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洪武大帝退位
大明:开局请洪武大帝退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开局请洪武大帝退位 > 第90章 洪武时代的落幕

第90章 洪武时代的落幕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开局请洪武大帝退位
作者:
佛系无忧
本章字数:
4070
更新时间:
2024-07-10

耿炳文的一番话,让众人不敢再说了。

因为这是事实。

“将军,是我们心胸狭隘了。”宋晟叹息一声,带头认错。

耿炳文轻哼一声,“我们是京营,没有他们御林军之前,我们整个大明最精锐的王者之师,可是现在却沦落到去打倭寇海盗,这赢了还很风光吗?

我看啊,这没什么风光的,这都是耻辱!什么时候大明的王者之师,只配打打海盗倭寇了?赢了这不很正常?甚至就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人家秦将军虽然没有上战场,可你们想一想,人家敢以女子之身为了大明背负千古骂名,你们自已想一想,秦始皇坑杀了一些方士,焚了一些破书。

农耕军事等书一样没焚,秦始皇就已经被骂了两千多年,秦将军灭的是兴盛传承千年的儒家,焚的是天下读书人的圣言,真正的焚书坑儒!

相比于始皇帝的焚书坑儒,秦将军有过之而无不及,秦将军站在了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功在当代,罪在千秋的千古骂名都背上了,你们有什么好不甘心的?”

听着耿炳文的话,众人再不言语。

而不远处的秦良玉并没有觉得自已做错了什么,自已只是服从命令。

是非对错,自有后人去说。

千秋功过,自有史书去记。

自已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

当天晚上。

朱权在万安宫设宴,宴请文武百官和一众亲王。

“宣旨。”朱权坐在主位。

“长兴侯耿炳文接旨。”魏忠贤拿出一张圣旨高喊道。

“臣长兴侯耿炳文接旨。”耿炳文连忙走出来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卿率领京营,统领水师,平定倭寇,安定海疆,使我沿海百姓再不受倭寇之患,定国安邦,功在社稷,兴我大明,殊堪嘉奖!

擢封长兴侯耿炳文为兴国公,赏锦缎百匹、黄金千两、白银万两、侍女二十人、良田千亩、御赐国公府一座、加恩赏赐赞拜不名之权,以堪嘉奖!

随同出征将领,郭英、宋晟官升两级,赏银万两,锦缎千匹,侍女十人,其余将领官升一级,赏银千两,锦缎百匹,随军将士各赏银百两,以为嘉奖!

平倭期间,奋勇杀敌之士兵皆按名单官升一级,按功封赏,所有为国捐躯,战死沙场之忠勇将士,抚恤于原有基础上翻五倍,以慰其在天之灵,钦此。”

圣旨念完,耿炳文成功位居国公。

武将集团这边再添一尊定海神针!压制文官集团。

这个还是徐允恭争来的,在内阁对赵瑞来和王纯卅口吐芬芳,据理力争,最后闹到朱权那里,才给耿炳文争来了一个国公之位。

本来是想着多给赏赐,爵位不动。

但在徐允恭据理力争之下,还是赏封了国公。

也算是激励诸将共勉吧。

“臣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耿炳文仿佛被一个天大的馅饼砸中,惊喜万分,封国公这事儿知道有可能,但不抱太大希望,毕竟加官容易,进爵难啊。

更别说还有赞拜不名的特权。

朱权点点头,“平身,兴国公,再接再厉,勇立新功啊,争取做你们武将当中第一个活着的异姓王啊。”

朱权提点了一句,同样又何尝不是在激励其他人呢。

封王,没那么容易的,国公和王爵虽然就一线之隔,但这一线之隔宛若天堑,不是那么容易跨过去的。

就算跨过去了又怎么样,朱权定下的五世而斩,照样能制衡他们,再说了,异姓王不可能实封的,封王可以,裂土就不想了。

“臣谢陛下吉言。”耿炳文谢恩,接过圣旨,退回了原位。

“秦良玉接旨。”魏忠贤又拿出一卷圣旨。

“臣秦良玉接旨。”秦良玉站出来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尔志虑忠纯,思君思国思社稷,为国分忧,为社稷担责,平儒家、焚儒书、诛儒生,功在千秋。

推动百家争鸣之景,为永乐盛世奠定不可磨灭的基础,又查出孔家多年腐败贪污,还曲阜一片朗朗乾坤,功犹胜焉。

朕今特旨,拜尔为龙象将军,执掌龙象军,官拜从四品,赏封忠义子爵,赐府一座,赏黄金万两,白银三万两。

赐锦缎千匹,侍女三十人,御赐甲胄一件,汗血宝马一匹,龙象军和神机营士兵各赏白银百两,钦此。”

圣旨洋洋洒洒念下,满朝文武轰动。

女子……正式拜将封爵了。

这让武将集团年轻一辈脸上只感觉火辣辣的疼。

自已……竟还不如一个女子。

丢人,丢人呐。

“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秦良玉领旨谢恩,站回原位。

赏银这么多,纯粹是因为朱权现在有钱了。

龙象军带回来的去哪都入了内库,京营带回来的虽然入了国库,但是赏赐都是从国库出的。

朱权随即举杯,“诸位兄弟,永乐之治即将降临,朕听说有些人暗地里说朕不让你们回封地,是为了把你们拘禁在京城,此言实属胡说八道,朕只是想留父皇的子嗣在京多陪父皇一段时间而已,今日过后,你们就可以各自返回封地了,朕只想说一句,你们踏踏实实的,朕也踏踏实实的,不要做让朕为难的事情。”

朱权这番话显然是表态了,你们不违反乱纪,我绝不对你们下手。

“臣等遵旨。”

一众亲王自然也是听出了弦外之音,纷纷应下。

朱权点点头,随即看向百官。

“众位爱卿,永乐之治即将到来,朕盼望与卿等共勉,望君臣同心,共建永乐盛世。”

百官纷纷举杯,“愿随陛下,继往开来,上承洪武,下启永乐!”

说罢,众人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今晚的酒宴,众人心思各异,几乎没什么人的心思在喝酒吃肉上面,其中以朱棣和夏元吉最甚。

今夜过后,洪武时代宣告落幕。

明天,就是永乐元年了,粮草筹措得差不多了,战船也打造得差不多了,开年后就准备收回我华夏自古有之的领土了,我华夏自古有之的银矿也终于要回归怀抱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