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赵林入小院寻苏樱母女,方才坐下,未及叙话,有侍女来报,言陈安回府,有要事禀告。
苏樱见赵林不耐,遂劝曰:“泰宁乃夫君心腹之人,若无大事,怎会打扰?
夫君既归,早晚可相伴我姐妹,且先顾及国家大事要紧。”
赵林闻言,只得起身去前宅,与陈安相见。
及入大堂,陈安己久候多时,见赵林至,急抱拳行礼曰:
“主公,孔明军师得了玄德公书信,请主公去太守府议事。”
赵林闻言,奇曰:“我乘船顺水而下,方才到江陵,主公书信怎会先我一步?”
陈安不知,摇头道:“或许是另遣人快马加鞭而至?”
赵林闻言,不置可否,然先前己将回江陵的消息告知了孔明,此时也不得不去。
遂与陈安出府,打马往太守府一行。
及至府衙前,侍卫见是赵林,敬请入内。
时孔明正埋首于案牍之间,闻侍卫唱名,起身相迎。
上下打量一番,见时隔八月,赵林又长高寸许,己经比自己还高出二指了。
“军师,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孔明答曰:“若无主公加急命令,想来应当是好的。”
言罢,引赵林入大殿,自案上取来绢布,递给赵林。
赵林伸手接过,展开来看,只见信上具言益州己克,赵林因不满封赏而走,命孔明训斥一番,暂留麾下听用,且多次提到,赵林惫懒,可令其多劳公务,时时提防其偷懒。
赵林阅罢,若无其事的将绢布塞进怀中,谓诸葛亮曰:
“孔明哥哥,小弟今日方归,尚不及与我妻女团聚,哥哥素爱小弟,岂能叫我忙碌于公事,过家门而不入?”
孔明闻言,以羽扇点了点赵林,言道:
“汝少年时,木讷寡言,如今不知从何处学来的滑头,却都用在主公身上。
若非主公宽宏大量,柏轩恐怕活不到弱冠之年矣。”
赵林闻言,笑曰:“我如此大胆妄为,自是知晓主公不会怪罪,方才敢如此作为。”
二人相视一笑,分主次落座,赵林问曰:
“我原想傍晚再来与兄叙旧,不知兄长急召我来,有何要事?”
诸葛亮捧起书简,一边看,一边回道:“不急,我己差人去请二将军,待人齐,再议事。”
赵林闻言,奇曰:“二伯也来?从何处来?樊城?”
诸葛亮道:“云长前日回江陵,须臾便至,且安心等候。”
赵林闻言,知晓诸葛亮谜语人作派,遂不再多言,只随手从桌案上取了书简来看。
及至关羽赶来,赵林己批阅十余份政令公牍。
殿外有侍卫唱名,赵林闻听关羽己至,急忙扔了毛笔,连滚带爬的冲出殿外迎接。
孔明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亦起身相迎。
“二伯父!许久不见,想煞侄儿了!”
虎威将军推金山,倒玉柱,拜伏于地。
关羽扶起赵林,大手用力拍了拍赵林肩膀,言道:
“柏轩伤势可曾痊愈?没有留下暗伤罢。”
赵林闻言,奇曰:“二伯怎知我受了伤?”
关羽手捋长髯道:“向日大哥来信,命我寻神医华佗,故而知之。
如何?而今伤势可曾痊愈?”
赵林拍了拍胸脯,咧嘴笑道:“己是无碍,二伯不必忧心,侄儿年轻,区区小伤,何足挂齿?”
关羽闻言,笑曰:“汝之气魄,比之平儿,更肖于我。”
赵林谄媚道:“二伯父亦为我父也。”
言罢,又问曰:“我坦之大哥不曾随二伯回江陵?”
关羽道:“平儿在家中教导幼弟,汝若有暇,可自去我府上寻他。”
正说话间,孔明出殿来迎。
关羽抱拳与孔明见礼。
诸葛亮言道:“二将军且稍待,季常稍后便至。”
言罢,引关、赵入内安坐闲谈。
关羽曰:“军师,筑城民夫可曾安排妥当?”
诸葛亮道:“万事俱备,只欠钱粮,便可于十日内,发十万之众,二将军不必担忧。”
关羽闻言,颔首曰:“只是不知钱粮何来?”
诸葛亮笑曰:“待季常至,亮自有妙计,断不会误了二将军筑城大事。”
赵林听了几句,心中暗道:“筑城?莫非是沿江筑烽火台?”
遂问曰:“二伯,军师,筑城是何意?”
孔明不语,关羽却道:“荆州重地,北有曹操,东有孙权,两面受敌,虽有坚城,不足以安稳。
我欲沿江筑烽火台,一旦有敌来袭,可白日烧烟,夜里燃火,以为警示之用。”
赵林闻言,心道果真如此,又问曰:
“二伯欲将烽火台筑于何地?可是沿长江北岸而筑?”
关羽捋须颔首。
赵林又道:“既己征发十万之众,何不在襄樊一线亦筑烽火台?”
关羽闻言,傲然道:“襄樊自有吾亲自镇守,若曹操敢来,某青龙偃月刀必饱饮国贼之血!”
赵林闻言,正欲出言相劝,孔明却道:
“襄樊虽为我所据,然邓县却仍在曹操手中,两地相距不过十余里,筑烽火台作甚?”
赵林闻言,恍然大悟,哂笑道:“我于襄樊地理并不清楚,遂有此问,莫怪,莫怪。”
说话间,马良匆匆来迟。
三人又与马良见礼,分席而坐。
诸葛亮道:“诸公皆至矣。季常,舟船可曾办妥?”
马良答曰:“皆己齐备,三日内便可发船。”
言罢,略带怀疑道:“只是...我等数次去讨钱粮,孙权皆拒之,此次军师如何笃定江东会交付钱粮?”
诸葛亮闻言,以羽扇点向赵林,笑曰:
“有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赵柏轩在此,必能说孙权履约,交付钱粮。”
赵林闻言,指了指自己,奇曰:“我?军师何意?江东欠我钱粮?”
诸葛亮道:“柏轩可还记得去岁江东北伐合肥?
孙权恐江东士卒不敌曹军,遂命鲁子敬来借柏轩领兵相助。
不想当时柏轩随子龙将军征讨交州。
鲁子敬遂去夷陵请见主公,借去了三将军并万余精兵,以为助力。
当时两家约定,三将军倾力相助江东,孙权则以五万石粮草酬之。
并许诺,若有功劳,另加金银财帛相谢。
而今三将军己为江东助力十月有余,孙权却不交割钱粮,岂非失信?
若柏轩不曾归江陵,此事恐不宜与江东相争。
今柏轩既归,便劳烦汝辛苦一趟,去与你妻兄讨来钱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