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们渐渐互相独立,和叶西洲也不再是单纯的对抗路父子关系,还有上下属之间不得己的敬畏。
毕竟叶西洲的实力,众人有目共睹,再加上小时候留下的记忆,萝卜们也是在开始叛逆的时期,有了惧怕的人,知道叶西洲面前,不能随意放肆。
叶承颐和叶宁安,依然是一对见面就掐的别扭兄妹。
叶承枫因为考中科举,和叶承祁、谢万一、叶承颐之间,明显有了大人和小孩的区分。
谢明月和谢清风自从过了双十年华,手里就不停地有赵琳安排的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潇洒的挥霍青春。
叶欣长成不再需要有人兜底的样子,在和叶西洲、叶承珲讨论起时局和政事时,游刃有余。
令人高兴的同时,就是她和赵琳的母女关系,开始变得不自在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赵琳的刻意疏远,一方面是因为叶欣作为强者,对弱者的本能蔑视。
而周清漓也有这种感觉。
她在历经天花生死和科举舞弊的重大变故后,变得愈发沉稳,内敛,果敢,刚毅。
可以说,这是她一生中,最好的时候。
每个人都在成长,每个人都在开辟自己的天地。
唯有赵琳和叶西洲,在逐渐退场。
——
景平二十一年,腊月二十三。
二皇子鼓动御林军和羽林卫逼宫,联合朝中江南官员上书请景平帝禅位。
京中多数官员的家眷都被二皇子的私兵扣在手里。
赵琳动手也不是,不动手也不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二皇子带人在大殿上随便杀。
叶西洲早己毫不犹豫的上前和禁军一起御敌。
景平帝的表情说不上多失望,但痛心是有的。
赵琳都不知道他在痛心什么,他的儿子因为私心,不顾大殿上这么人的性命,他还有脸心痛了。
赵琳和自己姐姐坐的端端正正,一点没有要插手这场宫变的意思。
这是男人们的游戏,她们才不要去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尽管大殿上己经死了不少人,可赵琳和赵瑾依然不为所动。
变数发生在两刻钟之后,原本应该班师回朝的西北军,不知何时杀进了宫,喊着——勤王。
赵琳悄悄瞧一眼上座的帝王,发现他脸上己经没有一丝表情,转头和自己姐姐对视一眼,心下明了,这是帝王早就算计好的。
给二皇子和九皇子挖的坑。
谁先等不及,谁就是那个被涮掉的人。
同样,如果谁等不及,又赢了,那另一个,也是被涮掉的人。
总而言之,帝王只要最后赢的那个。
——
景平二十二年,大年初一。
尘埃落定。
二皇子谋反失败,自刎于殿前,其追随官员,贤者留,有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害人性命者,斩。
这是九皇子给景平帝的提议。
景平帝问:“你就不怕那些贤能的官员,复辟二皇子的势力,给你登基之后造成麻烦。”
“回禀父皇,二皇兄己经去世,儿臣与他是手足,更愿他能安息,他虽一时不察犯下大错,但得父皇教导多年,仁善有之,一定不会希望看到无辜之人受他连累,儿臣希望能为二皇兄做最后一点事。”
“再者,官员有能力,应该造福百姓,而不是用死亡为二皇兄的错买单。”
“最后,父皇正当壮年,儿臣不敢妄议登基,只想一心替父皇解忧,为我大齐造福。”
九皇子没有说二皇子是乱臣贼子,而是还称呼他为皇兄,言谈之间,也皆是对景平帝和二皇子的恭敬。
景平帝闭了闭眼睛,胜负己分。
“你早年丧母,皇后又膝下无子,你便多去尽尽孝道吧。”
“儿臣遵旨。”
——
平阳侯府。
赵琳和叶西洲接了一道圣旨,更加准确的说,是叶欣接了一道圣旨,一道封她为六皇子妃的圣旨。
宣旨的公公刚走,玉华公主就来了。
“恭喜啊,姨母,欣儿表妹。”
“公主同喜。”
“是同喜,毕竟我就要有嫂嫂了。”
六皇子身为玉华公主的皇兄,叶欣嫁过去以后,她自然是该称一句“皇嫂”,但玉华公主,至于专门上门来说吗?
