥家具。
最后除了去官府过文书,李氏就是给苏启铭赶一件喜袍——娶媳妇就算只出一个人,也得有身像样的衣服。
剩下的则首接塞给他:“做男人总得有点私房钱。”
以后娶富婆少奋斗三十年,现在看起来压力挺大的。
村里的各种风言风语也漫天飞舞。
陪嫁银子多少没人知道,但是县城的宅子和旁边的庄子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样的存在。
一边羡慕苏启铭走了狗屎运,一边又阴阳那姑娘肯定有大毛病才会如此。
两人在县城拜堂,又讥讽苏大养了十多年,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些人就是这样的。
开始看的是苏启铭那20亩上好的水田出息大,觉得苏大拿捏了侄儿占了便宜,风言风语对着苏大。
现在庄子都有了,那20亩地又算什么?
阴阳怪气的矛头又对向了苏启铭,说他去城里成亲就是抛下叔父,薄情寡义。
更多人则是拉着他的手说以前如何如何,让他发达了不要忘了照顾族里邻居。
就连彭氏都拉着苏启铭哭了两场,显得多舍不得这个“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她是如何把他当自己的亲孙子看的,以后可一定要与苏启强相互扶持。
还有不少送鸡蛋、送鸡、送干菜的,说是添喜,也有巴结之意。
倒是苏大没有跟侄儿拉深感情做什么,以前是什么样现在依旧是什么样。
孟氏又有了身子,与这样的事情有冲撞不好出来帮忙,倒是苏二不解了,“那孩子与你亲,你跟他多热络热络,将来小荷嫁人了,总还有人撑腰。”
苏大摇了摇头。
他护不住侄儿,至少要护住女儿。
凭什么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就是他人微言轻说不上话吗?
侄儿能够满意那大幸,至少女儿的婚事要自己做主。
至于撑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他要是能争气点,将来侄儿受了委屈,说不定那时候的自己也能真的有作为长辈的能力帮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