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年的台风好厉害。”大儿子很感叹的说道。
“比去年的台风大很多,风很大会不会很危险?”小儿子疑惑的问道。
“危险肯定是有的,我们待在家躲着,外面人都能刮走。”沈婉清有些担心墨砚他们的安全。
天灾人祸,人类的力量其实很渺小,狂风暴雨窗户砰砰响。
“走吧,我们回房间眯一会,要是肚子饿跟我说。”沈婉清把他们都带进自己的房间。
万一要是遇上危险,她可以把儿子们带进空间,所以母子三人绝不能分开。
他们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沈婉清的意识进入空间,在仓库里整理各种物资,台风过后肯定是要救灾。
救灾需要很多粮食,药品,日用品,帐篷,饮用水和罐头等。
收拾好需要的物资,沈婉清去厨房炖鱼汤,她从空间里拿出石斑鱼,用来炖汤十分的鲜美。
哗啦啦,轰隆隆。
窗户外面电闪雷鸣,沈婉清看一眼风是真大,乌云密布还以为是傍晚。
“哎!这次的台风还真不小。”沈婉清想到那些没父母的孤儿们。
看来,海岛上还缺一家孤儿院,有部队她只需准备材料,石子黄沙海岛有现成的。
水泥可以购买,沈婉清空间里有存货,只是没有借口拿出来。
她只能建议办孤儿院,其他的事情交给部队,需要领导批复才可以。
房子不是随便能建的,不过每年有很多军人牺牲,他们的孩子有些变成孤儿,领养孩子也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孤儿院的建设很有意义,不能让英雄的后代吃苦。
此刻部队里,墨砚正在办公室接电话,线路不稳有可能会断线。
“好,我知道了,保证完成任务。”墨砚挂断电话站起身走去窗户边。
外面的台风超级大,孩子能首接被刮走,居民垃圾到处乱飞,环境卫生让人堪忧。
墨砚想起母子三人,他们在家应该没事,有媳妇在他能安心,但心里还是想他们。
这场台风持续好几个小时,等风速下降暴雨变成小雨,战士们排好队伍出去救灾。
等台风过去,海岛上的男同志都自觉出门帮忙干活。
毕竟,他们己经习惯每年台风来袭,搞干净卫生各方面才能恢复。
沈婉清在家陪孩子们喝鱼汤,鲜美的鱼汤能多吃一碗米饭。
“妈妈,爸爸现在吃饭没有?”大儿子喝着鱼汤问道。
“我也不知道,应该是吃过了吧。”沈婉清不太确定的说道。
“爸爸肯定不会饿肚子,妈妈我还要喝碗鱼汤。”小儿子满足的摸着肚子。
“好,我再给你盛一碗,晚上不要吃太饱。”沈婉清不放心的交代道。
吃过晚饭,他们洗漱好上床睡觉,台风过去他们回房睡,沈婉清进空间看电影,打发时间吃着车厘子。
长夜漫漫,墨砚在办公室开会,他们要商量灾后建设,肚子饿有人送来包子,韭菜鸡蛋馅还挺鲜。
至于其他的军人,也在吃包子准备回宿舍休息,他们的身体也不是铁打的。
一夜好眠。
第二天早上,沈婉清起床看眼窗外,太阳己经升起温度高。
她有两个儿子不方便出门,所以还是等过几天再说,她准备出钱不参加劳动。
外面的街道上,很多人自发的参加劳动,大部分都是军人在忙碌。
沈婉清带着儿子们上课,墨砚开完会把事情都安排好。
中午回家吃饭,有媳妇在家不会饿着他,食堂的饭菜留给战友们。
“媳妇,我饿了。”墨砚回到家就喊饿。
“你先去洗个澡,下午还去部队吗?”沈婉清看到他回来很高兴。
“下午我休息,事情都己经安排好了,昨晚开会我们都没睡。”
“知道了,你等会吃完饭歇一会,下午睡觉啥都不要管。”
墨砚点头去浴室洗澡,沈婉清拿出好几道菜,还有几碗米饭放桌上。
“宝贝们,你们去厨房洗手,吃完饭下午练字,尽量别发出声音。”沈婉清发话,两个小家伙都十分听话。
“好的,妈妈,我们吃完饭就回房间午睡。”两个儿子洗完手等着吃午饭。
沈婉清也坐下来等墨砚,男人洗完澡看到这一幕很有感触。
“阿砚,你说在岛上建家孤儿院怎么样?”沈婉清看着男人问道。
“可以啊,我也早就有这个想法。”墨砚很赞成的说道。
“我可以多捐钱和粮食,还有一些日用品和文具。”
“嗯,那些孤儿都很可怜,我们平时都捐钱票,但生活的还是很惨。”
两个儿子没有插嘴,他们知道孤儿的意思,没有家人会过得很惨。
自家的生活,在整个军区都是数一数二,几乎没有人家能跟自家比。
兄弟俩穿的衣服没有补丁,他们每天都有肉或海鲜吃,每顿白米饭很少会吃粗粮。
当然,吃白米饭是因为沈婉清,她不习惯吃其他的主食,父子三人被她养的娇气,很多粗粮全都难以下咽。
不是开玩笑,在南方吃米饭还好,去北方糙米咽不下,还有面食吃的也少。
吃过饭,沈婉清给他喝灵泉水,肠胃舒畅回房间午睡,墨砚躺下很快就睡着。
儿子们回房间午睡,沈婉清进空间洗澡看小说,她不妨碍墨砚的睡眠质量。
看完一本小说后,她用意念把所有的活都干完,精神力透支就多喝点灵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