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海棠与张淑怡去坤宁宫探望皇后的时候,朱厚照正在照顾夏晚卿。
“拜见陛下……”张淑怡见到朱厚照后,连忙拜见。
“免礼吧。”
坤宁宫里,一团和气。
……
翌日。
御园花。
朱厚照挽着夏晚卿的手,闲情逸致的四处赏阅着美景。
雨化田得闻天子召见,急匆匆的赶来。
“微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
“谢陛下。”
雨化田恭敬的候在一旁,俯身躬腰。
朱厚照一边喂着鱼食,一边淡然询问道:“朕命你调查的事情如何了?可有什么线索?”
雨化田闻言,面色一震,歉声说道:“皇上息怒,臣还在搜查中。”
“朕可是提醒你一句,距离朕给出的期限已经不多了!”
“不要让朕觉得西厂自此之后没有存在的必要!”
雨化田惶恐跪在天子身后,惊惧说道:“皇上息怒,臣一定给出陛下满意的答案!”
朱厚照冷笑一声,淡然说道:“最好如此。”
“不过,朕最近倒是听说了一些事情,西厂最近查探消息的时候,可是弄得满城风雨啊!”
“皇上恕罪!”
京城中的事情,他多少听说了一二。
可为的也是尽快调查出线索,找出这幕后真凶。
“皇上,臣即刻通知下去,让他们收敛一些!”
“不必了!”
朱厚照制止住了雨化田的后话,面色深邃的说道:“有些事情上,需要把握一个度,做的太明显了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可隐暗不动,朕怎么让那些有心人知晓他们的本事有多大呢?”
天子所说的一番话,雨化田听得是似懂非懂。
不过静心去想下,倒也能明白一二。
皇帝想要借助西厂的手段,让幕后操控的人渐渐浮出水面,给出他们错误的假象。
可又不想因为西厂把事情做得太过,引起那些人不必要的怀疑。
当雨化田渐渐想明这一点的时候,面颊上亦露出明悟之色,拱手说道:“微臣明白。”
朱厚照目光微瞥,淡然说道:“呵~但愿如此吧!”
雨化田感受到天子语气中的怀疑后,把头低垂下去。
但他心中却早已暗暗做下决定,这件事一定要调查清楚,给皇帝一个满意的答复。
“好了,你也别在这里杵着了,打搅朕的雅兴!”
“有何消息,随时前来禀报朕!”
“是,皇上。”
雨化田回应一声,躬身从御园花中离去。
偌大的御园花内,仅剩下了朱厚照一人在此。
朱厚照双手伏在桥栏上,面色深邃的说道:“这件事到底是何人在背后操纵?”
“既能知晓火器运输路线,又对江湖门派禁地如此了解的人!”
“难道说,这件事背后的是他?”
此时此刻,在朱厚照的脑海中已渐渐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
普天之下,除了天子能做到这一点外,怕是也只有他能做到了!
“皇叔,真的会是你吗?”
朱厚照定下心思,随之向石亭走入。
“来人,传朕旨意,传召铁胆神侯入宫!”
“遵旨。”
……
御园花石亭内。
两盏茶杯,一壶香茗摆放在石桌上。
朱厚照静心等待着铁胆神侯前来时,偶尔也会品尝一下杯中的香茗。
近侍太监缓缓走上前来,躬身说道:“皇上,神侯到了,正候旨在御园外花。”
“宣他进来吧!”
“遵旨。”
不时,在近侍太监的引领下,铁胆神侯缓缓走入御园花内。
铁胆神侯上前一步,拱手行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皇叔无须多礼,入座吧!”
“谢陛下。”
铁胆神侯与皇帝相对而坐,疑惑的问道:“不知皇上突然宣召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朱厚照微微一笑,亲自为铁胆神侯倒上一杯香茗。
“皇上,折煞微臣了!”
朱厚照淡然笑道:“皇叔言重了,今日没有君臣之分,只有叔侄二人。”
“这是从云南采摘下的上好茶叶,朕素闻皇叔颇为喜爱,特地叫皇叔前来品尝品尝。”
“皇叔快尝尝合不合口味。”
“臣多谢皇上。”
铁胆神侯举起茶杯,小抿一口细细品尝着。
“好茶,果然是好茶,此茶味道清冽,又因刚一采摘下来,带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这水也不同于井水,怕是山顶上取下的甘泉!”
“哈哈~”
朱厚照郎朗大笑一声道:“皇叔果然观察入微啊!没想到这样的细节都能被皇叔知晓!”
“倒是不知道皇叔有没有察觉到近些时日来,京城内发生的事情呢?”
……
石亭内。
铁胆神侯手举着茶杯定格在了半空中,目光疑惑的望着天子。
“皇上,您所指何事?臣怎么有些听不明白啊?”
朱厚照淡然一笑,也不气恼,将事情的经过详细说出。
唯一不曾跟铁胆神侯讲的,就是影卫的事情。
铁胆神侯闻言,面色微怒道:“到底是何人,竟然如此大的胆子,敢跟朝廷公然作对!”
