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平型关战斗还有几天的时间,纯粹是陈凡懒得在孔府待下去了。
偌大的一个孔府就出了那么一个有骨气的人,这样的地方让陈凡根本懒得待下去。
看着都让人难受,想想曾经的孔子,可是带着三千弟子横行春秋各国的存在。
怎么就有这么一群不成器的后代呢,真让人想不通。
陈凡干脆就直接开着车连夜回到了济南,还是在自已的房间里睡觉最舒服。
自陈凡主政山东以来,废除了大量的苛捐杂税,并且还制定了纳税的规范,收入低于20大洋的都可以不用缴纳税。
为兄弟们讲解一下当时的经济状况,一个工人如果上班打工的话,他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是15大洋到20个大洋。
(不要觉得谁都能去当工人,那时候哪有那么多工厂,所以实际上那时候最苦的还是农民。)
一个教师他的收入是20大洋,当时收入最高的就是政府官员,政府官员的薪资普遍在每个月五十几大洋左右或以上。
贫富差距可以说是相当的大!
(这个税收标准就相当于现在5000块钱以下不收个人所得税一样。)
当然这个税收标准也只有陈凡能做到,毕竟不是谁都跟他一样有钱。
而且自从孔家的抵抗被瓦解掉以后,山东各大族都“自愿”的把自已的田地交了出来。
期间虽然还是有几个头铁的,但是不到第三天家里就被土匪光顾了。
大家一起为这些被土匪杀害的人默哀一下。
随着土地改革完成,陈凡立刻就宣布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大批的土地分配给了所有的农民耕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农民都有地种的情景。
同时陈凡还依靠系统强大的民用工程,在整个山东境内开办了大量工厂,如纺织厂,炼钢厂的。
以此让城市人口大量进入工厂工作,街面上的小混混青年都大规模减少。
就在整个山东境内欣欣向荣一切向好的时候,陈凡决定实施他早就准备好的计划,免除农业税!
农业税在龙国民族历史上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了,一直来所有的朝代都靠以吸农民的血为生。
农民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特别是龙国的农民,工人的苦根本无法与农民相提并论。
当陈凡将免除农业税的方案郑重地交给萧山令时,萧山令的眉头紧锁,语气坚决地反驳道:“主席,这个方案我无法支持。您要知道,农业税占了我们山东省财政收入的六成,一旦废除,我们的财政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陈凡耐心地解释道:“老萧,我知道你的担忧。但农民的日子太苦了,他们承担了太多的负担。我们必须为他们做点什么。至于财政的压力,我已经考虑过了,我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填补这个缺口。”
“在前期的时候由我出字来填补财政的缺口,过上一段时间大量的工厂新建起来,我们就可以用收取的商业税填补缺口!”
但萧山令依然坚持自已的立场:“主席,即使您能够填补这个缺口,但这样做也会让我们山东省成为全国的焦点。这对您来说,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甚至你废除农业税则意味着开创了龙国的先河,就连总座也会对你心生忌惮,到时候主席,你的麻烦将源源不断。”
萧山令说的确实有道理,但陈凡依旧坚持自已的想法,他要求强制免除农业税。
之所以陈凡会要求强制免除农业税,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他很清楚农民所承担的负担。
哪怕国家开始发展,但农民的收入永远都是最后那一位的,如果不让农民快一步先富一点,那么贫富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萧山令沉默片刻,然后叹了口气:“主席,您的决心我能理解。但这样做真的太过激进,希望你能在思考一天。”
这时,其他嫡系官员也纷纷表示担忧:“主席,萧省长说得有道理。这样做确实太冒险了,我们建议您三思,此时正值抗战大局,一切当以抗战为先。”
陈凡见自已手下的官员既然都统一反对,也不禁怀疑起了自已的政策,所以他准备自已重新修订一下自已的免税政策。
“那今天就先到此为止,我们明天再议。”
说完这句话,陈凡就拿着自已的免税方案回到了自已的房间,准备重新修订这一轮的免税方案。
萧山令看着陈凡离去的背影,总感觉自家主席不会就这么放弃,他很清楚自家主席拿出这份免税方案时的强硬。
这意味着他一定会实行这份免除农业税的法案,但这样的法案在和平时期可以进行实行,战争时期如果实行的话,那庞大的财政缺口确实让他头疼。
毕竟谁也不知道主席这个月可以拿出这么多钱支援财政,之后几个月还能不能继续拿到这么多的钱?
就算背后有个人能源源不断的给主席提供财富,但这么烧钱终究是会空的。
萧山令的担忧是站在不清楚惩罚有系统,民用工厂可以源源不断提供财富和物资的角度上。
毕竟陈凡的系统工厂是他在这个世界最大的依仗,自然不会让任何人知道。
萧山令和陈凡相处了这么久,深知陈凡的性格,他明白这自已这位主席一旦下定决心,便不会轻易改变。
于是,他召集了所有的官员,严肃地传达了一个命令:“将陈主席准备免除农业税的消息,迅速、准确地传达给山东省的每一位老百姓。我们要让群众的声音来参与这次决策。”
萧山令很了解自已的主席,作为主席和龙国传统的官员不一样,他对老百姓相当的看重。
在平时相处的时候甚至会到济南的大街上和老百姓搭话,主打的就是一个接地气。
并且陈凡所有的决策全部都是偏向山东省老百姓的。
不管是在各地新建大量学校准备推行的义务教育,还是在山东省真正修建的大量道路。
原本小山村是不需要修道路的,因为如果这么做的话实在是划不来。
但是陈凡却执意,把柏油马路通向了那些山村,小村子。
但是萧山丽也对陈凡的这个想法提出了反对,但陈凡只问了一个问题。
“老萧,你说那些小山村的人难道就不是我们龙国的百姓吗?”
萧山令听到陈凡的这个问题时,他没有任何犹豫回答“是,他们一样是我们龙国的百姓,但是……”
萧山令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陈凡打断了。
“既然他们也是我们龙国的百姓,那我们为什么要放弃他们?我们不能让农民享受不到政府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政府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龙国百姓,老萧,你记住了,是任何一个都不会抛弃。”
“我们将道路修进那些小山村,表面来看我们是吃亏了,但是你要记住政府不做这些吃亏的事情,你还能指望谁来做?”
“难道那些小山村里的老百姓就注定一定要一直待在那些山里,过着贫穷的日子?”
“这个世界总要有人做这些看起来不值得的事,但既然我们政府还有余力做,那我们为什么不做?如果连我们都不做的话,就更别指望会有人做了。”
但时陈凡的这一段话让萧山令到现在也记忆犹新。
招商令很清楚,自家主席把老百姓看的很重,对老百姓的看重和对老百姓的好,在整个龙国境内几乎是独一份的。
(不要扛哦,虽然有人和他一样看重老百姓,但是能进行实际行动的也只有他一个人,因为就他不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