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早晨起来,心情格外舒畅。
自打听说一大妈要跟易中海离婚,她心里就乐开了花。
坐在炕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自言自语道:“嘿嘿,这老天爷还真是开眼了,易中海那个老东西终于要单身了!”
贾张氏可是早就打过易中海的主意。
人家一个月工资九十九块大洋,搁四合院里谁不眼红?她贾张氏心里有数,自已虽然岁数大了点,但手段可一点不差。
只要一大妈真的离了婚,她就能趁机接手易中海,到时候不仅能把那九十九块钱全揣进自已兜,还能让贾家以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哼,这一大妈年纪大了,早该下岗了。等我进了易中海家,嘿嘿,贾家的日子可就有盼头了!”贾张氏得意地笑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已穿着新棉袄,坐在易中海家炕头上点菜的场景。
不过,贾张氏心里算计着易中海,却忘了家里还有个瘫在床上的贾东旭。
贾东旭躺在床上,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自从自已瘫了,家里的人对他就变了样。
以前老妈和媳妇还会围着他转,现在可好,老妈整天想着怎么攀上易中海,媳妇秦淮茹呢?
倒是天天上班挣钱,但对自已那叫一个冷淡,连话都懒得多说几句。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贾东旭一想到自已的未来,心里一阵发凉,怨气也越积越深。
不过,他不敢怨恨自已老妈,贾张氏虽然贪婪,但毕竟是他的亲妈,他再怎么窝火也不敢对老妈发火。
于是,这股怨气全转到了秦淮茹身上。
“秦淮茹,你个没良心的,老子为了这个家拼死拼活,到头来你倒好,连个话都懒得跟我说!”贾东旭咬着牙,心里把秦淮茹骂了个狗血淋头。
而此时的秦淮茹,正在厂里上班,根本不知道家里这摊子事情越发复杂。
另一边,医院里的棒梗也不好过。
他在医院躺了几天,蛋伤虽然见好,但心里却越来越不是滋味。
自打受伤进了医院,家里人来看他的次数少得可怜,除了秦淮茹偶尔送点饭菜,贾张氏几乎没来过。
棒梗心里一阵委屈,奶奶从小对他最好,可为什么现在却不管他了呢?
“奶奶以前不是最疼我的吗?”棒梗躺在病床上,眼睛盯着天花板,心里满是疑问。
他想不通,家里人为什么都不来照顾他了,心里的怨气也越来越重。
特别是对秦淮茹,棒梗心里有了怨恨:“我妈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可是她的亲儿子,怎么能这么不管我!”
棒梗小小年纪,心里却已经生了不少怨气。他开始觉得,自已受伤没人照顾,都是秦淮茹和奶奶贾张氏的错。
“等我回去了,看我怎么闹腾!”棒梗心里暗暗发誓,眼神里透出几分狠劲。
……
另一边。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办公室,周晨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摆放着厚厚的技术资料和设计图纸。
厂里的轧钢生产线改造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他要着手一个更重要的项目——第一代数控机床。
在这个年代,数控机床的概念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连厂里的技术人员都没听说过。
可在周晨的脑海里,早就已经有了完整的设计思路。
数控机床的出现将会彻底改变整个工业生产的格局,而自已的任务就是把这个“未来产物”带到当下。
他今天要设计的,正是打孔纸带控制系统的数控机床。
虽然与现代的计算机数控机床相比,这种打孔纸带的数控机床显得十分原始,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60年代,它将是整个轧钢厂乃至国家工业技术的一次跨越式进步。
周晨拿起铅笔,轻轻敲了敲桌子,思路在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他的目标很明确:要设计一台既能自动化控制,又能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实现的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的核心是控制系统。”周晨自言自语道,眼睛盯着面前铺开的白纸,手中的铅笔开始在纸上飞快地勾画出数控机床的雏形。
“现阶段没有计算机,那就用打孔纸带来控制。”他一边画图一边思索着,“打孔纸带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不同的孔位来传递指令,控制机床的各个运动轴。”
周晨的设计思路很明确:通过打孔纸带读取指令,控制机床的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和刀具的移动,实现自动加工。
这虽然比不上现代的数控系统复杂精密,但在目前的条件下,已经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在纸上,他画出了机床的主结构:床身、工作台、刀架、主轴和传动系统。这些都是传统机床的基础结构,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分。
“好,接下来是核心的控制部分。”周晨的目光移向图纸的中间部分,这里是整个设计的重点——数控系统。
“现阶段,机械传动系统已经足够成熟,关键是如何让机床根据预定的程序自动运行。”周晨轻轻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他决定采用步进电机来驱动机床的各个运动轴。
“步进电机可以精确控制每一步的移动距离,只要通过打孔纸带发出指令,就能让机床按照设定好的轨迹运动。”他在图纸上标注了一组步进电机的位置,接着又在旁边画上了纸带穿过的轨道。
“打孔纸带会通过一个简单的读取器,读取上面的孔位信息,进而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转。”周晨的笔在纸上轻快地滑动,随着他的设计思路逐渐清晰,整个数控系统的框架也逐步成型。
接下来就是打孔纸带的设计。
打孔纸带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在一张长长的纸带上打出不同位置的孔,来表示零和一的二进制信号。
这些信号会被机床的读数器读取,进而转换为具体的操作指令。
“每个孔位代表一个操作指令,比如移动X轴,旋转主轴,或者更换刀具。”周晨低声说道,手中的铅笔在图纸上勾勒出了纸带的孔位布局。
“这张纸带上打出的孔位,控制着机床的每一个动作,从进给速度到刀具的移动,再到最终的加工路径,一切都通过这些小小的孔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