“不过,倒是颇为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对方竟然有如此的手段,不但在朝廷中布有耳目,就连这江湖中也有此地位。”
朱厚照认真听着铁胆神侯的一番话,微微颔首道:“是啊!这件事可谓是让朕耗费了心神。”
“朕素闻皇叔在江湖中有些地位,所以想要问问皇叔到底是何人会有此实力。”
“这……”
铁胆神侯面色一顿,静心沉思着。
“怎么?皇叔可是有何难言之隐?”
朱无视摇了摇头,沉声说道:“回禀皇上,臣并非有何难言之隐,只是臣不闻江湖事已久,突然说起这件事,臣也需要多想想。”
“不如臣让段天涯等人协助皇上一同调查此事,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有劳皇叔费心了!”
“只是朕怕西厂与段天涯等人协调不和,怕是会耽误了事情。”
朱无视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那…皇上有何需要,可随时召见微臣,臣必定为皇上鞠躬尽瘁!”
“嗯。”
石亭内,朱厚照与朱无视品尝香茗之际,也曾旁敲侧击询问了一番。
只不过,朱无视在回话时,似乎隐隐有所保留。
朱厚照一时间也不好断定铁胆神侯是否真的就是这件事的主谋。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铁胆神侯必然知晓一些事情。
翌日。
金銮宝殿。
“臣等参见陛下。”
“众爱卿免礼。”
“谢陛下。”
近侍太监上前一步道:“皇上有旨,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皇上,臣有本要奏。”
“准。”
兵部尚书谢迁走出朝班,手持象牙板躬身禀奏道:“皇上,前线大捷,我军增援已顺利抵达东夷岛,正配合戚继光海军对倭寇实施反攻。”
“以倭国海为基点,周边港口皆已被我大明海军攻破!”
“戚副总督请旨分兵对倭奴进行全面反击。”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大臣皆因此而激动不已。
多少年来,大明不是没有想过永绝倭寇之患。
只是自太祖皇帝始,刘伯温曾谏言太祖皇帝,倭寇之远,攻之,则耗时、耗财、耗民。
占之,于大明远,而无从管辖。
且东夷岛,地窄狭小,土地贫瘠,百害而无一利。
之后的几位皇帝,虽亦有心解决倭寇的问题,可这边疆异族袭扰不断。
其问题要远远超过了倭寇。
以至于先前的历代皇帝,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平定异族的身上。
这才有了今日倭寇时常肆虐近海陆地,大明不得不实行禁海的政策。
可如今,大明昌盛、国力强大,平定倭寇已不成任何问题。
倭奴与大明的仇恨,早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对文武百官而言,即使东夷岛这块土地无用,他们也绝对不允许这样的威胁继续存留,危害百姓。
“吾皇圣明,吾皇圣明!”
文武大臣朗声躬拜着。
朱厚照不怒自威道道:“准奏!望前线将士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待他们班师回朝之际,朕亲自接迎他们!”
内阁首辅刘健走出朝班道:“皇上隆恩,若前线将士们知晓,必定奋勇杀敌,以报皇上隆恩!”
朱厚照微微颔首,继续问道:“谢爱卿,关于暹罗国的战事,情况如何了?”
谢迁拱手回应道:“回禀陛下,自皇上国书抵达之日起,暹罗附近的大小邻国反应大小不一。”
“其中有支持我大明的,同样也有暗中资助暹罗的!”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凡持有相反意见的王国,大多都已被奥斯曼帝国攻占,或是被威慑。”
“在不知晓我大明帝国国力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做出决断!”
朱厚照双目微凝,冷声说道:“如此说来,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墙头草?”
天子话语说的直白,可说到底的确是这么一个道理。
“哼!”
朱厚照冷哼一声道:“谢迁,将这些王国一一记下来。”
“待这件事结束之后,朕自会找他们算账!”
“传朕旨意,责令俞大猷全力猛攻暹罗,不留余力!”
“臣遵旨!”
……
雁门关。
王守仁坐在主位上,认真商议着对凌落石的计策。
“诸位将军,先帝在位时,曾降下密旨,命吾等全力辅佐新皇。”
“自新皇继位以来,虽曾不顾朝政,却幸的醒悟。”
“清君侧,除奸佞、丈量天下土地……哪一件不是兴国为民的大事,这等明君圣主,即使是让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亦当在所不惜!”
“可如今,铁胆神侯势大,惊怖大将军又听命于铁胆神侯。”
“天子密旨,吾等定当尽全力而为!”
“今日,将诸位将军召集于此,正是为了商议此事。”
张仁和拱手说道:“王将军,吾等身为顾命大臣,自当谨遵圣意。”
“不知你有何想法,吾等在所不辞!”
“是啊!吾等定当尽全力,以报先帝隆恩!”
王守仁面色深邃,低声说道:“吾等虽手有重兵五十万,可跟其他六位将军相比却不值得一提。”
“即使皇上没有下此等密旨,我们也得早做打算。”
“近些时日以来,我渐渐发现在军营中同样安插着惊怖大将军的人!”
“甚至在暗中也私自打点关系,疏通官吏,试图架空我们的权利。”
在场众人面色皆是一惊,格外警惕的说道:“王将军,你是如何知晓这件事的?”
话音落下之际,曹正淳缓缓从一侧中走出,语气不咸不淡的说道:“皇上仁德,念在诸位将军劳苦功高,不忍基业毁于一旦。”
“特命杂家前来帮助诸位将军,若不是杂家多了一个心眼,怕是诸位将军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