事实证明,是至于的。
因为景平帝欲将九皇子放在皇后膝下。
如此一来,从礼法上说,九皇子和玉华就是一母同胞,叶欣将来就是她实打实的亲嫂。
确实是值得专门上门来说。
——
凤仪宫。
“没想到是九皇兄赢了。”
“不管是你哪位皇兄赢了,你都要在他登基之前,尽快嫁人,否则难保你的前程。”
“女儿知道了,女儿己经有心上人了,这不是之前事情多,没来得及说嘛,如今事情尘埃落定,我这不是特意来找母后交代了嘛。”
皇后闻言,睁大了眼睛。
“你说什么?!”
“儿臣说,儿臣有心上人了,叫鲁平。”
皇后不认识此人,只当是玉华从哪里随便找来的人,就问一旁的贴身宫女:“这是哪家的公子?”
“回娘娘,奴婢也不知道。”
“你怕不是随便找了人来糊弄我的吧?”
“怎么可能,儿臣找的这个可好了,他是景平十五年的榜眼。”
“景平十五年的榜眼?”
“是,您担心女儿的婚事被皇兄登基以后做筏子,可得要赶紧帮女儿定下来。”玉华公主趴在皇后耳边说。
皇后根本就对这个景平十五年的榜眼没有任何印象,闻言更是头大的不得了。
“你怎么找一个这样名不见经传的人,都不是京中人氏吧?”
要是京中人氏,她不可能不认识,她这些年为玉华的婚事,考察了京中所有适龄的公子。
其中还包括大几岁的,小几岁的,以及适合用来养面首的,皇后娘娘几乎都看了。
谁承想,玉华公主自己不声不响找了一个榜眼,还是个到现在都没有扬过名的榜眼。
但凡他从中榜眼到现在,有一丁点的政绩,都不至于让人想都想不起来啊。
皇后娘娘说:“你换一个,换成京里的,那些小地方来的,指不定有多攀附权贵呢,你看看你姨母家的表哥,知根知底的,相貌又好,前途也好,你非得找那个什么都没有的干什么?”
“他有。”
“他有什么?”
“他有对女儿的情意,女儿己经和他定情好些时候了,就等着这些事情结束,好请父皇母后赐婚呢,女儿己经把人告诉母后了,母后且去打听打听,看看合不合适吧,要是人品无差,母后可不许给我使绊子。”
玉华公主说完,骄矜的转身离开,独留皇后叹一声气,又叹一声气。
而同样也在叹气的,还有赵琳。
——
谢明月怀孕了。
孩子爹当然就是和她同进同出的谢清风。
两人名为姐弟,实则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只是因为一个被谢长今捡回去,一个被谢长安捡回去,从此做了一家人。
赵琳说:“你们两个就不能……”先成婚,再办事吗?
但又想到,谢长今和谢长安当年也是如此,随即话锋一转道:“罢了罢了,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我也是高估你们了。”
“啥?!”
“你当初也是未婚先孕啊?”
“滚,老子这么规矩,怎么可能干这么荒唐的事,我说的是你亲爹和你亲娘。”
谢兰青过来搂着赵琳的脖子说:“那你现在也是我亲爹亲娘了。”
“那我可真是谢谢你,挪一挪,我跟你长姐大哥商量婚事。”
“哦,好。”
谢兰青起身乖乖站到一旁。
赵琳看看她,又看看谢明月,未语人先叹。
“话说你俩……”
赵琳说不下去,支着头冷静了好一会儿。
谢明月和谢清风隔空相望,一个慵懒的靠着,一个端正的坐着。
赵琳看来看去,越看他俩越像谢长今和谢长安。
话说从赵琳看见谢明月和谢清风起,就知道他俩是青梅竹马的一对。
但没想到,这对青梅竹马会和他们父母那对青梅竹马一样,都走不成婚,先洞房的路子。
当初,谢长今和谢长安是因为捡了孩子,为了给捡来的孩子一个家,才成的婚。
现在,这俩是为了给肚子里的孩子一个家才说要成婚。
惊喜吗?惊的。
不能接受吗?能的。
赵琳多开明啊,连自己哥哥喜欢男人这件事情都帮他搞定了,还搞不定自己儿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