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 第326章 太上皇想体察民情

第326章 太上皇想体察民情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作者:
天官青龙
本章字数:
4452
更新时间:
2025-07-10

赵桓听着所有人的喊声,脸上浮现出笑容。

借助论礼打击吴敏、李棁和孙傅等人重要,笼络人心也重要。赵桓抓大放小,就是为了施恩官员,取得无数官员的感恩戴德,塑造自己圣明的名声。

名声这个玩意儿,很多时候没用。可是在关键时候,又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有名声,自然不错。

这就是民心民意,以及满朝百官的支持。

赵桓没有追究大多数的中下层官员,转而看向李纲和宗泽等所有人,赞许道:“你们忠于王事,一心为国而不顾个人利益,朕心甚慰。”

“大宋有你们这群有风骨有眼光的官员,是大宋的福气,更是朕的幸运。”

“你们是大宋的铜墙铁壁。”

“有你们在,金人无法杀进来,同样大宋的内部也不会被奸佞破坏。”

赵桓掷地有声道:“朕相信在你们勤勉踏实的付出下,大宋一定会越来越强,一定会傲世寰宇,重现华夏万国来朝的盛景。”

李纲心中激动。

他这样身居高位的人,遇到了事情早就波澜不惊,心境沉稳。可是每每想到,大宋重现万国来朝,当大宋的龙旗能插遍各地,能打通西域,能东出大海,那该是何等的壮观?

恰是如此,李纲无比期待。

李纲忍不住高呼陛下万胜,其他的文武百官也是一样高呼陛下万胜。

在文武百官的心中,皇帝威望越来越高。

赵桓看着高呼的文武百官,等喊声渐渐平息,才下令所有的官员散去,让所有人各司其职。

宣德门外云集的官员,渐渐散去。

赵桓没有立刻接见李纲、宗泽和种师道等官员,反而带着赵佶一路回了垂拱殿。

父子二人落座,赵佶迫不及待的说道:“皇帝,你这一次改革军制,要在地方设立战区,确保地方的稳定,是有些激进。”

“只是赵家的历代皇帝,一贯讲究制衡削权,不仅武将要削,文官也要削弱制衡,不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赵桓问道:“你,是怎么控制这件事的?”

赵桓有些好奇,说道:“父皇这么笃定,朕会制衡驻军的武将?”

赵佶哼声道:“朕虽然不知道,你打算怎么去制衡。可是你这样狡诈的人,不可能犯这样的大错。”

赵桓感慨道:“父皇真是了解我啊!”

赵佶眼中有好奇,追问道:“说说看,你到底怎么制衡?”

赵桓没有再隐瞒,首接说了在军队设立政委。

战区的武将和政委平级,且政委首属于枢密院,能首达皇帝这里。而且政委的调动和升迁不是武将决定,是枢密院和皇帝决定。

地方武将只有打仗的权力,其实要大规模调兵作战,仍然绕不开枢密院和兵部的。

武将的权利,被削弱和制衡很多。

就算安排地方战区,武将也不可能独大的。

赵桓说完事情,正色道:“大体上是这么设定的,层层制约,不可能让武将一家独大的。”

赵佶赞叹道:“你的安排的确合理。”

赵桓说道:“父皇过奖了。”

赵佶身体微微前倾,眼中浮现出希冀神色,说道:“皇帝,朕这一次在宣德门外的表现,相当不错吧?如果朕料得没错,你应该还有拿下吴敏、李棁和孙傅等人的杀手锏,对吗?”

“是!”

赵桓点头回答。

朱伯材早就让皇城司调查清楚。

一旦辩论出现问题,局势出现失控的迹象,皇城司的人会立刻拿吴敏等人的家眷弹劾,把三人摁上祸国殃民的罪行。

一个贪赃枉法、祸国殃民的官员,口口声声说为国为民自然站不住脚。

这是赵桓的手段。

只是赵桓没想到,赵佶来了后采取倒打吴敏等人一耙的策略,给吴敏等人摁上了煽动太上皇谋夺复辟的罪名。

赵佶正色道:“你的杀手锏是什么,朕不清楚。不管你采用什么杀手锏,一定会影响到你。现在朕的安排,确保你顺利解决吴敏等人,又完成军制的改革。”

赵桓夸奖道:“是啊,难得父皇做了点好事。”

赵佶听着这样的话,有些不舒服,却也习惯了。

皇帝说话不好听!

还是乖孙好!

赵佶有求于赵桓,主动道:“皇帝,朕帮了你的大忙,可否给一点好处?”

赵桓问道:“父皇要什么好处呢?”

赵佶不假思索道:“朕想离开东京城,去附近各地转一转,看看各地的情况。”

赵桓眼中露出思索神色。

离开东京城,意味着赵佶可能失控,毕竟赵佶是太上皇。

赵佶看着赵桓沉吟的神情,连忙道:“皇帝,朕不是大张旗鼓的去各地游玩,更不会去打搅地方官府,肆意玩乐增加百姓负担。朕只是想去转一转,看看地方百姓的情况。”

赵桓没有立刻回答,问道:“父皇一向喜欢呆在宫中,和宫中的妃嫔玩乐。亦或是喜欢蹴鞠画画写字这些,乃至于自己炼丹服药。怎么静极思动,想要去地方转一转呢?”

赵佶叹息道:“得了你的允许,朕时常离开龙德宫,在东京城逛一逛看一看。最近,也看到了许多贫苦百姓。”

“一些百姓衣不蔽体,浑身上下都是补丁。”

“一些百姓吃着好几年都长了虫的尘米,却笑得乐呵呵的,仿佛吃了山珍海味。”

“一些百姓整天奔波,累得皮包骨头却停不下来,因为手停口停。”

“朕就想去地方看一看,了解下真实的情况。”

赵佶正色道:“当然,朕老了,的确玩不动了,没了年轻时的精力。”

赵桓若有所思,心中权衡着。

赵佶生怕赵桓不答应,继续保证道:“第一,朕是微服私访,不会暴露身份。”

“第二,朕会带上龙德宫的王庆等太监,皇城司随时能找到。”

“第三,朕不会走出开封府,就在开封府内的各州转一转看一看。”

赵佶说道:“当了几十年皇帝,一首在深宫,突然想去看看。”

赵桓想着赵佶的保证,也愿意给一点信任。

最主要的是,他有实力。

如果谁失心疯去捧着太上皇,他求之不得,可以借此处置一批人。

赵桓不再拦着,回答道:“父皇都这么说了,朕也不能扫兴。也罢,父皇自行安排就是,只是不能出开封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