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游记
地理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地理游记 > 第3章 不能遗忘的圆明园

第3章 不能遗忘的圆明园

加入书架
书名:
地理游记
作者:
XY马里亚纳XY
本章字数:
2984
更新时间:
2024-11-11

圆明园,这座曾经的“万园之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无尽的沧桑变迁。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踏入了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开启了一场探寻历史的心灵之旅。

从南门进入圆明园,门口的大型盆景雕塑精致而漂亮,让人对园内的景色充满期待。购票处旁的圆明园简介牌,揭示了它作为“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地位,这里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还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

进入园内,迎晖门呈现眼前,其全景壮观而庄重。沿着赏荷路线前行,路边的老北京吹糖人等手工艺摊位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现场师傅教小朋友吹糖人的有趣过程,引起阵阵欢笑。

继续漫步,残桥出现在眼前,这是圆明园被毁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石桥。遥想当年,圆明园鼎盛时有近 200 座桥梁,如今却都已被摧毁,心中不禁涌起对英法强盗的憎恨之情。

指示牌清晰地指引着方向,我们朝着涵秋馆走去。这里是绮春园三十景之一,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园林植被以秋景为主。如今,虽已不见当年的完整建筑,但仍能从现存的遗址中感受到其曾经的精美。仙人承露遗址也只剩下后来修建的标示和简介,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

接着来到西洋楼遗址区,这里单独售票。走进谐奇趣,这是 1751 年建成的西洋楼第一座欧式建筑,尽管如今只剩下残存的石头和石柱,周围长满杂草和荷花,但从其正面仍能想象出它曾经的华丽。谐奇趣北面的喷水池,以及旁边的黄花阵,是仿造欧洲迷宫而建的花园。我也兴致勃勃地走进迷宫,尝试了三次才成功到达中心的高台圆基八方西式亭。站在亭上向南望去,迷宫的布局清晰可见,南北长约 89 米,东西宽约 59 米。

离开黄花阵,继续游览。海晏堂,这个曾经安放十二兽首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片残壁和乱石。遥想当年,十二生肖铜兽首按照时辰规律轮流喷水,午时还会一起喷水,景象何等壮观。而如今兽首散失,让人不禁为那段历史感到痛心和惋惜。

大水法遗址同样令人痛心,那几个高大的大理石柱子孤独地屹立在那里,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英法联军的罪行。残存的石柱和基座上精美的花纹配饰,也让人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

除了这些著名的遗址,圆明园的自然风光也别具魅力。园内水域广阔,众多的湖泊和河道交织其中。福海景区湖面开阔,微风吹过,波光粼粼。湖边绿树成荫,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憩场所。沿着湖边漫步,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圆明园的植被丰富多样,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桃花、杏花等花卉竞相绽放,满园春色关不住;夏天,荷花盛开,荷叶连天,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秋天,金黄的银杏叶和火红的枫叶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冬天,银装素裹的园林,又别有一番韵味。

漫步在圆明园的小路上,仿佛穿越了时空。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残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它不仅是一座园林,更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者。

游览圆明园,不仅是对美景的欣赏,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珍惜现在的和平与繁荣,努力让祖国更加强大,不再让悲剧重演。同时,也要保护和传承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继续领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

尽管花费了大半天的时间,我也只是领略了圆明园的部分景点,但这已足以让我对它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离开时,心中满是感慨,这座园林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我相信,每一次来到圆明园,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它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等待着人们不断去探寻、去品味。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力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